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商学院

2010年02月23日 13:32  近期报道 我要评论

  

    嘉宾:

  

    张维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

  

    张维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

  

    赵曙明: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

  

    帕特里克·哈克: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院长

  

    唐纳德·雅各布: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前任院长

  

    发言者名单:

  

    曾凯旋:飞鹤乳业集团总经理

  

    冯军:北京华旗咨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刚:上海华普汽车公司总经理

  

    主持人:好,谢谢大家!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对话》。在我们节目的受众当中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工作了几年,小有积蓄,急待充电,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其实有很多种。如果在十多年前,MBA(工商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这个三个英文字母还有一些神秘光环的话,那么现在MBA(工商管理硕士),仅仅是他们众多的选择之一。我们究竟要不要花如此高昂的代价,包括昂贵的学费和宝贵的时间去求学,这种质疑如今已经摆在了在职场当中面临选择的每一个你、我、 他的面前。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请到了几位尊贵的客人,请他们来解答已经盘旋在我们心中已久的这些疑问。下面让我们用掌声请出我们的嘉宾,来自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副院长,著名的经济学家张维迎先生,有请。

  

    主持人:您好,您好,张教授。

  

    主持人:今天我知道,有非常多的现场观众来自您所在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而且光华管理学院刚刚度过了自己二十周岁的生日,所以我们现在要号召大家一起为你送上一份生日的祝福,生日快乐!

  

    张维迎:谢谢。

  

    主持人:所有的祝福都写在了大家的脸上,不过今天您来到这儿,您看我们今天现场的布置跟以往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感觉。刚才有现场的一个朋友说,今天是不是要华山论剑,这个还真的有点像,除了邀请您到我们现场之外,我们还看到在现场还有来自中欧商学院的张维炯教授、南京大学商学院的赵曙明教授。

  

    主持人:同时可能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大家的掌声会更加热烈一些,因为我们在今天的节目当中,还请到在世界的商学院排名当中名列前茅的两所商学院的院长。好,首先要为大家介绍的是,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院长哈克教授;另外一位就更厉害了,他有着院长当中的院长的称号,他是来自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的荣誉退休院长——雅各布教授。

  

    主持人:刚才介绍的几所商学院都是鼎鼎大名的,包括我们光华也一样。我想二十年对光华来说是一个成长和收获的季节,站在二十周岁生日的这一天,我想作为商学院的院长是非常幸福的。

  

    张维迎:是幸福的,但其实是非常累的。

  

    主持人:非常累的。

  

    张维迎:非常累的。我知道好比雅各布教授他在当院长的时候,每天早晨六点多就得起来到他的中心,去跟MBA(工商管理硕士)的学生吃饭,每天早晨都如此,我想这是非常累的。

  

    主持人:而且也是非常难得的,几十年如一日这么坚持下来。当然对于所有的老师来说,最大的幸福肯定就是来自于学生的这种青出于蓝。那今天你们应该是得天下英才下而育之,仅仅从这点上来说,我觉得用“幸福”来概括还是比较准确的,您觉得呢?

  

    张维迎:是的,其实我自己是这种感觉,就是看到那么多优秀的学生进来了,经过我这的培养又出去了,过几年以后他们在社会上成为人物了,非常有影响了,那我感到非常自豪,我走在什么地方他是我的学生,他是我的学生,然后我在各种场合,张老师

  

    我就觉得非常满足。

  

    主持人:今天我们就请各位院长,带着这样的满足感来到我们今天的《对话》节目当中,和我们来自各个商学院的优秀的毕业生一道,共同来聚焦我们的商学院,来我们请张院长坐下慢慢聊,好,有请。

  

    张维迎:谢谢。

  

    主持人:张院长,如果是放在十多年前大家提到MBA(工商管理硕士)这三个字的时候,可能都会心情特别地激动,但是今天好像感觉就不一样了,您能不能在节目的一开始就告诉大家,特别是告诉那些至今仍然在关注MBA(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的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时候、他满足了什么样的条件可以去读商学院?包括读什么样的商学院?

