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2010年02月23日 10:19 读报文集 我要评论
![]() |
央视网消息(第一时间):分享奥运激情,见证零八传奇。今天距离北京奥运开幕还有两天,欢迎第一时间听我马斌读奥运。
奥运会上,和中国、美国等动辄六七百人的大型代表团相比,有一些国家的代表团堪称“迷你”,参赛人数扳着手指头都数得过来。也许这些国家的运动员受到的关注度并不高,但这并没有浇灭他们参加奥运会的热情,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迷你军团”闯奥运。
伊拉克:一波三折不言弃
伊拉克代表团参加北京奥运会的道路可谓是一波三折。先是7月24号,收到了国际奥委会的参赛禁令,但伊拉克代表团并没有放弃,而是积极争取,经过多方斡旋,7月30号国际奥委会终于取消禁令,伊拉克运动员搭上了北京奥运会的末班车。禁令虽然取消了,但是伊拉克代表团却不能真正开心,因为禁令取消后,只有两位运动员重获参赛资格,其他5名因为错过各项目的报名截止时间,而无缘奥运。不过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充满了惊喜。先是朝鲜代表团谢绝接受因伊拉克禁赛而分配到他们手里的两个名额,所以伊拉克双人双桨选手诺扎德、侯赛因转忧为喜;紧接着,国际奥委会宣布,允许伊拉克射箭选手阿里·阿德纳、举重选手萨瓦拉·穆罕默德前往北京作为替补选手;就在伊拉克代表团出征前的最后一刻,柔道小将法尔克也接到了可以替补的好消息。虽然过程一波三折,但最终,伊拉克代表团的7名选手一个也不少的来北京了。他们用自己的坚持赢得了世界的喝彩,留住了自己的梦想!
厄立特里亚:高原羚羊独奔跑
位于非洲北部的厄立特里亚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可是当地人依然有着不灭的奥运梦想,这全因为一个人,厄立特里亚惟一的中长跑选手泽尔塞伊·塔德塞。在上届雅典奥运会上,塔德塞成为1万米铜牌得主,他让生活在这片贫瘠土地上的人们看到了希望,选择从事中长跑的孩子成倍增长。如今,在海拔超过2000米的首都阿斯马拉体育场内,有很多效仿他的孩子和长跑爱好者在玩命地练习着。正如塔德塞说的那样:“奥运会改变了我的命运,也是对国家体育振兴的极大鼓舞。”虽然今年,塔德塞依然是一只孤独的“羚羊”,因为本届北京奥运会,他将代表国家独自参赛,但塔德塞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全国人民都在等着他胜利的消息,而且,他后继有人。
马拉维:师徒三人忙补习
非洲国家马拉维派出两员游泳运动员出战北京奥运会,他们在教练威尔斯的带领下,坐了31个小时飞机抵达北京,可这师徒三人顾不上歇息,就立马奔赴水立方“试水”了。要知道,在只有1300万人口的马拉维,没有室内泳池,气温低的时候根本没法训练,两名运动员还是第一次在50米泳道参加比赛。为了做好充分准备,三人在来北京前,特地到南非的室内泳池练了十天。在那宝贵的十天里,除了吃饭睡觉,两名选手几乎都是泡在泳池里,他们渴望能在那几天的时间里把之前欠的都给补回来。威尔斯今年才28岁,是第一位本土游泳教练,他的两个徒弟也都很稚嫩,19岁的男孩查尔顿和14岁的女孩平托,都是参加50米自由泳比赛,平托的最好成绩比世界纪录慢了10秒多。按理说他们都是业余运动员,是没有资格参加本届奥运会的,因为国际泳联规定“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奥委会成员没有任何游泳选手达标,可派出男、女各一名选手参加奥运会”,他们才有了机会。不过,就像威尔斯说的,“我们的成绩相差很远,我希望北京之行能让大家知道,马维拉也有游泳选手,也有人热爱游泳项目。”
不丹:四人阵容最庞大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不丹派出了号称史上最庞大的奥运阵容——4名射箭运动员。不丹人自豪地认为射箭是不丹的第一运动,几乎每个村子都有靶场,每个村子都有专业的射箭队,逢年过节,邻村的队伍都会进行一场比试,上到老人下到小孩,人人都能射上两下子。这个以射箭为“国术”的国家,参加过6届奥运会,其中最好成绩是雅典奥运会上闯入第二轮,这样的成绩已经让不丹人举国欢腾,因为在那么艰苦的训练条件下,选手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是惊喜了,运动员只有一个训练场地,用于训练力量的器械只有一个杠铃,当他们需要训练力量的时候,就把杠铃从房间里搬出来,几名队员比赛、训练全靠国际奥委会的资助勉强维持。也许对于不丹人来说,兵贵在精而不在多,4名运动员足矣。
也许少人关注,也许夺金困难,但这些“迷你”奥运军团同样在赛场上奋起拼搏,用自己的坚韧不拔,诠释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理念,他们也是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一员,同全部的205个成员共同出现在北京奥运赛场上,诠释着不一样的精彩,向他们致敬!
奥运故事多,明天接着说。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