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01:从2008年开始,在受到经济危机冲击的同时,山西省推出了煤炭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焦化调整振兴规划,这两项规划彻底改变了山西境内诸多煤焦企业的命运,按照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潘云的估算,在这次调整中,近半数煤炭和焦化企业被关停并转。
图片02:如何把山西经济的动力,从地下有限的资源转向地上无限的资源?有的转型为养殖场,有的则做起旅游来,采访时记者了解到,山西旅游产业在危机中的良好表现,让以煤炭为主的山西资本对山西旅游产业有了新的认识,旅游产业的优越性得到进一步体现。
“煤老板”转型记
点击观看本期节目视频<<<<
(主编:马洪涛 记者:姜龙飞 摄像:陈艳波)
山西省煤炭储量占到全国的1/4以上,在煤价飙升的时候,煤炭不但为山西贡献了快速增长的GDP,也为煤老板们积累了巨额财富。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煤炭和焦煤的价格双双下跌50%以上,以前的摇钱树转眼就成了烫手山芋。在这样的市场变化中,山西煤炭生产中的深层次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如何闯过这道关,山西煤炭正在进行怎样的变革,煤老板们又该何去何从?来看记者姜龙飞在山西的调查。
山西近半数煤炭和焦化企业被关停并转
吕梁市汾阳的李秋娥带着记者见到了她的焦化厂,她告诉记者,这个企业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有生产了。
山西山宝食用菌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秋娥:“2008年4月份就开始吕梁,吕梁就全部停,就所有的焦化厂,就是达不到规模的,不符合标准的全部停,而我们就其中一家。”
由于企业规模有限,李秋娥的焦化厂从去年4月份开始就没有生产过,原因是企业的烟囱已经被当地政府炸掉了。
李秋娥:“当时炸了焦化厂的时候,我心里面也想不通,所以说当时人家炸那个角楼的时候,一炸角楼我马上这个窗户底下一看,我马上那个腿就软的,我一天哭的就没有起床。”
李秋娥从事焦煤行业已经有近10年的时间了,去年4月份她刚刚投资一千多万新建了一组焦炉,可是这组崭新的焦炉没有生产过一吨焦煤,企业就宣告停产了,这给李秋娥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李秋娥:“损失光角楼四千多万,整个这厂子设施配套就达到七八千万,连这个土地了。”
记者:“七八千万,一直在那闲置是吗?”
李秋娥:“嗯,一直闲着。”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这一片区域原本都是焦煤企业,大概有20多家,如今都处于停产状态。
记者:“那现在这20多家现在有几家是能够生产还是全停了?”
李秋娥:“全停了,没有一家在生产。”
在介休的三佳集团记者见到,企业虽然还在维持生产,可是实际的生产能力只有企业规模的一半。
山西三佳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镇:“现在基本上属于那个维持生产,也就是说它不能做生产,现在这个产量就是一半,规模的一半,实际能力的一半。”
离石市的张子玉经营的是煤矿,在他的一个矿井前,记者了解到这个矿井停产已经快一年了,现在唯一的工作就是日常维护。
吕梁泰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子玉:“这是今天下井的人数,今天下井的人数下去维护,我们这里定了这个是三停,一停三不停,不停电不停水,不停抽风,一停了就不生产,不停产。”
多年从事煤矿的张子玉拥有四座类似的煤矿,它们现在都是处于停产状态。
张子玉:“其他三个煤矿有两个是在整改,现在在整改,准备投入生产,另一个也和这个现状一样。”
孝义的一家煤化企业的则更加的干脆,直接卖掉了土地,拆除了所有的设备。
山西铭信禽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宇铭:“回收你回收一部分废铁,你像这些有一部分能用,还有一大部分拆不回来的还有,全部不能用了,那全当废铁处理了。”