  

    张维迎:一个人他要读MBA(工商管理硕士)去的话,首先他要有很好的未来成为一个优秀管理者的一个潜质。这个人贵有自知之明,我们商学院给他的是一个加工,如果原料不合适的话,那么这个是加工不出好产品的,所以这个选料非常重要。从他先天的这些素质之外,他还应该有一个很强的责任心,就是他未来是想做一些大事情的,而不是说仅仅说赚点小钱;另外我想他需要有一定的在管理岗位上的工作经验,那当然还有好多其它条件,我们在招生的时候,都一一的有,好比面试的,那么应该读什么样的商学院的话,其实世界上的商学院很多,这些商学院其实分档次的,就是说有我们叫高端的商学院、中端的商学院、也有低端的商学院,那我刚才说的这些要求,可能是对高端的商学院而言的,对一些中端的 特别低端的来讲,可能你就是说自己去磨炼磨炼自己,自己学点知识,对自己有收获,也许有一些人他没有其它目的,就是为读书,这样的人也有,这也可以。

  

    主持人:那其他两位院长有没有什么补充?或者说你们的看法,和张维迎先生有不同的地方都可以告诉我们。

  

    张维炯:我想补充一点。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当中他有自己的幻想或者梦想,他要选择一个地方去学习,他就梦想到一个什么地方去学习。

  

    主持人:选择什么样的商学院,答案是选择一个可以实现自己梦想的商学院。

  

    张维炯:是的。

  

    主持人:那赵教授呢?

  

    赵曙明:其实就是说办MBA(工商管理硕士)有不同类型的学校,那么他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根据他自己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类型的大学。

  

    主持人:我们也邀请两位外方的商学院的院长给我们一个答案。

  

    哈克:学生应该知道他想实现什么目标,想要去什么样的学校,是要去一个本土化的学校呢?还是要去一个国际化的学校?两者的环境氛围迥然不同。其中一些学校还有严格的规定,所以学生应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他们想建立什么样的社会网络?此外他们需要决定他想在哪里定居,通常你决定在哪里读书,可能就会决定你在哪里定居。

  

    雅各布:现实告诉我们,学校里的同学是什么样子,想在学校里建立什么样的社会关系网,在上学的时候可以获得什么样的教育。在任何一所好的大学里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教育,在什么样类型的学校,主要不是由教员所决定,而是由你身边的同学所决定的,因为你一直和他们在一起,会建立长期的朋友关系,所以这一点我们需要非常地谨慎。

  

    主持人::确实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今天我们到场的

  

    都是世界上非常优秀的商学院,他们在很多的共性上其实是相当一致的,我们今天特别想知道一下,这些优秀的、顶尖的商学院的院长们,你们的执教理想究竟是什么?我们在全世界或者说在中国呈现出一个什么理想状态的商学院?我们也请各位来帮我们描述一下,这可能是各位的理想王国了,当然仅仅你们来描述是不行的,我们还要找到两位评判者,这两位评判者他们的身份很简单,就是渴望到商学院去进一步进修的两位普通的朋友,来我们掌声欢迎一下这两位朋友,好,来。

  

    主持人:好,他们俩人最大的不同,一位是男性,一位是女性,求学的愿望是一样的,他们的工作背景我们让他们自己来做一个自我介绍,好吧,来。

  

    马斌:大家好,我叫马斌,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我可以说是工作了七年,收获很多,因为不同的公司、不同的职位、也有不同的感想,但是困惑也开始多了起来,有了一点点钱了,也有一点点闲了,那么我的下一步人生的目标到底是什么?自己的困惑多了起来。也希望在座的几位商学院院长给我提一个真正的准确答案。

  

    主持人:如果你这一些闲钱当中,你打算拿出多少钱来读书?

  

    马斌:对于整个人生的价值实现的话,应该是可以说是全部投入。

  

    张维迎:越是能力高的人,他对这个学费越不敏感,也许对他来讲二十万、三十万 、四十万没多大的差别;而对低水平的人来讲,一万和两万就是很大的差别。

  

    主持人:那您这句话让电视机前所有对学费耿耿于怀的人,都不敢再想了,因为必须要和高水平拉近距离。那你说的闲是说你现在已经可以彻底地放弃工作,专心去读书还是什么样的状态?

  

    马斌:我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不想目前是放弃现在的工作,当然如果要是有更好的这种机会的话,我觉得是可以放弃的。

  

    主持人: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你要去读书,我想并不仅仅是因为有闲和有钱就要读书了。,

  

    马斌:我觉得从我的角度来讲,希望能够有一番成就,这番成就在于在公司里,如果要在公司打工的话,就要做到一个能够被社会认可的一个职位,然后能够取得认可的成就;如果要是自己创业的话,当然是能够做出更有影响力,对社会有影响力的一个公司了。

  

    主持人:好,方便透露自己的年龄吗?

  

    马斌:三十。

  

    主持人:三十,好,谢谢!

  

    主持人:刚才我们还认识了另外一位渴望读商学院的女士。

  

    李莉:我觉得我不是一个典型的申请者,是因为我现在年龄是三十四岁了,而且我也不是说有一个非常多的国际的跨国公司的经验。我是一个企业经营者,自己做企业的,我有企业在中国,也有企业在国外那么我做过不同的领域的公司,开过很多个公司,那么在我开公司的过程当中,我也发现我有很多的遇到的一些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主持人:什么样的问题曾经困扰你?

