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菜篮子”现状:一半被洋种子占据

2010年04月02日 15:45  CCTV-对话 我要评论

CCTV《对话》供稿

(本期节目将于4月4日21:58在CCTV财经频道播出)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人类从未停止过对饥饿的抗争,从未停歇过对粮食的渴望。那么,当土地日益减少的今天,农业的科技创新在哪里?农业的芯片是什么?答案是“种子”。

    一颗种子能够改变什么样的世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将水稻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公斤,并推广2.3亿多亩,增产200多亿公斤,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李登海的玉米种子将一亩玉米能够养活的人从一个提升到四个……

    种子的战役已经成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这场硬仗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主持人陈伟鸿:“这场硬仗已经打到了我们的菜篮子里了,如果我们要来关注这场硬仗,一定必须先来了解一下这个战役到底进入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包括双方实力的对比。”

    山东蔬菜种子研究所常务副主任国家进:“十几年以前我们县种植长茄还是以我们国产的蔬菜茄子品种为主,目前来说,国外的蔬菜长茄品种占了主力的地位。在寿光以及周边地区的话,长茄的洋种大约能占80%到90%这么一个范围。像西红柿,红果的话还是60%,应该说是洋种。我们经常平时吃的那个,长刺的那个黄瓜,这个是我们国产品种占了主导,但是无刺黄瓜基本上是进口的为主。”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蔬菜的种子跟我们其它产业一样,都是核心技术,现在我们是掌握得比较少,我们现在据调查50%以上的高档的蔬菜种子都是洋种。我们自己又在这个过程当中,自己忽略了核心技术的开发,我们只是种了菜,一看菜很多,菜农很多,但是其实我们的利润比较低。进口种子的价格又非常高,比咱们本土自己的种子价格要高十倍、几十倍,我们还是产业链的下端,真正的核心技术我们没有掌握。”

    国家进:“这个进口长茄种子是8毛多钱一粒。十几年以前,我们种国产种子的时候,我们当时是按克卖。如果老百姓按一亩地算下来的话,我记得当时按“济南长茄2号”来算,大概是花六七十块钱一亩地。但是现在当然老百姓现在买的是苗子,这个进口苗子如果茄子按两千多棵算下来的话,种苗的投入将近两千块钱。”

    陈伟鸿:“这个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责编:肖成迪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