事实上,从2008年开始,在受到经济危机冲击的同时,山西省推出了煤炭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焦化调整振兴规划。这两项规划彻底改变了山西境内诸多煤焦企业的命运。山西省原有5000多家煤矿,和500多家焦化企业,按照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潘云的估算,在这次调整中,近半数煤炭和焦化企业被关停并转。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潘云:“目前来讲山西省还在生产的这个煤炭企业大概在两千多到2200家之间吧,这个焦化企业大概在二百六七十家吧。”
“原来离石我们是有50多个煤老板,现在只剩下11个,11个煤老板。”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焦炭生产基地,焦炭产量和外调量居全国首位,多年来保持着世界最大焦炭出口基地的地位。2008年,山西出口焦炭670万吨,约占全国焦炭出口量的57%,然而今年前六个月,山西全省焦炭出口仅9.9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7.7%,出口额下降97.8%。市场极度萎缩加上产业政策调整转型,逼着山西的煤焦老板们不得不面对新的选择。
张子玉:“开始思考转型,因为煤矿制约的,当时的因素现在整个省里面的,后来省里面做了个转型,从那会开始,搞什么好的企业,怎么能赚到钱,当时考虑。”
考虑转型的张子玉很快就做出了选择,而这次他选择的房地产行业,让自己从煤老板转变成为了地产开发商。
张子玉:“上马了这个项目,从去年10月份煤矿停了以后,我就有这个想法,从去年10月份一停煤矿我就筹划要办这个,办一个房地产公司,从去年就开始,去年的12月份就筹备,今年1月份动工。”
在施工现场,记者见到这个5万平方米的楼盘已经基本建好,楼盘的投资完全出于张子玉一个人的投资。
张子玉:“完全是我们自己的资金。”
记者:“一个亿?”
张子玉:“一个亿的资金。”
半年多的时间,一个亿的投资,初涉房地产项目的张子玉并不准备在这里获得更多的利润回报。
张子玉:“我这个是保本销售,因为我刚刚做这个生意,我就是薄利,从新开始,就是我薄力,我这个房子才卖1300多,积累经验,没正式开头,我玻璃多学点经验,为了以后进一步发展。”
1300元每平方米的低价销售,使得张子玉的楼盘在当地开始了热销。
张子玉:“没有多少了,因为原来我考虑卖市场的,结果以后各单位都要关系都要,卖给我不卖给我都不行,所以我最后都按单位卖了,我现在500套基本都没有了,现在可以说就没有了。”
除了商品房之外,今年年初的时候,张子玉在当地同时建设开发了三个市场。
张子玉:“一共投了三个市场,这个市场还有个针织品,小商品市场,还有个家具市场,这个市场,这个市场小,那两个市场比较大一点,正在装修,总共下来是在将近一个亿吧。”
商品房与市场两个项目的总投资在2个多亿元,张子玉的投资力度可谓颇具魄力,虽然如今的项目进展与销售情况一切良好,有着多年从事煤矿行业经验的张子玉还是明显感到了投资回报的区别。
张子玉:“这个和煤炭真是不可比,这个的回报只有10%的回报,那个投资就有个50%的回报。”
李秋娥的焦化厂在去年关闭之后,同样一直在选择转型,她在去年转身投资建成了一个食用菌公司。
李秋娥:“现在煤焦行业肯定不会长久的,那我就想干一番事业,而且这个焦化产业不在的话,我肯定是闲不住一个人,也爱干事情,想干一番对这个社会,有利于社会的事情。”
闲不住的李秋娥告诉记者,在考察市场的市场时候,她发现食用菌市场在山西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市场空间巨大,于是她就下定决心投资一亿八千万打造了自己的食用菌王国。
李秋娥:“现在我的生产规模实际上也是挺大,现在我的生产规模就是3500吨,一年就是3500吨的生产量。”
规模的出现,李秋娥的企业带动了当地很多煤焦工人转变成为了种植食用菌的农民。
李秋娥:“咱们在转型发展,把这个煤焦整个关闭了的时候,全部一大批量都休息了工人,所以我们这个厂里面整个带动了一批这个煤焦农民工,这个厂里面。每天还有走后门的,后来想种这些,种大棚。”
从炼焦到养殖食用菌,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李秋娥的信心十足。