  

    李莉:比如我一开始是做进出口的,那么有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因为我有国外的公司,有国内的公司,我要想控制这样的局面的话,我一个人有时候是解决不了的。那后来我现在在做投资,我发现我有很多金融方面的问题,我是需要找到一些咨询公司来解决的,但是我自己必须有一些那种基础管理的经验才可以,所以我觉得我非常有必要,越来越觉得有必要去读一个商学院,来解决我的问题。

  

    主持人:刚才这个张教授旗帜鲜明地提出来,说一定要看一看自己有没有管理方面的潜质,你以这条标准来衡量一下自己,你觉得符合吗?

  

    李莉:那我想我是应该有这方面潜力,最重要的是我有像张院长说的那种愿望,我特别想不断地超越我自己,我对自己有这种自信,我觉得我能够不断地实现我的理想,不断地超越我自己。

  

    主持人:一般不断超越理想的人都不太关注学费,但是我现在还脚踏实地一点,我就更关注一下学费,你打算投多少钱在自己的再学习方面?上商学院。

  

    李莉:在这个问题上我是不会吝啬投资的,因为我现在自己做投资,我知道投资的时候不是说你看要投多少钱,而是说你能获得多大利益。

  

    张维迎:其实她是一个属于企业家这种人物,就是创业者这种人物。

  

    主持人:她有过很多的实践体验。

  

    张维迎:对,创业者好多有一个特点,就是他在决策的时候,并不是那么计算地非常清楚,他是凭着感觉做出这种判断。

  

    主持人:你有没有心仪哪一所学校的?打算。

  

    李莉:我今天来的目的,也是想听听各家商学院的院长对他们学校的一些介绍,因为我自己……

  

    主持人:所有院长刚才都竖着耳朵准备听答案呢,然后你突然间给人家这个……

  

    李莉:在这个问题上,我是想今天就是做一个决策吧,对我的决策增加一个评估的、评判的一个标准,我觉得今天肯定会收获不小。

  

    主持人:我们想问一问马斌先生,刚才这位女士说,她是希望在今天的现场有一个抉择,能够听到各位的精彩介绍之后做出一个选择,您今天是不是也是带着这样目的来的?也是希望从我们在座的这五位院长的介绍当中,选择一所学校。

  

    马斌:应该说是,而且我觉得是代表了很多很多这样同学的一种心声。

  

    主持人:来,先请坐,好。

  

    主持人:今天我们不妨就在现场,来做一个招生比赛。既然两位都已经开宗明义说

  

    我们是要来选择的,我们是来听一听你们的精彩言论的,所以这个招生比赛就特别特别地关键。现在你们五位院长每个人面对的,虽然是两个人的眼睛,但事实上在他们的背后站着千千万万的人,千千万万双眼睛,渴望进商学院接受MBA(工商管理硕士) EMBA(高级管理人员课程)教学的人,可能都非常关注,这个难题就由张维迎先生先开始好不好?

  

    张维迎:我在想如果光华我们现在的定位,就是说成为一个来自中国的全球化商学院。那在我脑子里边这样一个商学院应该满足五个标准:第一个,它一定是知识的发源地,它是在创造新知识;那第二呢,它是要培养商界的领军人物,对这个国家或者这个地区的产业、经济发生重要影响的这样一些人;第三点,我想就是它应该是一个商业思想库,就是说它能有大牌的教授,那么这些大牌的教授的发言、文章会引起商界的注意,在商界CEO(首席执行官)们做决策的时候会引用到这些教授们的思想;第四点,我想对我们这样的商学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我想像沃顿、凯洛格都有这个任务,

  

    就是说我们还要帮助其他的商学院培养教师,我叫它教授生产厂,就是我们也是一个

  

    教授的生产厂商,不光光是培养管理者,也在培养本身的学者;最后一个标准,我想就是说我们应该对社会、政府的经济、社会政策发生一些重要的影响。在光华管理学院的话,我们过去二十年应该是基本上按照这五个方面来塑造自己。

  

    主持人:你心目当中未来商学院的理想王国是什么样的状态?

