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斌读报3月12日文稿

2010年02月23日 10:29  读报文集 我要评论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今天马斌读两会关注的是:富家子弟花钱上大学。
  
    先来看这幅漫画。左边的孩子抱着金元宝,轻轻松松、眉开眼笑地就跨过了这个很低的分数线,而右边的孩子,急得满头大汗,却怎么也跨不过这根已经快和他个头一样高的分数线。
  
    这说的什么呢? 《信息时报》就说,全国政协特邀委员、“中国首善”陈光标继之前提出要向富人征收遗产税后,再一次吸引了大伙的眼球,这一次他提出的意见还是跟富人、慈善有关,他说,名牌大学的思想应该再解放一点。贫困人家的孩子成绩好却根本上不起大学,而富人的子女也许成绩又不够好,所以富人的子女要读这些名牌大学,差一点分也可以收,但要高额收费。然后,把这些富人掏出来的钱,用来帮助穷人的孩子上大学,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这个说法挺新鲜的,有点“劫富济贫”的意思。有人说挺好的,不然这些富人的钱都让国外名校挣去了。但是《北京晚报》就说了《大学不是税务局》,它不具备“损有余补不足”的职能。而且富人已经拥有太多的资源了,如果再把教育资源向他们倾斜,那穷人还有什么?要知道,扩招不是无止境的,多一个富人孩子,就少一个平常人家的子弟。再说,贫富如何认定?线怎么划?这些问题,不是因为有了一善之念就能迎刃而解的。
  
    《中国青年报》说,现在大学学费越来越高,已经让教育公平的天平偏向了富家子弟。十年前就有一个调查显示,当时城市大学生在中山大学已经占到了90%,现在估计更多。所以标题用了四个字点评叫“不太靠谱”。
  
    当然,陈先生的善举善心咱不能否认,只怕这样的方式最后得益的,反而成了之前漫画中笑逐颜开的金元宝孩子啊!穷人的孩子能上学,能好好上学,恐怕“劫富济贫”远远不够,给他们一根结实的“撑杆”,帮他们跳过贫富的鸿沟才最重要。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