李秋娥:“但是我觉得我有信心我的产品,你们今天也看了我的产品,我有信心在这个三年之内,我绝对要比煤焦行业要做得好,不比煤矿,但是比这个焦化厂我要,肯定我感觉要好。”
同样转型从事农业的薛宇铭近来又多了一个雅号:鸭司令,从煤老板到“鸭司令”,薛宇铭身份的转变是因为产业转型。2008年4月至今,薛宇铭投资的生态肉鸭养殖及深加工项目一期工程相继建成完工,标准化种鸭厂、冷冻加工厂、饲料厂、羽绒加工厂等陆续投入运营,完整的生产链条初具规模。
山西铭信禽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宇铭:“就叫鸭司令那是,说白了是大家捧吧,不过咱们公司现在,我们公司现在也带动特别大,养殖量在山西也是最大的。”
薛宇铭的经营运作模式带动当地大小养殖户220户,从事商品鸭养殖人2000多人,很多失去煤矿的煤老板如今也成为了他的养殖户,闫俊峰就是其中的一个。
孝义金绿垣养殖有限公司闫俊峰:“当时是因为国家这个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大形势就是支持三农的这一些政策吧,就开始,听说薛总开始建这个场子,我也就开始建这个场子,然后同时他开始能够发展这个养殖了,我的这个场子也就差不多了。”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虽然都是迫不得已的离开了原来的煤焦行业,很多转型的企业家表示,他们将不会再回头。
李秋娥:“当时也有过这个想法,因为你搞,说白了在山西搞一个带煤字就厉害多了,那利润大得多,但是咱主要离开这个行业也没有想法说再回去。”
薛宇铭:“确实有,就是把这个,干脆把这个停下来,还是搞那个,有那个想法当时,但是既然做开了,咱做一件事,你既然做开了,你就不可能再停下来,因为这个是产业,而我的个人可以,这个是产业,它不是企业了现在咱们公司,整个一条龙。”
如何把山西经济的动力从地下有限资源转向地上无限资源?
资源型地区如何走出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转型发展如何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前面我们看到,山西的焦炭老板正在经历一场痛苦的转型。但不管怎么说,煤炭终归是不可再生资源,迟早会有面临枯竭的时候。怎么把山西经济的动力,从地下有限的资源转向地上无限的资源?我们再来看看当地焦炭企业的尝试。
山西三佳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镇:“今年以来受这个打形势的影响,焦炭市场不好,处于那个就是保本经营,或者是维持生产的状态,所以这个旅游的收入就可以来维持焦化的这个生产。”
三佳集团的王建镇告诉记者,去年集团的传统产焦化厂在受到冲击亏损的时候,公司投资的绵山旅游有效的支撑了整个集团渡过难关。
王建镇:“今年上半年的收入按照就是来旅游的人次70万到80万这个情况,我们现在应该已经收入就是1亿2千万到1亿5千万,就是说用这个资金去来把那个集团所有的这个员工的这个工资,包括他的就是这个经营费用来做,就是这个支撑。”
绵山以介子推闻名于世,这座历史名山,层峦叠嶂,风光旖旎,由于地处产煤大县,绵山曾是“除了介子推,只剩煤灰堆”的景象,1998年,当地最大煤炭企业之一的三佳公司,开始从黑色的煤焦产业转型,着手开发绵山绿色旅游,截至目前累计投资额已近20多亿元。
王建镇:“一共是开发出是4个景区,330个景点,在这个十年的时间里头一共是投入20个亿,主要是修复那个文化遗址,配套那个旅游设施,绿化,包括搞一些文化活动,就是在十年的时间里头,一共投入了20个亿。”
王建镇告诉记者,十年前的绵山文物根本无法与现在相比,由于修护资金短缺,年久失修几乎消失,建筑的破旧就显得有些不堪入目,随地可见的土坯砖、断成两截的柱子、塌掉半边的建筑,三佳资金的进入有效的保护了绵山丰富的文化遗产。
王建镇:“还需要一个过程,大概我觉得就是差不多就是修复的这个比例吧,就是有90%都修复完了,就剩下一些高山的和沟里头没有修复。”
对于绵山的所在地介休而言,新兴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和就业率的提高,其中仅绵山风景区就解决了4000多人的就业。绵山开发还拉动了运输、商业、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介休市及周边县市的经济建设。