  

    张维迎:我想既是对过去的归纳,也是未来的展望,因为我们始终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这个信念就是说通过我们的努力使这个社会变得有所不同,所以在光华管理学院我们要求我们每个老师、每个行政人员、每天早晨默想三遍,一个问题,就是说这个社会要光华管理学院干什么?所以我们本着这样一种理念,使我们每一个教师、每一个行政人员、甚至每一个学生每天都在思考我对这个社会的价值究竟是什么?所以一个优秀的商学院,它一定要对推动这个社会产业的技术的进步、产业的发展、经济效率的提升,甚至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做出一些贡献,就是有你没有你不一样,所以我很自豪。就是我现在想中国,我现在还不敢说世界,我说中国有光华管理学院和没有光华管理学院很不一样。

  

    主持人:我想在您这个精彩的介绍之后,我们也不能让这两个人马上就投票,仅仅听一个介绍显然是有失偏颇的,所以你们的学费再多攥一会,让它攥出汗来都没关系。今天还有几家非常知名的商学院的院长也都坐在这,你们心目当中理想的状态是什么样的状态?能不能先在我们给大家的题板上提炼一个关键词,大家也来答一答这个题目。那我想顺着刚才的话题继续,两位有没有打算出国留学的这样的想法?有? 您有!那哈克先生你知道,我们现在有很多的中国学生和刚才台上的那位女士一样,他们有时间,而且也有足够的金钱方面的准备要去读可是现在最关键的就是您怎么来描述,沃顿商学院未来的理想状态,您能不能把刚才您的这些关键词展示出来,告诉大家未来会有哪些最吸引我们的地方。

  

    哈克:我的关键词是创新、规模和互动。首先是创新,我强烈建议你去想一想,无论你要去什么学校他们是否在尝试不断创新,或者他们是不是在自己的领域内是最好的,所以你希望去的地方,应该是周围的人不断地进行创新,无论是在教学方面,还是在研究方面,学生们彼此激励,这样会更具有创新精神;第二点就是规模和范围,是指我们学校的规模,以及我们教授的课程涵盖的内容;第三个关键词就是互动,你希望到的学校,应该是一个鼓励教员和学生在互动中不断实践的地方;还有一个标准,就是你想去的学校中,是否有能够帮助你成功的教员,院长们来来去去,所有的院长不会永远留在学校里头,但是教员是惟一能够决定学院质量的一群人,第二点是指全球的互动,我们今天很多的学生,还有学院都是希望能够了解全球的商业时间和商业做法,我深深地相信,我们的学院也承认,我们并没有所有问题的答案,所以我们需要和全球的研究项目合作和互动,这样的话我们能够给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学生更好的教育。

  

    主持人:张院长,您觉得刚才哈克先生,他的未来的理想是不是就是打造一个师资力量最强大的商学院?这是未来的一个理想。

  

    张维迎:就是说衡量一个院长的成功和衡量一个教授的成功,是不一样的。一个教授的成功,就是你自己的成功,院长的成功是所有人的成功。

  

    主持人:雅格布先生,您给凯洛格商学院的未来描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让我们所有的中国的学生都特别的动心。

  

    雅各布:在我当院长的时候,在凯洛格最重要的是文化,我会问凯洛格是谁,我们希望成为什么样的商学院?当学生们来到凯洛格的时候,他们应该关心他们的同学,也知道他们会对他们的同学学业做出贡献,同样他们的同学也会对他自己的学业做出贡献,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确定了整个基调。但是你来到我们这里的时候,你能够感觉到这里的文化,然后你会想你的文化是否跟我们的文化相匹配,对于我们新招来的学生来讲,来凯洛格第一天就像你工作第一天一样,我们也有这样一个介绍,因为我们是强调团队协作精神的,我们非常看中的是团队的精神,而不是强调自己,我们也同样深信,我们要构建这样一种文化。

  

    张维迎:那现在我们大家都认识了,就是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核心竞争力,甚至最后可能变成惟一的核心竞争力。但是我们这个组织之间的区别,包括学校之间的区别,不在于有文化还是没文化,而是你有好的文化还是坏的文化。那我们这些优秀的商学院,你要树立一种有独特性的一种好的文化。

  

    主持人:我们接下来也来分享一下这两位院长的教育理念。前面几位院长都谈了他们理想当中的商学院,你们的理想王国是什么样的状态?给我们描述一下。

  

    张维炯:我们帮助我们的学生能够建立自信,能够实现梦想。就是我们的学员,当他怀着各种各样的期望值、疑惑甚至是困惑,在管理当中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来的时候,在我们这个学校里,通过我们教授的授课、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与国际学生,与国际教授的交流,在这个当中他们学到了知识,他们建立了他们的自信,然后通过我们学校文化的熏陶,我非常同意凯洛格院长说的这个文化,通过文化的熏陶使他怎么样将来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主持人:那我们来听一听,赵院长这边描述自己的理想。

  

    赵曙明: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商学院,这是我的理想。就是说,你通过我们这个商学院的学习,一个是能够有这种社会责任,有这种社会意识,有这种全球的视角,国际的这个观念,而且你能够掌握知识提高素质。所以我们觉得就是说作为一个管理者,将来你通过南京大学商学院,走出去以后应该具备三识所有三识就是必须具备

