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万:《华夏时报》逆势增长的奇迹

2010年03月16日 17:04  中国新闻出版报 我要评论

水皮:“《华夏时报》还有更大的愿景,那就是要对得起《华夏时报》名字中的‘CHINA’。我们还需要做得更多,想得更远。我们不仅是实用主义者,更是理想主义者。”

    记者 牛春颖

    在2009年这样一个全球全行业抗击金融危机的年份里,《华夏时报》达到了盈亏平衡点,甚至还有了100万元的小小赢余。100万元,对于许多报社而言是小菜一碟,但对于多年来起起伏伏、摇摆不定的《华夏时报》而言,意义就大不一样了。为此,《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专访了《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

    要真正了解赢余100万元对于《华夏时报》的意义,就要从它近年的发展脉络谈起。曾几何时,它简直成了报业中的“问题少年”,甚至渐渐被大家遗忘。随着三年前的变脸,它加入财经媒体阵营,成长的道路似乎渐渐平坦起来。

     背景:最折腾的一份报纸终于踏实了

    《华夏时报》是一份在定位上非常折腾的报纸。其前身是《中国物资报》,2001年改为《华夏时报》,2004年又改为中国第一份商圈社区(泛CBD)报,2005年又重新改回都市报。

    与它的定位相对应,《华夏时报》的总编也屡次更换……2007年水皮接手《华夏时报》出任总编辑的时候,报纸已经亏损六七千万元,外加欠员工一年的工资。

    《华夏时报》要生存,改版是必需的。因为当时北京的都市报不多不少正好10家,而这个市场的正常容量不过就是3家。事实上,在《华夏时报》改版之后,其它的都市报媒体也都纷纷转型,《信报》成了地铁报,《竞报》成了周报、《晨报》改了小报、《午报》成了机关报。

    2007年,水皮与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进行了一次仅3分钟、却有诸多实质性进展的谈判。“他只问我3个问题:双方合资成立广告公司,我们能否控股?能不能办一张财经类报纸?能不能改为周报?”水皮回忆道,这3个问题恰巧与他的思路完美地吻合了。就这样,万达集团拿出1500万元的“入门费”支付了员工欠薪,并协议分3次共投资给广告公司6000万元。目前,投资已经基本到位。

    其实,水皮与《华夏时报》是有历史渊源的,早在2001年《华夏时报》改版时,报社就曾经邀请水皮加入。当时水皮的建议是做成一份周报,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想法最终搁浅了。

    2007年5月,水皮开始实现多年前的想法了,但其背后的种种问题却令人头疼。主管单位原计划是先停刊再变脸,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水皮到任后被告知报纸不停刊,一直要坚持到变脸的那一天。就这样,水皮一方面安抚“老人”——明知道7月份报纸转型,还要坚持到6月30号的员工。另一方面开始招聘“新人”——为《华夏时报》转型做准备。回忆起那段岁月,水皮苦笑着说:“都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新招聘的员工没有办公场地,就在毛坯房里进行了1个月的培训。”

    为了顺利过渡,《华夏时报》当时设有两个总编室主任,一个坚持着都市报的业务,另一个负责新刊的筹划。7月1日前,后者辅助前者工作;7月1日后,前者辅助后者工作。报社还给老员工3个月的适应期,让其决定自己是否能在财经领域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决定去留。

    两个月的“切换期”终于平静渡过了。2007年7月2日,变身财经周报的《华夏时报》与读者见面。

     定位:做读者的投资拐杖

    可以说,《华夏时报》进入财经媒体阵营是很晚的,此前的几份报纸已经走了很长的一段路,并各自形成了自己的特色。《21世纪经济报道》以新闻敏感见长,《经济观察报》以新闻评论见长,《中国经营报》以经营管理类报道见长,《第一财经日报》以资讯见长。在这种环境下,《华夏时报》以什么安身立命?经过仔细分析,报社提出了“投资为纲,报道为目,纲举目张,共创财富”的理念。简单地说,就是要通过报纸满足目标客户的投资需求,帮助读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2007年,恰好是中国老百姓对投资理财开始热衷的一年,这也给《华夏时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既然我们把自己定位于一份投资理财类的周报,那么有用才是硬道理,比如我们的报道会具体到某个投资品种的利弊。读者是作为一张报纸来读,但我们是作为投资拐杖来打造。”水皮表示。