王建镇:“只有不到20万人的一个市区,所以说就是对于这个服务行业这个拉动也是比较大的,按照我们政府的统计,三产的这个投资增加了,增加了就是5个亿,它的税收,就是它增加这个投资,就是投资这个产业增加了5个多亿,所以我觉得就是从事这个服务业的人现在也在1万多人。”
同样靠着煤炭发了家的晋城市的皇城村在十年前,也可是了自己的转型思考,放眼煤炭之外,探寻可持续发展的接替产业。
皇城相府集团副总经理陈金胜:“为什么我们要转型呢?我们没有路可走,好在是这个祖上给我们留下这个遗产,这个文化遗产,这个价值它是一个无形,它是一个无形资产,它可以造福子孙后代可持续地把它这个。”
皇城村的决策者将目光锁定在了自己世代居住的地方----祖辈留下的无形资产——清朝文渊阁大学士、康熙皇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陈廷敬的故居。可在这个当年偏僻、闭塞的山沟沟里搞旅游。
陈金胜:“当时这个皇城相府景区,包括这个城内城外城上城下,城上就是一个,城下就是这个当时老百姓住在里面的猪圈啊、羊圈啊、养的鸡啊,鸭啊,这个乱七八糟,包括厕所都在里边,城上是琳琅满目,让它一个静态的东西变成一个活的东西,变成一个有经济价值的东西,当时我们都不可想象,但是在那种情况下,我们还是走出了这一条路。”
走上了旅游之路的皇城村,如今成立了皇城相府集团,在有效的保护了文物的同时,皇城相府年接待游客达到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亿元。
陈金胜:“去年我们这一块总的整个收入接待人次是65万多,我们整个这个光得到到门票收入是三千多万。”
记者:“三千多万?”
陈金胜:“这个综合收入大概就是1个亿,9千多万。”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一些较早“转战”旅游产业的煤老板的成功,让仍身陷经济困境的煤老板们更加看好旅游产业的市场前景。山西旅游产业在危机中的良好表现,让以煤炭为主的山西资本对山西旅游产业有了新的认识,旅游产业的优越性得到进一步体现。
山西省旅游局局长籍振芳:“山西旅游业,真好给煤焦企业的转型,和民营企业家的转型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所以这个近年来,山西省的煤焦企业投向旅游业的每年都有几十户,总共大概的企业有500余家。”
大量煤焦企业资金的的进入,使得近年来基础薄弱的山西旅游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籍振芳:“我们在2002年之前,刚才告诉你了,全省的旅游业的总收入了102个亿,在全国的排位是第27位,占GDP的总量是3.6%,GDP总量的3.6%,去年2008年我们已经占到11%了,进入到全国第13位了,前进了14位。”
籍振芳告诉记者,这种变化的产生,与蜂拥而至的煤焦行业的转型有着直接的联系,作为地上文物大省,山西旅游资源的开发空间巨大。
籍振芳:“就是产生这样变化的情况,其中与我们社会各界,不是政府投入,不是政府投入,社会各界特别是以煤焦企业为主的,投入了旅游,保守估计,没有精确估计,煤焦企业投向旅游业的专向,已经超过了120多个亿。”
走出煤炭产业,寻找更大空间,已成为山西未来发展必然之路
作为传统能源重化工基地,山西的整体经济结构历来就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体,第二产业比重明显偏大,产业结构失衡。近年来,山西开始着力推进安全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促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走出煤炭产业,寻找更大的空间,已经成为山西未来发展的必然之路。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潘云:“那么像我们一进度山西今年的这个增长是负的8点几,在全国来讲,大概是排到各省这个最后了,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呢?就是山西的这种产业结构导致的。”