  

    知识、见识和胆识。

  

    主持人:那几位阐述完了之后,我想让两位现场的评判者代表千千万万,希望上学的这些电视观众来做一个选择,刚才的这些教育理想有哪一点是最吸引你的?哪所学校的教育理想和他们的未来的理想状态,对你更具有吸引力?张莉先来好不好,女士优先。

  

    张莉:经过这一番了解之后,我发现很多商学院都在强调文化,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不知道到底该选择中国的商学院也好,还是选择外国商学院也好,其实就是因为是文化问题。我想也许我能代表大部分的申请者的心声,很多在想申请中国商学院的学生,可能是这样觉得的,那我上了一个国外商学院之后,我在国外商学院学的东西是不是能够满足我将来在中国的这些需要?我在工作中能用得到?那么我觉得在这一番的院长的谈论当中之后,我渐渐地清晰,其实每个商学院都有他自己的他自己的特点,自己最独特地方,不管是中国的也好,国外的也好,还是根据每个考生他不同的需求吧。

  

    主持人:马斌呢?现在能够决定把沉甸甸的学费交给谁吗?

  

    马斌:说实话这个选择还是比较难的,因为从我的感觉,因为有一个什么样的想法呢?要是如果有一天的话,让我能安上一个翅膀,今天飞到沃顿一天,飞到凯洛格一天,然后每一个学校都能去一天的话,真的是去一段时间感受一下不同学校的真正的教学环境,或者说他们真正的理念,我觉得可能对于考生是最适合的,所以说我觉得我更倾向于在国内选择一家。

  

    主持人:希望你未来能够在我们五所商学院当中,选择一所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也希望所有的电视机前渴望能够到商学院来进修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理想。那么说到商学院MBA(工商管理硕士)的教育,我们也听到了越来越多对于MBA(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的一些质疑声,今天我们要借这样的一个场合,邀请我们来自世界非常知名的,五所商学院的这些院长来回应一下,我们所有人的这些质疑,如果说以往是老师出卷子来考学生的话,那今天可能是老师做答,我们学生来打分,究竟我们现场的这些教育专家,如何来应对这些关于MBA(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方面的质疑呢?稍后请大家

  

    继续关注我们的《对话》。

  

    主持人:好,欢迎大家继续收看我们的《对话》节目,和我们共同来聚焦商学院。那么多年之前商学院的MBA(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是让所有的精英人士,非常向往的一种教育方式,但是今天大家对它开始有了这样或者那样的质疑,究竟会有什么样的质疑?我们的教育专家对这方面有着什么样的看法?我们接下来就让我们的五位来自商学院的院长们,来解答大家心目当中的疑惑。这第一个疑惑我想我来提出好了。张院长,我记得在2002年的时候报纸上登过这样的一个新闻,就是国内一家非常知名的家电企业的人力资源的总监,在光华发表了这样的一句话,说我只能给MBA(工商管理硕士)学员两千元的月薪。听到这样的月薪,很多人觉得心里凉了一下,事态好像并不是朝着理想化的方面去发展。在2003年的时候,又有一家公司是一家知名的软件公司说,我们是不会用MBA(工商管理硕士)的,这又给一大批正在求学的人很大的打击。究竟他们为什么会这么说。

  

    张维迎:他没有远见,他其实他不知道这个企业未来究竟应该怎么发展,包括第二个企业说,我不招MBA(工商管理硕士)的学生。如果一个企业领导人不敢使用MBA(工商管理硕士)学员的话,他也是没有前途的。所以他自己首先应该去读一读EMBA(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管理人员课程),然后自己增加一点知识。

  

    主持人:那站在张教授的立场,这是企业缺乏远见的一种表现,所以是不是可以进一步推断一下,他们说的这些话毫无道理。

  

    张维迎:当然这反映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好多的企业现在对我们国内的一些学校,

  

    或者国外的,包括沃顿跟凯洛格培养出的学生,都会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一个就是说期待,它期待招到MBA(工商管理硕士)的学生以后,它让干什么什么都会干得很好。但事实上可能没有达到这个情况,所以它就由这种很高的期望转向失望。那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教育它,你这个太高的期望,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我可以跟你这样讲,如果是我们商学院培养的MBA(工商管理硕士)学生,到了你企业以后,很好,就是你一开始用以后能发挥他最大的效率,你的企业肯定要完蛋,为什么要完蛋了?就是我们刚才讲的竞争力的问题,任何从市场上能够买来的东西,都不是核心竞争力,如果我们在市场上任何招来的人,我们马上企业就靠这些人,完全不需要任何进一步的这种再造、培养,就可以做好的话,那你可以招沃顿的学生,我也可以招沃顿的学生,那干吗我不能竞争过你?所以最后结果是没有任何企业有竞争力。所以企业的竞争力,就是说你有什么样的能力,不能一些从商学院或者其他地方培养出来的,这些优秀的人才在你的企业里边,必须很好的整合,通过你的文化、通过你的制度、通过你的理念,使他能够最大地发挥出作用来。

  

    主持人:实际上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我们这些去读MBA(工商管理硕士),或EMBA(工商管理硕士)的人都是消费者,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让大家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告诉我们大家MBA(工商管理硕士)的教育是不是出了问题?出了什么样的问题?

