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今天马斌读两会关注的是:富家子弟花钱上大学。
先来看这幅漫画。左边的孩子抱着金元宝,轻轻松松、眉开眼笑地就跨过了这个很低的分数线,而右边的孩子,急得满头大汗,却怎么也跨不过这根已经快和他个头一样高的分数线。
这说的什么呢? 《信息时报》就说,全国政协特邀委员、“中国首善”陈光标继之前提出要向富人征收遗产税后,再一次吸引了大伙的眼球,这一次他提出的意见还是跟富人、慈善有关,他说,名牌大学的思想应该再解放一点。贫困人家的孩子成绩好却根本上不起大学,而富人的子女也许成绩又不够好,所以富人的子女要读这些名牌大学,差一点分也可以收,但要高额收费。然后,把这些富人掏出来的钱,用来帮助穷人的孩子上大学,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这个说法挺新鲜的,有点“劫富济贫”的意思。有人说挺好的,不然这些富人的钱都让国外名校挣去了。但是《北京晚报》就说了《大学不是税务局》,它不具备“损有余补不足”的职能。而且富人已经拥有太多的资源了,如果再把教育资源向他们倾斜,那穷人还有什么?要知道,扩招不是无止境的,多一个富人孩子,就少一个平常人家的子弟。再说,贫富如何认定?线怎么划?这些问题,不是因为有了一善之念就能迎刃而解的。
《中国青年报》说,现在大学学费越来越高,已经让教育公平的天平偏向了富家子弟。十年前就有一个调查显示,当时城市大学生在中山大学已经占到了90%,现在估计更多。所以标题用了四个字点评叫“不太靠谱”。
当然,陈先生的善举善心咱不能否认,只怕这样的方式最后得益的,反而成了之前漫画中笑逐颜开的金元宝孩子啊!穷人的孩子能上学,能好好上学,恐怕“劫富济贫”远远不够,给他们一根结实的“撑杆”,帮他们跳过贫富的鸿沟才最重要。
来看一下今天的两会留言。
没有锅里的,哪有碗里的。
这是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泗绢集团有限公司后纺车间操作员陶海霞说的。 《工人日报》说,陶海霞所在的绢纺行业目前的就业人数达到4万。纺织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了许多知识低、年龄大人员的就业问题,而这些纺织工人往往又供养了一大家人的生活。陶海霞说,“没有锅里的,哪有碗里的。企业好起来,我们工人的日子才能好起来。”目前贷款难已成为绢纺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陶海霞建议,放宽贷款政策,以便企业在较短时间内筹到资金采购原料,确保企业生产顺利进行。小河没水大河干嘛!
一些政策措施初衷虽好,却经常碰到“玻璃门”,让人们看得见摸不着。
说这话的是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济南市市长张建国。张建国拿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举例说,有的地方一边请他们到指定学校读书,一边要家长交纳高额借读费,并出示迁出证、暂住证、计生证、租购房证。交不上钱,找不齐“四证”,农民工子女就无法上学。所以张建国说,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要有好的政策,更要从群众的视角考虑操作细则。
现在种粮不交税了,是不是也应该考虑给“猪”减减税费了!