潘云告诉记者,多年来山西高度依靠煤、焦、铁、电四大支柱产业,占到山西工业总产值的80%到90%,经济结构单一,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潘云:“互补性太差,所以作为支柱产业,我们一般讲支柱产业单一,就是这个意思,就是实际上我们四个支柱产业要说也不算少,但是他们是一个类型的,所以讲支柱产业单一是这个角度讲,互补性太差,受经济这个影响反映非常敏感。”
与此同时,煤炭工业粗放发展模式的长期延续,已经使山西全省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多年来,全省因粗放采煤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接近5000亿元,这就意味着,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整合势在必行。
山西省旅游局局长籍振芳:“对资源浪费也是严重的,因为回采率,生产率当时也比较低,回采率也比较低吧,所以有些现在还达不到,重新复采的这个水平,所以这些地区即将逐步陷入困境,困境。”
潘云:“最早小煤矿,乡镇那会叫乡镇煤矿,它回采率非常低,只有15%,那么现在这个大型的这种,这个综合型机器监测,一般也能够达到70%、80%回采率,就是可以大大地对这个资源的利用率提高。”
事实上,不少煤焦领域的民营企业家已经在农业、旅游服务业、信息产业甚至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尝到了非煤产业“反危机”逆市而上的甜头。人行太原中心支行的调查显示:山西20%多的企业已转型或正在计划转型。截至2月末,全省被调查能源型企业累计投向其他产业资本达194.67亿元。经济结构的逐渐改善,将对山西经济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潘云:“我们已经看到如果再不调整,光靠这四大支柱产业,我们经济是个,将来还是要会遇到新的危机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大起大落的,这个时候我们这个经济就不能健康的、正常的这个发展,那必须我们在四大支柱产业以外要培育新的支柱产业。”
半小时观察:煤炭大省能否浴火重生?
金融危机到来,煤炭出口急速下滑97.7%,对山西来说,这的确是一场挑战。尤其,今年一季度山西省GDP同比下降8.1%,降幅位居全国第一。当时曾引起不少人发出疑问,“山西怎么了?”。因为,在大家的印象里,金融危机应该对沿海城市影响最大,大多中西部省份一季度的经济数据都领跑全国,山西这个内陆省份怎么会出现如此明显的负增长?如何解释山西这个特例?
但就像节目中所看到的,如果把山西为煤炭经济所付出的环境资源代价计算进来,把山西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计算进来,山西经济最后得到的却不是一个减法,而是一个加法。利用这次金融危机形成的市场倒逼机制,抓住当前煤炭焦炭产业休养生息、谋划转型的难得机遇,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生产力,深入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和产业转型,山西现在所经历的阵痛,所付出的代价,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值得的。
正因为如此,今年以来,在国内经济运行企稳回升,能源需求特别是煤炭需求迅速升温的情况下,煤炭大省山西非但没有动员大大小小的煤矿开足马力,多出煤、快出煤,反而提出了规模更大的瘦身计划。在未来的一年半时间里,山西将主动再削减1600座煤矿,使煤矿数量从十年前的10000座减到1000座,到2015年,煤炭矿井数量控制在800处。山西省也提出,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老产业、培育新产业、壮大支柱产业,推动全省发展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一边是金融危机带来的考验,一边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压力,我们希望走出这道夹缝的山西,带给大家的不仅是煤炭大省,还有文化大省、旅游大省。
责编:刘岩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