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产业结构仍待调整 |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今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100位县(市)委书记齐聚北京,与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商务部等主管部门领导、专家学者一起,共同总结2011年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探讨“十二五”期间中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道路。中国经济时报总编许宝健、辽宁盖州县委书记王庆珂、陕西洛川县委书记高武斌、湖北洪湖市市委书记邹太新、益海嘉里集团副董事长穆彦魁出席主题为“如何打开招商引资新局面”的分论坛,并就“县域产业结构仍待进一步完善”进行讨论,以下是访谈实录:
主持人:欢迎回到第二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我们继续讨论关于如何打开招商引资工作新的局面。我们知道现在在沿海,很多地方经济都面临一些困难和压力,比方说像珠三角地区有很多出口加工企业出现了比较大规模的、比较严峻的形势。在当地,现在就会讨论一个问题,如何把一些相对比较中低端制造业环节进行产业的转移,这也是沿海地区特别关注的话题。其实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那就是如果能承接住这些正在转移的产业,可以帮助中西部很多县域经济得到快速的提升。
但是我想,在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领导者也会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如何承接这些产业转移,我们现有的产业是否已经达成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布局。我想这些思考都是在产业过程当中必须要想清楚的。
我首先想三位书记做一个判断题,当前你们所在的县,产业结构是否已经是合理的?如果是,就请出示蓝色的牌子,如果认为还不够合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的话,就请出示红色牌子。三位书记都给我们否定的答案,认为目前产业结构还达不到完善,距离完善有多远程度不一样,请三位书记为我们介绍一下你们所在的县产业结构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什么。我们先请辽宁盖州县县委书记王庆珂先生。
王庆珂:应当说产业结构合理转型,特别是提高优质产业结构是这次中央经济会议的主题,特别是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对盖州而言,地处大连和沈阳中间地带县级市,应当有42公里的海域线。我们自己和自己比,感觉到我们产业比较合理,但是头些年在招商引资的问题上,就像许总讲的,捡来菜就放到篮子里,饥不择食。现在按照科学发展观,我们还是要选,从我们的项目上选。特别我们是沿海临河的区域,我们想通过今天这样一个论坛,上午包括下午,听到各位专家,特别我们同行业的县委书记对未来招商引资发展这些理念都值得我们很好的学习。我想下午在调结构方面要加大力度,把这些附加值高的,国家“十二五”期间战略性的,新型的产业招到盖州来。因为我们有港口,我们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我们应该加重率先调整结构,我有这样一个信心。
我今天在座还有很多企业家,因为在辽宁这样一个滨海县当中,我们可以实现双赢的话,我愿意给各位企业家当一个很好的服务员。第一句话服务好,第二句话叫服务好,第三句号叫服务得更好。
主持人:谢谢王书记,非常诚恳的报告。而且您告诉我们,合理不合理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率,会根据时间的发展,产生新的要求。接下来我们听一下洛川县委书记高书记,洛川现在迫切需要完善产业结构问题是什么?
