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 客服设为首页 |
2010年05月28日 07:32 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 我要评论
海上采油方兴未艾工程装备先受益 重点推荐6只股
海洋油气开发迎来黄金时期,深海勘探成为重点。2030年前,原油仍将是最大的能源消费品种,陆地石油供应量将在2015年前后达到峰值。深海油气资源丰富,深海油气田的平均储量明显大于浅海,并且深海油气田单位储量的综合成本并不高于浅海,随着原油价格逐步上升,将逐渐成为勘探开发的重点。
深海战略装备先行
海洋工程装备是深海战略的基础,主要包括钻井平台、采油平台、辅助设备三大类。钻井平台以Jackup和Floater为主,采油平台中FPSO占据60%的份额,是目前主流采油设备。中国目前钻井平台落后明显,采油平台技术同步全球,国内主要钻采平台生产厂家有烟台莱佛士、南通COSCO、外高桥(600648)[13.11 0.08%]、大连造船厂、江南造船厂、振华重工(600320)[6.97 1.90%]等。
欧美设计,亚洲制造,中国承接。海洋油气生产设备具有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的特征,导致该行业门槛较高。目前海洋工程设备研发几乎全部掌握在欧美和日本,中国、新加坡承接的只是制造而非技术,一直在模仿而短期很难超越。一方面由于承接时间较短,技术积累不够;另一方面由于整体的装备技术较低,即使有精密设计但无精密制造技术。我们认为虽然目前核心和高端设计都掌握在欧美国家手上,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韩不但承接了制造,同时承接了技术。沿袭前者之路,我们认为目前国内海工“黄金十年”已到。一是承接制造转移过程中,需求决定供给,订单量的不断上升会加速海工的中国转移速度,同时会加大中国的承接能力,以及对技术的吸收和转化能力。二是海工拉动效应明显,很多配套和服务厂商也将从中受益。
市场空间巨大,中国占有率有望提升。粗略测算,未来五年全球海工市场规模为2765亿美元,目前中国的市占率为10%,假设五年后中国的市占率上升至13%(中性估计),则未来五年中国所面对的海工市场为360亿美元,年均规模为72亿美元。
投资海工正当时
目前中海油(行情,资讯,评论)是我国海上油气开发的主力军,未来5年计划需要新建55座海洋油气平台、6艘FPSO、4个陆地终端,还需配置大量海上起重船、铺管船等,年均海洋油气设备支出在90亿-105亿元。
中海油董事长傅成玉表示,目前金融危机不会影响其上游油气勘探开发以及装备建造计划与执行。中海油总价值200亿元的第二批深水项目也将要在“十二五”期间投建。在深水装备方面,中海油的目标是建立与年产5000万吨油当量相配套的深水船队。而这与中海油到2020年,计划投资2000亿元,在南中国海深水领域再造一个大庆油田的战略相一致。而且,中海油方面还提到将在南方建立一个大型海工建造基地。
面对海洋工程装备即将到来的黄金时期,中海油领军将带动与海洋工程装备相关的一系列生产企业受益。我们对相关受益的上市公司重点推荐:中集集团(000039)、中海油服(601808)、中信海直(000099)、杰瑞股份(002353)、巨力索具(002342)、久立特材(002318)。 兴业证券研发中心 吴 华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