  

    徐刚:刚才你讲的两千元不愿意去聘一个MBA(工商管理硕士)的学生,有它的一定的道理,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当年我这个企业也是完全同意,最后还是要选择MBA(工商管理硕士)的学生。所谓一定的道理,十年前MBA(工商管理硕士)的学生,头上戴了一个很高的光环,他自己把自己定位在很高的一个学生上面,但是他是,我们中国有句老话说是眼高手低,他实际的工作能力和他的MBA(工商管理硕士)的毕业的文凭不相符,所以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包括我原来在招聘的时候,也找了一个MBA(工商管理硕士)的学生,他进来就说我一定要当部门经理以上的职位,我一定要做什么样的事,因为我是MBA(工商管理硕士)毕业的,那么我也给了他比较高的薪水,但实际上他的能力抵不上一个班组长的一个水平,并且他不愿意把自己降下来做实际的工作,就不愿意很认真地做好每一件细致的工作,所以由这个道理来说,我当时会得出一个结论,这样子的MBA(工商管理硕士)的学生我两千元都不给干,我还愿意找一个大专生,找一个中专生就可以解决。但后来我改变了,现在的整个MBA(工商管理硕士)的商学院教育本身也在改变,就是通过一个文化,适应一个市场的发展以后,强调他的动手的能力,强调他对环境的适应的能力,谢谢。

  

    主持人:这个赵院长有话要说是吧?

  

    赵曙明:我觉得现在就是说从企业来讲,不能说我全部不招MBA(工商管理硕士),或者说我全部招MBA(工商管理硕士),现在我们有一种人才高消费的现象,就是从企业来讲它认为就是说,我要招最好的商学院,或者是最优秀的员工,那我觉得这个是错的。那么也就是根据你企业用人每个岗位不同,你应该找最合适的人才,所以这种情况就是一个是学生本身,你要找到你的合适的位置;另外从企业来讲,你要找到最合适这个岗位的人,这个很重要。

  

    主持人:但是作为我们学生来讲,我们确实夹在中间很难办,所以我们会看着企业的脸色,然后回想自己辛苦求学这么多年,这理想还是没实现。

  

    观众:我倒听到很多就是这样的议论,就说我比如说出国以前,我拿跨国工厂的工资,那么可能我出国回来之后,两年之后,可能拿的工资可能只高一点点,或者说是没什么长进,所以就说根本就不值。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我觉得就是MBA(工商管理硕士)是一个奢侈品,那么你在评估MBA(工商管理硕士)的时候,要用奢侈品的眼光评估它,这是一个长期投资。你花十万多美金,然后再花两年的消费,最后带着回国

  

    可能十年、二十年的,如果你只是看,你毕业之后的起薪的话,那么这个是非常眼光短浅的,你要看我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五年以后我的发展是什么样的?那么通常来讲的话,就是说你如果能够从一个脚踏实地的地方干起,你应该是有理由你比别人发展更快,因为MBA(工商管理硕士)给你这些培训,给你一些思维的方式,以及给你一个

  

    很庞大的人际关系网等等,那么具备这些之后,就是说你应该比人家飞得更快一些,那么这个是你要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样的话你就不觉得,就是说这可能是有问题或者亏或者什么样的,那么企业也希望这样,就是说你从脚踏实地干起,然后企业的期望也是说

  

    你能够在企业当中发展得更快一些。

  

    主持人:那也就是说我们的回报设计当中,除了就学的那几年之外,还得再加上十年和二十年,你不觉得这个太长了一点,你能等得了吗?

  

    观众:就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主持人:还有没有谁要补充一些?