这是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綦江县委书记王越的一个问题。《新华社》报道说,去年全国两会期间,王越代表带来的一张《重庆市生猪税费标准及实际征收表》给出答案:农民要交的税费多达15种,平均一头猪要被征收近60元的税费,涉及5个部门。今年两会期间,王越代表说,已经有3项税费取消了。种粮为吃饭,养猪可致富,农村兄弟的猪银行又肥了一圈儿。
再来看其它方面的消息。
最近关于地价在房价中占多高比例的问题,引起了不小的争论,这事儿我们也给您说过。那地价在房价里面占的比例到底有多高呢? 《人民网》说,昨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被记者问到了这个问题。作为主管部门,这个比例你应该清楚啊。齐部长是这么回答的,他说,目前影响我国各地区房价的主要因素之一,注意,是之一,是土地成本。应该说开发成本中,土地成本占了很大一块。至于在某一个具体的城市,土地成本占了多大的百分比,建造成本占了多大的百分比,我们也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目前只能通过某一个具体的实例来深入了解。不过,我们希望消费者、购房者能够明明白白知道你所买房子的价格构成,如果哪块高了,你们可以跟开发商商量。
让消费者和开发商商量房价,这事儿还真是头一回听说。不过,今天的《辽沈晚报》打了个比方说,《让消费者倒逼房价好比是隔山打牛》。房价高涨,消费者难堪重负,屡屡倒逼开发商公开房价成本构成,却总是势弱言微,无功而返,房价构成几乎成了一道谁也解不开的商业难题。所以,所谓“商量”注定是一厢情愿,不会有任何利好结果。
今天的《齐鲁晚报》也问,《消费者拿什么“商量”房价呢?》消费者根本不了解房价构成,跟开发商“商量”的依据在哪里呢?所以,有关部门现在要做的是促成开发商彻底公布成本,这样消费者不用“商量”也能买到价格合理的房子。
开发商、开发商,这个“商”可不是商量的“商”,而是商人的“商”。都说在商言商,你赚钱没问题,但绝对不是暴利。所以,尽快公布开发成本,把房价降下来,消费者才能“爱你没商量”。
下一个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屈万祥在前天表示,2007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统筹基金的结余率,也就是剩余基金占全部基金的比例是34.8%,而2008年则是32.8%,这就表明每年有三分之一还多的基本医疗统筹基金,没有花出去。而发达国家一般这个比例,都会控制在10%以下,这么一看咱们国家的基金结余率过高了。一方面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另一方面那么多基金躺在帐户里“睡大觉”,这不仅地方政府的失职,还为地方和相关部门挪用制造了机会。最近几年,违规挪用医保基金的大案要案可谓是屡禁不止。因此,屈委员表示,现在医保基金的监管体制还不健全,他们将尽快与卫生部会商解决办法。
对此, 《西部商报》认为,《将医保基金结余当政绩的思维要不得》。一些地区把基金结余作为工作成效,而不是将大众的生命健康当成工作标准,甚至为了实现基金结余的目标,人为设置了许多障碍。比如规定只有住院才能报销;比如必须经过户口所在地医院首诊,才能报销等等,这才是产生问题的思想根源。
《广州日报》就说,《医保金结余太多,也是一种失职》。早就有人建议基本医保建立家庭账户,而且泰州市的经验也早就提供了参考。那么为什么不能让它合法化,让医保金流动起来?只有开动脑筋,盘活基金,才能将有限的基金最大限度的用于民生难点。
我记得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后三年各级政府拟投入8500亿元保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新医改大幕即将启动,但愿我们的医保基金能用好这些钱,少结余,少锦上添花,多平衡,多雪中送炭。希望今年的医保基金能称职。
下一条,
