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执行力正明显减弱 菜市塑料袋八成不合格

2010年06月03日 08:01  新京报 我要评论

  本报讯 (记者廖爱玲)昨日“限塑令”实施两周年,记者走访北京农贸市场发现“限塑令”的执行力正明显减弱,超薄塑料袋、免费袋随处可见。国际食品包装协会指出,农贸市场八成以上使用不合格塑料袋。

  农贸市场仍是“重灾区”

  记者走访北京多家菜市场、路边摊点,商户们用的几乎都是超薄塑料袋,即使是合格塑料袋,也是免费提供。“用这种袋子成本小,也不收顾客钱,大家都乐意”,一家菜市场商户如是说,“限塑”也就是在最初和每年的6月前后大家会谨慎一段时间。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指出,经过对“限塑”执行情况的跟踪调查,农贸市场的执行力正逐年减弱,执行最初超薄袋使用减少了50%,而现在八成以上都使用的是不合格超薄袋,并且都免费提供。

  董金狮认为,一个塑料袋涉及8个监管部门,有些领域交叉重合,执法不严、执法错位现象屡见不鲜。他建议各职能部门定期进行塑料袋抽查,制定奖惩机制,使“限塑令”从生产到使用实现无缝隙监管。

  “降解塑料袋”成本过高

  目前,市场上有些塑料袋专门标上了“降解”字样,看上去似乎更环保。但昨天董金狮明确表示,“现在市场上几乎没有真正的降解塑料袋,”那些标着“降解”字样的塑料袋大都是假的。

  董金狮说,降解袋的标准是要其生物分解率达到60%以上,生产量很小,其成本比普通合格塑料袋还要贵,经营户根本不可能使用这种降解袋。

  董金狮认为目前没必要非用降解袋,降解袋不便重复使用,成本高。

  ■ 相关新闻

  小学生实验查出假“降解袋”

  去年10月,北京小学将“可降解塑料”引入到了学校的科学课堂中。在查阅大量资料、请教中科院专家、反复讨论课程设计方案之后,“可降解塑料”变成了一门课程,并面向学生讲授。

  课程中,师生一起进行了“塑料填埋对植物的影响”的对比实验;同时还进行了不可降解塑料、可降解塑料、生物垃圾在土壤中变化的对比实验。

  实验材料为老师和学生共同采集而来。可降解塑料袋,部分来自正规大型超市,部分来自小商品批发市场,但3个月的土壤填埋实验之后,可降解塑料袋和不可降解塑料袋,几乎没有分别。

  这样的实验结果,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其中也包括前期担当指导老师的中科院专家。出人意料的实验结果,激发出学生们的探究热情。一些学生开始自发在网上寻找真正意义上的可降解塑料袋生产企业,并找到了一家南方的企业,同时与企业联系,希望其提供产品,作为学校可降解塑料袋研究的材料。

  本报记者 王佳琳

责编:王玉飞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