    定位改变也带动了一系列的变化。

    变为财经类报纸的《华夏时报》将报价提高到3元,这在当时的同类报纸里是最高的,《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等报纸也很快跟进,将报价提高至3元。“可以说,这也是我们对财经媒体的一个贡献,报价提高改变了财经类报纸发行的财务状况。”水皮表示。

    提高报价,凭的不是胆量,而是分析。水皮认为:“读我们报纸的人应该对报纸是2元还是3元不太敏感,如果差1元钱就不买这份报纸,那他一定不是我们的目标读者。”目前,《华夏时报》的订阅量已达到7万5千余份,其中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是订阅大客户。

    就这样,一直折腾的《华夏时报》从2007年7月开始,没有再改过版,走上了一条稳健的发展之路。2007年下半年,《华夏时报》有了600多万元的收入,2008年收入3200万元,2009年收入5000余万元。与此同时,其他财经类媒体大多又在重新寻找新一轮的投资方。

     杀手锏:走势预测要准 要对得起读者

    在水皮的办公室,有两份报纸是被装裱到相框里的——《华夏时报》对股票指数进行的两次大预测。毫无疑问,这两次预测也是水皮非常满意的杰作。

    2007年7月9日,《华夏时报》刚改版就做了一期封面报道《2007被压抑的牛市猜想:5000点或者6000点》,这是《华夏时报》第一次在头版头条位置对指数进行预测。当时的“5-30”暴跌让股民异常恐慌,就连接受采访的专家都不敢轻易说“反弹”二字了。报社跟据经验分析认为,这种触底必将会产生报复性反弹,于是果断刊出这一文章。3个月后,股市达到6124点,和之前预计的6000点相比,只差了124点。

    第二次指数猜测是在2009年年初,当时金融危机对股市可能造成的影响深不可测,之前几个月的股市已经跌至2000点以下。但随着中央一系列调控措施的出台,随着温总理“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的表态,《华夏时报》再一次刊发封面文章《红牛井喷行情:第一2500点;第二3500点》。近半年之后,股指达到3478点,和《华夏时报》预测的3500点也只差了22个点。

    “所以,两年时间我们‘进步’了100点。”水皮带有调侃但很欣慰地说。

    当然,《华夏时报》也有表现得不那么自信的时候。2009年3月14日《华夏时报》的封面文章是《华尔街见底了吗?》。如今,1年的时间过去了,水皮仍清楚地记得这个标题并表示“非常生气”。“我对头版的编辑说,就是见底了,为什么还要加个问号?”水皮解释说,“我为什么敢确定华尔街见底了呢?这是根据常识来预测的,美国的花旗银行是不可能倒掉的,就像我们的工商银行不可能倒掉一样,这是一个基本常识。事实证明,我们又说中了道琼斯指数6470点的底部,现在指数已经超过10000点的高点了。”

    水皮要求编辑记者,不仅要对中国经济的形势把握准确,对万里之外的华尔街的判断也要相对准确。为此,《华夏时报》每周一次的编前会,绝不是报选题那么简单,而是大家坐在一起对国内、国际的宏观经济走势做深度分析,预见得越准越好,最少也要做到八九不离十。

    “过去两年多时间,《华夏时报》可以说是努力体现了我们的指导思想——思想创造价值,有用才是硬道理。这是读者愿意买报纸的基础,也是专业机构认同一份报纸的基础,更是我们快速增长的基础所在。”水皮表示。

    并非偶然的是,在2009年媒体排行中,水皮和摩根大通的龚方雄并列第一,被誉为分析最准的预言家。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