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一些企业经营面临困难,所以在“两会”上,就有代表、委员提出取消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对于这种声音, 《第一财经日报》说,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部长李守镇就明确提出了反对。李守镇举了广州的例子,广州的最低工资标准是860块钱,一个工人,工作了一个月,得到了860块的报酬,按照现在的水平来看,也就是一个最低的生活水平。虽然当前我们的企业生产经营遇到了困难,但取消最低工资标准不是解决企业困难、渡过难关的根本所在。”而“根本上是要靠企业和员工同心同德、坚定信心。”对于是否应该取消最低工资标准的问题,各大报纸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新浪杂志》的评论就问,《取消最低工资的建议为何无反方?》无论是取消带薪休假制度,还是取消最低工资标准,其实质都是在以牺牲职工的基本权益为代价的,这样的建议也好,观点也罢,都是非常可疑的,显然是只为企业说话。
《新华每日电讯》也认为,《经济熬冬,劳动者权益不能“过冬”》。最低工资制度在我国更多的是一种对弱势劳动者的保障,而非调节劳动力市场的经济杠杆。劳动者权益有了保障的就业,才能固本,企业走出困境最根本还是要靠人。
说到这儿,我到想到一句老话,叫“皮之不存,毛将附焉”。为了应对危机,就拿劳动者的利益“开刀”,剪劳动者的“羊毛”,恐怕只能是适得其反。善待劳动者,和他们同舟共济,共克时坚,才是一条走出危机的康庄大道。
我们换个话题。
首都机场高速路收费问题,是每年全国两会代表关注的焦点之一。话说去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吴自祥提交议案,直指首都机场高速路收费暴利,有违市场公平原则和政府公共职能。他建议在2008年6月前终止首都机场高速公路收费,交由北京市路政部门管理。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年过去了,这事怎么着了呢?记者还记得,就追问了一下。 《京华时报》说,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张工坦承:收费调整已在考虑之中。虽然现在的收费已经足够还完贷款,但建设方又将收来的钱投入了其他道路建设中,虽然严格按法律说这是不可以的,但现实就是这样。首都机场高速收费总是涉及多方利益,处理起来难度很大。他也担心:高速要是停止收费,去顺义、平谷,人人都走这条路,也很难保持便捷高速。
真的那么难么?但是《北京晚报》给支了几招。如果只是保证顺利出行的问题,可以有几个解决方案:其一:首先取消返城方向收费,撤掉一半收费站口。返城方向拥堵不拥堵,也影响不到飞机正点起飞、旅客顺利出行。其二,去机场方向取消高速路收费,到底是否会造成拥堵,完全可以请交通部门协助,进行为期1周或1个月的试验。如果真是产生机场高速交通拥堵,或是可以恢复单向收费,或是可以再建造第二条收费机场高速路,又创造了建造收费高速路的新需求,进一步拉动内需。
其实堵车也并不只是车多惹的祸。一旦取消收费,高速路上就省去停车、降杆、收费、撕票、找钱等系列程序,也可缓解拥堵状况嘛。只要多听听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只要你愿意尝试一下,取消机场高速收费可以不难。
来看其它方面的内容。
《温州晚报》说,温州的张先生最近去某银行办理业务,银行工作人员向他推荐了一款叫“存款送金条抵利息”的产品,张先生觉得蛮新鲜,就打听了一下具体的做法,这个送金条抵利息是个什么意思呢?顾名思义,您的银行存款利息不是现金,而是金条。金条?那敢情好!当然这也不是所有人来存款都可以享受的,它有个门槛,比如张先生进的这家银行,客户只需与银行签订委托协议,再以7.9万元无利息定存一年为保证,就可以获得10克重的金条一根。这个业务可是吸引了不少储户的目光,据这家银行说,金条经常断货。虽说黄金保值性高,但因为走势不稳定,风险还是有的,而随着国家的宏观调控,利率也有上升的可能性,同样的钱一年后会怎么样,谁都很难说。所以,借用一句广告语来说,“金条虽好,可不要贪多哦!”
如果有一个专门的“食堂”,让独居的老年人,每天可以吃到味美价廉的饭菜就好了。 《每日新报》说,两年前,由当地民政局、街道办事处等政府部门出资买单,天津的西于庄街成立了社区老年人饭桌。只向老人们收取饭菜的成本价,三四块钱就能吃得很丰盛,而且老年人想什么时候来吃都可以。如今,已有50多位老人在这里“入伙”。81岁的张永立大爷就是老人饭桌的一位常客。每天中午,他都会准时来吃饭,有时还会带一些回去晚上吃。张大爷说,“饭菜好吃、卫生又便宜,就算一天都在这里吃,花10元钱,一个月才300元,如果请位保姆,这些钱远远不够,所以说每月至少给我们省了一半的钱!而且大家在一起吃还能图个乐呵!”老人饭桌的厨师都是“4050”下岗失业人员,她们的工资完全由政府买单,也解决了实际生活困难。一岗解两难,值得推广!
今天的读报就是这些内容,这里吧,就到这里吧。
责编:刘岩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