高武斌:谢谢主持人。我是来自西部陕西圣地延安所辖的一个县,洛川县。上午农业部的张司长都谈到了洛川苹果产业发展模式,也谈到了国家级苹果资产,我感觉到非常荣幸,但也感到到非常有压力。
感觉到产业必须升级,必须转型发展,洛川这个地方是世界粮农组织确定。我们苹果的口感、质量都比日本要好,比美国要好。我们这六年有将近五倍的农民到日本去学,到日本以后才发现,日本精细化管理程度比我们要好。我们的苹果价格偏低,美国的蛇果在超市是40块一斤,日本红富士在东南沿海一个卖100块钱。最近这几年我们品牌战略才上来,差距很大。
2007年我带上农民合作社到深圳沃尔玛超市卖苹果,沃尔玛超市给提供了一个货柜,结果苹果来了以后像倒核桃一样,苹果有碰烂的。但是美国的蛇果没有这样,飘洋过海一个一个装箱。
主持人:同样是围绕着苹果做文章,但是产业升级的任务依然是很重的,还需要完善产业链条让它更现代化。
高武斌:还有我们土壤,这是食品安全最应该关注的问题。我们现在搞苹果产业化有50多万人,人均300多万,全国第一。农民纯收入已经超过1万块钱,国家统计数字今年预计数字6900元,我们已经到三千四千以上了。但是就感觉到品牌核心竞争力提高非常重要。
主持人:谢谢高书记。高书记非常坦率地告诉我们现在在洛川,在产业结构方面依然面临的一些问题和短板,接下来特别想听一下洪湖的邹书记告诉我们洪湖有没有这样的问题。
邹太新:我们认为调整产业结构是我们永恒的话题。我们中西部地区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我们面临的压力更加巨大。从一二三产业结构来看,我们现在不合理的现象更为突出。因此我们需要调整。从现有的产业来看发展水平比较,需要体量升级。因此我们现有的产量必须体量升级,提质提速。我们立足现有的产业基础,依靠我们自己自然资源禀赋,积极地开展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
需要跟大家汇报,我们洪湖也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我们也应该抓住这个机遇,打造大的平台,创造大的环境,来承接大转移,实现产业的体量升级,来推动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用经济的发展来惠及老百姓,来改善民生,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
主持人:对洪湖这样地方来说,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机遇,可以帮助我们洪湖,其实也帮助很多跟洪湖一样有产业转移条件的地方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是这样吧?
邹太新:是这样。但是我们在东莞等等一些沿海地区采访的时候,我们也发现,这两年他们一直希望把他们的产业转移到像洪湖这样的地方,包括一些其他地方,当然不一定是洪湖。但是他们在转移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使得他们的产业转移并不是那么顺畅地进行,而这些问题我相信也值得我们中西部地区的所有县域经济领导者进行深入思考。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他们遇到了怎样的问题。
主持人:我们现在特别请问一下益海嘉里的穆彦魁董事长,虽然益海嘉里不是东莞的企业,但是我相信很多到中西部地区投资的企业都会面临共同的问题。东莞企业面临的问题,我想你们所在的企业也可能遇到过,就这些问题,你们作为投资商如何考虑?
穆彦魁:刚才我注意到短片里的老总讲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他的成本问题。一个企业在一个地方的生存主要是看竞争力,我在这个地方生产的产品如果成本过高或者流通费用过高,使在市场不能够同类产品竞争,企业在这个地方的生存就会有问题。这里谈到企业本身的竞争问题,它从东莞迁到河南,成本比东莞还要高,我从这一点上讲是主要的。
涉及到像我们这样的企业,刚才蒋书记也给我提了一些问题,因为都是县委书记,我们是农产品加工企业,跟很多地方的领导有接触。我是觉得一个地方建什么样的企业,首先要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我这个地方是不是有这方面的资源。第二个是区位优势,我这个地方虽然不产这个东西,但是交通物流这个地方最方便。再一个就是像政策,还有其他配套东西,我觉得那是次要的。土地价格高不高,那个东西在整个生产成本有一点点影响,但不是主要的。所以我们做一个企业考虑的时候,就是刚才老板提到的,首先考虑在这个地方生产的东西是不是成本最低,将来交通物流这方面是不是最好的,这是才我们首要考虑的。
另外,为什么很多企业愿意引进一些大企业?因为大企业本身在运作产品的时候,品牌影响力,议价能力比较高。最近我们发展大米,有的大米便宜卖2块钱,高的卖几十块钱,因为营销手段不一样,最后获得的价值区别是非常大的。另外做农产品加工,科技投入也非常多,因为这里边涉及到很多副产品综合利用,国内跟国外有很大的差距。我们招什么商,要看企业在市场当中能不能处于优势地位。
主持人:不管是招商的地方还是去投资的企业,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一个选择,很难说开出一刀切的地方来,对任何地方、任何企业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