  

    观众:我说的是我的一个同学的遭遇。我们有一次,毕业以后有一个聚会,这个同学他是在一年多的时间跳了五家企业,后来我们在上面我们也分享相关经验。有同学在一个企业干了十年,包括在读MBA(工商管理硕士)之前和读MBA(工商管理硕士)之后,后来我们通过这讨论总结,觉得需要三个正确的认识,第一个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就是认识自己你到底想做什么?还有你能做干什么?第二个,你要认识这个企业,这个企业是不是你要做的,是不是你能做的?因为有时候可能企业给的工资高一点你就去,但可能并不适合你;第三个就是正确的认识这MBA(工商管理硕士)这两年半到三年的学习时间,这个我们当时在北大的时候,梁钧平老师说的一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他说北大MBA(工商管理硕士)这个三年的教育,你不要把它想像成你花了十万或者二十万,就一下搞定了,毕业以后就所有的问题就没有了,而是他把北大的老师作为一个图书管理员,他的作用就是我们进到学校以后,可能这个图书馆里面有很多的书,那么每个图书管理员会告诉你,不同图书在哪里,可能经济的书或者管理的书在哪里,告诉你能找到

  

    真正你要去找的话,不是靠这三年能解决的,可能包括三年以后很长的一个时间,我想这一点对我们读过MBA(工商管理硕士)的和正在想读MBA(工商管理硕士)的,都应该是很深地借鉴,谢谢!

  

    主持人:好,谢谢,刚才我们在现场,听了几位消费者的心声,张老师有没有这方面的担心?你看学生们他们听到的或者曾经经历过的一些事情。

  

    张维迎:其实我们看所有成功的人士是靠耐心熬出来的。我在我学校那边我开学典礼,给我学生讲的就是耐心,就是耐心,怎么变得有耐心,而且我有一个大家觉得非常有名的一个寓言,你愿意不愿意听?

  

    主持人:好。您说。

  

    张维迎:就是说很久很久之前,那么有一位老大爷,带着他的儿子去拜师傅学艺,然后他找到这个师傅之后,师傅就把他儿子引到一湖水的旁边,然后就告诉他,说你以后每天早晨起来就趴在这个湖边吹湖,然后你吹三年,这个湖水就可以翻过来。然后这个小伙子就每天早晨吹啊吹,吹了两年半,吹两年半以后他发现这个湖水还不动,不晃悠,不晃荡,这还剩半年怎么能够翻过来呢?所以他就有点泄气,就回家了。他回家以后他父亲很生气,他父亲生气就骂他,问他说:“你为什么学徒都没满你就回来了?”然后他闭上眼睛长叹了一口气,因为太灰心了。结果睁开眼睛一看,找不到他的父亲了,这就是工夫,他一步一步就练出来了。

  

    主持人:张维炯教授有没有什么补充?

  

    张维炯:读MBA(工商管理硕士)的学生和用MBA(工商管理硕士)的企业,都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就是培养人是一个过程,我们不能期望体育学院培养出来的人,马上能当中国国家队的主教练,当不了的!但是现在好的我们足球的主教练,一定是有学术背景,一定是通过系统训练培养出来的。

  

    主持人:回到刚才我们没有说完的这个话题。就是说到双方各自要分担一些应该承担的责任,我们可以对用人方提出一些建议,比如说你要更加地耐心一些。但我觉得更身体力行的应该就是从我们现在做起,在培养学生,培育英才方面,可能更加地去花一些力气。假设我们做这样一个设想,今天有一些在工作当中遇到不如意的,或者说他期待有更高的价值回报的人,再一次回到了光华管理学院,找到了张院长,说我想在您那回炉一下,再接受一下张院长的再教育,能不能给我们再增开或者补开一些什么样的课程。

  

    张维迎:我觉得有一门课,我们过去比较缺乏的。

  

    主持人:现在一定要补上的?

  

    张维迎:对,就是关于技术创新的课。以前是我们不太重视这个。

  

    主持人:所以没有涉猎吗?

  

    张维迎:对,我们过去一般好多管理是管理既成已有技术下的问题,但现在全球化之后,技术进行这么快,所以企业本身对技术进步的管理这些,在我们国内的课程里边

  

    ,我想国外有好多商学院开这个课,是非常缺乏的,所以这是我们要加强的一些东西。就是说怎么使得企业真正随时随刻,都在打造它的持续的竞争力,这样的课那我想就是作为这种技术创新课,就是你技术创新,好比这个想法,这个想法从哪来的?那么他这个想法怎么进行实施?怎么进行技术扩展等等的,它这些好比对公司的发展非常重要。

  

    主持人:今天在现场我知道也有北大光华学院的毕业生,如果说你们有机会再回学校去的话,你们最希望学校给你们开设的是什么样的课?

