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小企业近年来持续面临“用工荒”。近期因为宏观经济形势下行,普通劳动力用工紧张得到略微缓解,但是用工结构性短缺问题依旧明显。在这种用工形势缓解“假象”的背后,沿海地区中小企业的生存形势不容乐观,高人工成本已经与原材料价格上涨、融资难等因素一起使企业“不堪重负”。“十二五”期间就业问题将依旧突出,而结构性失业问题则更将成为大家关注的重中之重。[详细]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吴江在此间举行的第七届国际工作与学习大会上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技能人才将更加短缺,结构性失业将不断增加。
当下,中国人力资源年龄结构失衡,老龄化趋势明显,学历结构亦存在失衡。人力资源在地域分配上存在城市多、农村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多,中西部落后地区少的特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有待提高。[详细]
“用工荒”与“电荒”、“钱荒”、“高成本”、“高税负”等因素交叠在一起,凸显了企业生存与发展困境,同时也开始为中小企业进行重新洗牌,“倒逼”有潜力、有能力的企业在转型升级的阵痛中寻找新出路。
对于转型升级,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首先转型不是单纯转行,而是不断创新的过程,要立足自身、立足本地区,保持自己的优势,通过技术创新、营销模式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努力从附加值低的服务向产业链高端升级,实现产业发展。[详细]
在整个浙江,技术要求稍微高一点的企业都存在技术工人缺口,技工的工资“水涨船高”。在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许多人经历了人选厂、厂选人的“过山车”式交替,“求变”也成了农民工和企业积极寻找机会的共同选择。来自江苏南通的殷立平虽已有了一门吃饭的手艺,但现在正忙着学习新的制鞋上胶技术;建筑工人周成伟年届五十,干了多年小工,如今正在学习电焊……经历经营困难的浙江企业正在转型升级和完善劳动保障两个方面求变,谋求员工与企业一起“升级”。[详细]
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是重要的问题之一。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39%;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另据调查,中国相当长时间内每年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达数万项,但提交专利申请的比例不及30%,实现产业化的更不到15% 。所以要解决结构性就业问题,就必须加强人才创新力的培养,只有依靠人才的力量才能实现国家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详细]
就业难一直都是我国尚待解决的一个大的难题。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发布以及政府出台的一系统解决就业的措施,就业的问题相对缓和了一些。但是伴随而来的又是新的矛盾的凸显,那就是存在着结构性失业的问题。现在很多技术性工作尚缺乏大量的人才,但是我国掌握这些技术的人才却又相对缺乏,这就给一些企业带来了另一个头疼的问题——用工荒问题。所以就业难和用工荒就成为了两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又重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所以我们的国家不仅仅要出台一系列的刺激政策去刺激就业,还要加强人才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加速企业的转型,这样才能根本的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结构性失业的意思是指一些人失去工作,不仅仅是因为市场上的需求相对弱,也是因为他们的技能与当今的职业需求不太匹配。举个例子,比如现在美国满地都是很有经验的汽车制造业工人,但是社会上更需要的也许是一位肿瘤专家。[详细]
就业专业调查公司麦可思对连续三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研究发现,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突出,个别专业严重供大于求,持续性造成了大学生失业的主要部分,2007、2008届本科半年后失业率最高10名的专业主要集中在文学、法学、医学和教育学等专业大类中。其中中医学和运动训练连续两年都是失业率最高的十个专业。
麦可思研究发现,中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性失业的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失业量最多的专业具有很强的持续性。二是失业量最多的前10名专业在全国大学生总失业人数中的比例偏大,且最近两年失业集中在少数专业的趋势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