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116

往期回顾

市值蒸发7亿 “碧生源神话”不堪一击?

受一场媒体舆论风波影响,碧生源的股价下跌35%,市值蒸发7.4亿港元。

    近来碧生源控股有限公司公布2011年度财报:2011年碧生源全年营业额较2010年下降3.9%;净亏损达4088万元。2012年以来因一则报道风波,碧生源的股价暴跌35%,市值蒸发7.4亿港元。碧生源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靠广告来赚取眼球和销量的模式到底能走多远?本期公司调查与你共同关注“碧生源神话”是否不堪一击。[详细]

最新进展

违规广告无处不在 谁来给“碧生源神话”洗洗澡?

    碧生源公司上市前的三年,其广告违规23次。该产品广告还因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夸大保健功效等原因,上过广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黑榜”。

    一边是频繁违规的广告和屡屡曝出的“不良反应”,一边却是碧生源的销售奇迹——2011年销量达13.7亿袋,相当于给每个中国人的肠子“洗了一次澡”。这样一边违规一边攫利的“碧生源神话”,正来自不成比例的违规成本。 [详细]

市值蒸发7亿 碧生源究竟祸从何来?

    这篇文章被各大新闻网站疯狂转载,其负面效应直接波及香港股市,造成碧生源公司的股价大幅下滑,全天暴跌32.8%,最终以0.84港元/股收盘。尽管有香港媒体评论指出,大陆媒体是在“炒碧生源的冷饭”。

    但是,隔日“碧生源”的股价再次下跌4.76%。一直到19日,股价才跌止略升。受这场风波的影响,碧生源的股价下跌35%,市值蒸发7.4亿港元。 [详细]

记者追踪

碧生源的营销神话能挺多久?

    业内人士指出,如果没有新的替代产品,碧生源也可能步脑白金、黄金搭档后尘,成为保健品史上一颗生命期稍长的流星。

    碧生源董事长赵一弘也意识到这一点,近期他高调表示,2012年碧生源将进军OTC(即非处方药)市场,推出具有降血压功能的袋泡茶,这意味着碧生源将横跨保健品和OTC两大市场。然而,国家对药品的监管比保健品要严厉许多,进入OTC市场的碧生源还会这么顺风顺水吗?

过于依赖单品类存隐忧

    港交所的资料显示,碧生源常润茶和碧生源减肥茶分别为澳特舒尔于2001年和2004年开始销售。碧生源的销售额绝大部分来自于这两款产品,自2007年至2010年6月底,碧生源常润茶和碧生源减肥茶分别占总营业额的约62.9%及23.9%,62.0%及34.0%,57.7%及41.1%,48.3%及50.9%。

    北大纵横一位分析人士表示,碧生源常润茶和减肥茶的配方并未申请专利,其主营的产品也算不上有太强的核心竞争力。由于保健品的门槛比较低,做出类似产品的难度并不大,因此一个产品的优势往往不在配方,而在于品牌及消费者对它的认识,而维持这个认知又需要持续的广告及品牌传播的努力。

广告“吹”出的销量

    根据碧生源的年度报表,2007年,碧生源广告支出是4910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30.1%;2008年,碧生源广告费支出是11820万元,占总销售额的33%;到了2009年,碧生源的广告费支出是19670万元,占总销售额的28.4%;在2010年前6个月,碧生源的广告费支出是11710万元,占总营业额的31.8%。

    碧生源招股说明书显示,2007年、2008年、2009年和2010年上半年的原材料成本及包装材料成本分别为3910万元、4930万元、5460万元和2710万元,分别仅占该公司总营业额的24%、13.8%、8.4%和7.4%,且这一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 [详细]

碧生源2011年营业额下降3.9% 净亏损4088万元

    碧生源控股有限公司3月19日公布2011年度财报。公告显示2011年碧生源全年营业额为8.40亿元,较2010年的8.74亿元下降3.9%;净亏损达4088万元,而2010年公司盈利5966万元。

广告研发占比大幅增加 全年支出3.4亿元

    报告显示,碧生源集团去年广告支出总额达3.4亿元,占整个销售收入的40%,而2010广告支出2.5亿元,仅占总销售比例的28.6%,由此可见2011年广告投入占比大幅增长。