  

    主持人:来,冯军先生。

  

    冯军:我觉得一直有一个遗憾,缺了一门课——心理学。特别是中国现在来讲的话,可以说在全世界来讲的话,中国制造已经到处都是了,但是中国的品牌非常之少。那么包括管理上来讲其实最后其实大家也是学的是人力资源管理,那么包括特别是我们做产品的,那么特别需要了解消费者心理。这些来讲的话,其实我觉得好像MBA(工商管理硕士)的课程里面,好像对这个心理学方面好像比较缺失一些,所以如果说能够再增加这方面的课程的话,我想可能我们的帮助会如虎添翼。

  

    主持人:好,希望增设一门心理学!您希望增设什么样的课程?

  

    徐刚:我毕业出来三年,比如五年,这三年、五年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科学

  

    或者最先进的,这些理论的系统的一个整理,因为我们没办法去看这么多的书,看这么多的材料。

  

    主持人:还是把这个工作交给老师,老师整理完了之后把精华再传授给你。

  

    徐刚:对,传授给我。

  

    主持人:好,谢谢!来,曾先生。我从非正式渠道打听到,你对自己工作的环境和待遇都非满意,那对于这样的一个满意的人来说,他如果有一天回到学校,他渴望增加什么样的课程?

  

    曾凯旋:就是说作为我感觉到,就是说我可能我们在学校接受都是西方的这种管理的文化,而中国的话两千年三千年这种文化的沉淀,实际上可能更加适合于我们员工的管理。然后学校我们期待就是说,有没有办法这个几千年的文化跟西方的这种管理理念结合起来,用在中国。我想如果说能开发出这样的课程,中国的话肯定是全世界最强大的,企业也最强大、国家也最强大,OK,谢谢!

  

    曾凯旋:我们也想听一听,外方商学院毕业的这些同学,比如说来自沃顿,来自凯洛格的这些校友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回到中国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你特别缺的一些知识,是当时在校园当中没有办法给你的,然后你特别渴望增加这样的一门课,有没有这样的课程?

  

    观众:我希望学校开两门课,一个就是沟通与展示。因为我觉得在学校里,我们受益更多的是谈判,但是我们在很多跨文化的环境里面,就是说怎么样跟别人沟通很重要;还有一门课特别到中国来,我在想如果当时学校,能教我们一些系统的叫决策制定,怎么样说不,怎么样做选择,怎么样做这个知识的管理。因为现在知识太多,你告诉学生你可以灌很多东西,但是我们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我们哪些事情能很快地说不要,这个知识我不要,这个对我没有用,这个事情我不选择,就是这种决策制定的这种课程可能对我会有帮助。

  

    曾凯旋:请教一下两位外方的院长,你们在心里面设计的增加的课程,同刚才校友们提出来的这些一样吗?

  

    哈克: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我们领导力培训课程的一部分,如果你不能很好地跟别人沟通,你就做不了领导,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有关决策以及对跨文化领域了解的重要方面。对于我们来说,这并不仅仅是在教室里的课程,它也包含课外的一些活动,比如学生们参加的一些俱乐部,以及和世界各国的学生一起分享多元文化的交流。

  

    雅各布:在两年的每一天里,我们不仅仅在教室中,和他们在一起,我们还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和他们工作在一起,我们都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想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如果要我对这个问题做出什么回应的话,我想说从长远来讲,我们需要一个终身学习的理念,无论你现在得到了什么,也不管你过去有多么成功,从短期看我们的社会是高速发展的,所以你学到的东西

  

    可能很快就过时了,这就需要你有终身学习的精神。

  

    曾凯旋:我想在节目结束之前,张院长可以给两位来自外国商学院的院长提一个建议,让我们的MBA(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未来能够走得更远。

  

    张维迎:我想美国商学院,尤其这些最好的商学院,凯洛格也好、沃顿也好,你们有更多的优秀老师对中国的管理感兴趣,然后也和我们中国的教授一起合作,能够把中国的优秀的管理上升为理论,并且对全人类都有价值的事情。管理其实好多在中国是非常……,有一些可以说是对全人类都有贡献的,甚至中国历史上的管理,其实我有一句话说,管理没有新问题,所有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两千多年前我们都可能遇到,甚至更之前我们就遇到了,那么这种管理智慧也需要用现代的语言,来跟现代情况结合起来去研究,所以这是我对他们的期待。中国的市场非常大,大不仅在于它的学生多,而还在于什么?中国有大量的经验,也值得学者去发掘、开拓、研究

  

    曾凯旋:在今天我们《对话》的节目当中,所有的人群策群力共同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商学院,当然我们也在力图寻找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并且想方设法地去弥补它。那么在节目的最后,我们也衷心地祝愿所有的教育家,都能够得天下英才而育之,

  

    而所有的求学者都能够像这句老话说的这样:“好风凭借力,扶我上青云。”让我们用掌声来祝福所有的人心想事成。好的,谢谢大家收看今天的《对话》,下周再见。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