    公司称,广告支出增加主要是因为电视及其他广告、品牌冠名活动及聘请品牌形象代言人所产生的费用增加所致。

    去年碧生源研发成本为1945万元,同比增幅137.64%,占整个销售收入的比例也由2010年的0.9%增加至2.3%,但该支出仅为广告支出的5.72%。

减肥茶受益竞争对手下架 今年将涨价


    碧生源集团主营业务为制造及销售功能保健茶产品。2011年其主营产品常润茶营业额为4.18亿元,降幅达26%,占比也由2010年的64.8%下降至2011年的49.7%。减肥茶营业额为4.14亿元,增幅为36%,占比由2010年的34.8%增长至49.3%。

    公司称,减肥茶销量大增主要是由于其竞争对手产品于2011年下架,使得客户流向碧生源所致。

    此外,由于主要原料价格上涨,公司决定2012年初将碧生源减肥茶的建议零售价由每盒39.8元调高至45.0元。

多方原因导致业绩下滑


    去年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碧生源经销商多为中小企业,外部条件对其影响较大,因而减少产品的订购量。

    2011年,碧生源积极开拓的华东地区新市场及透过新渠道的销售情况,由于新销售组织及团队设置不当,增长并未达到预期目标。

    再加上新产品正式推出时间延滞,对业绩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碧生源去年加大市场营销支出投入,而面对2011年下半年销售业绩的大幅下滑,公司考虑长远品牌建设,因此并未大幅调整销售及市场营销支出。

    碧生源在公告中称,公司在2012年将继续强化销售网络,扩展销售渠道,包括全国性扩展零售药房渠道、向低线城市进行深度分销和商超卖场渠道的进一步拓展,并且将继续积极开展电商业务。 [详细]

    受一场媒体舆论风波影响,碧生源的股价市值蒸发7.4亿港元,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靠广告宣传维持销量的模式显然并不健康。一个产品可以靠广告大走销量,也可以因为一次质疑灰飞烟灭,碧生源母公司当年生产的产品“藏秘排油减肥茶”便是典型的例子。如何妥善处理这一问题,仍是摆在碧生源面前的考题。

事件背景

    碧生源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北京澳特舒尔保健品开发有限公司是碧生源的运营实体,而北京市工商局的资料显示,北京澳特舒尔保健品开发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时间为2000年9月25日,投资总额为30万美元,注册资金为30万美元。

    许多人都应该还记得郭德纲当红时代言过的一个广告,以“3盒抹平大肚子”为宣传语的“藏秘排油减肥茶”,名为“藏秘”实为推出多年的“百草减肥茶”,后因虚假宣传在央视“3·15晚会”上被重点曝光,遭相关部门查处后基本消失。而当年“藏秘排油减肥茶”的生产厂家正是北京澳特舒尔保健品开发有限公司,如今是上市公司碧生源的母公司。

    同为“一母所生”,所含成分与治疗机理也基本相同。原名为“百草减肥茶”的“藏秘排油”和如今的碧生源常润茶及碧生源减肥茶一样,其主要成分都是番泻叶,而番泻叶属于治疗结肠的泻药,刺激性颇大,医生会严格控制用量,多服容易损害肠粘膜和神经丛,停用之后反而易造成便秘。有医学常识的人称碧生源减肥茶为一剂“泻药”而常润茶是一剂温和的“泻药”。 [详细]

媒眼

广告违规是“旧事重提”

碧生源董事长特别助理王亚楷近日在接受中新网财经频道采访时并未回避“广告违规”这一话题,但是他指出,媒体近日在报道中所指的广告违规行为已经是陈年旧事,并不是现有的碧生源广告中所存在的问题。媒体完全可以去药监局查实。

—中国新闻网

碧生源广告违规屡禁不止

“质量是碧生源的生命,要塑造企业诚信形象,就要严把质量关,向市场提供‘零缺陷’的产品。”这是碧生源宣称的口号。然而,就是这样一家标榜“质量是生命、塑造诚信形象”的企业,却因涉及虚假宣传长期陷入广告违规风波。

—时代周报

碧生源被指夸大宣传

 这样的销售业绩真可以称得上惊人了,然而鲜亮的广告背后,却是灰色的现实,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显示,碧生源的产品功能仅仅是改善便秘,该产品在广告宣传中的功效有较大程度的夸大。而它的主要成分番泻叶,在医学专家看来更是需严格控制使用的“泻药”。

—中国广播网

微博热议

版权声明

中国网络电视台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李德尚玉

联系我们

如果您有线索,请发送至以下
邮 箱:jingji@cntv.cn
官方微博:http://t.cntv.cn/jingji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