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想 摄像:樊金峰)
新中国成立六十纪念日就要来到的时候,大庆油田也将迎来它的五十岁生日。
五十年前的9月26日,位于松嫩平原上的松基3井喷射出黑色的石油,宣告中国最大的陆上油田终于被发现。在中国工业发展史上,大庆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半个世纪过去了,今天的大庆油田还能不能延续往日的辉煌?
五十岁的大庆油田还能否延续往日的辉煌
1959年9月26日,在我国东北松嫩平原上,松辽盆地第三口基准井首次向外喷出了原油!望着滚滚而出的原油,人们欢呼雀跃,因为从此宣告了世界上最大的陆相沉积油田的诞生。这一天,距离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大庆”只有4天时间,这片昔日的荒原地带,也因此有了一个带有喜庆色彩的名字——大庆。
原中国石油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华泽澎:“大庆油田,当时说是抓住了一个大家伙,一个大油田,因为(当时)现有的油田,过去油田没有发现那么多的储量。”
1959年,我国“一五”计划刚刚结束不久,年轻的新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然而作为现代能源的石油工业却处于发展相对落后的状态,石油部是各工业部门中唯一没有完成任务的部门。根据统计,1959年,全国原油消耗量504.9万吨,自产量还不足一半。这一年,中国进口石油花费外汇1.83亿美元,占国家进口用汇总量的6.7%。
华泽澎:“因为油不够,你进口也没那么多外汇,咱也没有那么多钱进,你怎么办?解决公共交通的问题,背一个大煤气包来开大汽车。”
而正当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急需石油的时候,国际形势和对外关系也发生重大变化,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封锁、制裁,妄图用石油卡住我们的脖子。
华泽澎:“所以大庆油田发现了以后,整个扭转了我们石油工业的形势和整个经济建设,改变了我们被动的形势。”
伴随着大庆油田的发现,1960年,一场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石油工业落后面貌的石油大会战拉开了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3万余名退伍军人和全国37个石油厂矿、院校的4万人在萨尔图誓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石油大会战。80岁的华泽澎老人作为当年参加过大庆会战的北京师生代表,回忆起这段经历,仍然记忆犹新。
华泽澎:“那时候没有住的地方,东北又冷,叫地窝子,那时很艰苦,吃的饼子,那时候农业也比较紧张,粮食比较紧张,所以大家都是,憋住一股劲,非要把这个油拿出来。”
20世纪60年代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面对“头上青天一顶,脚下荒原一片”的恶劣环境,“铁人”王进喜跳下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水泥的形象成为那个时代的光辉经典,他的铮铮誓言也如图烙印一般深深镌刻在那一代石油人的心中。
华泽澎:“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正是在钢铁誓言的鼓舞和激励下,大庆石油工人仅用3年多的时间,就取得了会战的伟大胜利,使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
华泽澎:“1964年有一次,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宣布,就是中国贫油,用洋油的时代结束了,结束了,当时也就摘掉了中国贫油国的帽子。”
新中国的成立翻开了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崭新的一页。1955年,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发现了克拉玛依油田,我国石油工业初现曙光。1959年,大庆油田的诞生,让中国石油工业从此走进了历史的新纪元。一组简单的数字,概括了60年来新中国石油工业非同寻常的历程和惊人的速度: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原油年产量仅有12万吨;1978年,原油年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进入世界产油大国行列。而2008年,原油年产量达1.9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1583倍,中国石油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五。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震:“曾经在80年代石油工业的出口创汇占了我们所有的出口创汇的25%,四分之一以上,也可以说80年代,石油工业同样是我们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石油需求量不断上升,1993年起,我国开始重新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且进口数量不断攀升,2004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而石油供给安全更是“瓶颈”中的“瓶颈”。根据统计,10年来,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为9.7%,原油消费量增长速度为5.77%,而原油供应增长速度仅为1.67%。2007年,我国进口石油达到1.968亿吨,这个曾被预测2020年才能达到的进口量,被提前了13年“完成”。一项关于中国未来能源供需的报告显示,到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将达到4.5亿——6.1亿吨,而国内可以供应的量却只有1.8亿——2亿吨。面对这些沉甸甸的数字,人们不禁担忧,未来庞大的石油需求该如何保障?
大庆油田真的进入最后倒计时阶段吗?
五十年前大庆油田的开发,让中国扔掉了贫油国帽子,五十年后,当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0%的时候,人们再次把目光投向大庆。然而,根据国土资源部2008年统计显示,大庆油田的可采储量已经只剩下30%,并且采油难度越来越高。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即使大庆油田能够继续保持年产4000万吨,十年后剩余可采储量也将消耗殆尽。难道大庆油田真的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阶段吗?我们再到大庆去看看。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伍晓林:“现在每一项技术的诞生都能给油田带来新的发展,现在我们三元复合驱的技术能提高(采收率)20个百分点。”
伍晓林,大庆油田驱油剂研制首席专家。他告诉记者,尽管大庆油田的可采储量在减少,但是可采储量是个变动的数字,随着对地下认识程度的深入、开发技术的创新应用、开发手段的不断丰富,大庆油田的采收率还会有更大程度的提高。而他所提到的三元复合驱技术就是大庆油田目前正在推广和应用的三次采油技术。相对于一次采油技术,靠地层自身压力把油“顶”出来;二次采油技术,向地下注水把油“挤”出来,三次采油技术则是靠化学剂把更多的油“洗”出来。
伍晓林:“(二次采油技术)水驱以后,最后含水达到90以上了,90以上相当于什么,取水点只这么一点油了,但是我采用这种(三次采油)技术,我们三元复合驱再注进去,以后含水马下降,含水达到30%左右。”
三元复合驱油技术的诞生被比作为21世纪大庆油田新的“长寿秘方”,然而在研发初期,三元复合驱油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表面活性剂却只能从美国进口。
伍晓林:“就从价格上来讲它是当时是两万多块钱一吨。”
高额的成本曾经让这个先进的技术一度失去了推广的意义。1997年,在当时大庆油田的高层扩大会议上,正当与会人员围绕着表活剂是进口还是国产展开激烈辩论的时候。一个毛头小伙儿勇敢地站出来,“关键技术决不能受制于人,一定要搞‘国字号’的”。这个人就是伍晓林,那一年他刚刚34岁。
伍晓林:“我说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中国人应该也能做到,而且要比它做得更好。”
伍晓林的意见得到油田领导的肯定和支持,他担任了项目负责人。经过三年多的艰苦拼搏,4000多次实验,2100多次修改,终于在2001年5月破解了“密码”,这个国字号表面活性剂用于试验取得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仅一个区块就比进口驱油剂节约1.47亿元。随后,伍晓林又带领团队投入到弱碱化表活剂研究上来,又再一次突破了这一被人称为“禁区”的项目。新型弱碱化表活剂产品的诞生,比二次采油技术提高采收率24%。
伍晓林:“提高一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多采原油4千到5千万吨,相等于我们大庆油田高产稳产一年。”
1963年,大庆油田原油年产量400万吨;1966年,原油产量突破1000万吨;1976年,大步登上了5000万吨台阶,并且连续保持了27年,创造了世界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截至2009年3月22日,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20亿吨,占全国同期陆上油田原油总产量的40%以上。回望油田的勘探开发建设史,其实就是一部生动的科技进步史。陆相生油地质理论及勘探技术的应用,发现了大庆油田,迎来了第一次石油探明储量的增长高峰;岩性油藏勘探理论的发展及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突破,迎来了第二次增长高峰;而“六分四清”技术保证了大庆油田第一个5000万吨10年稳产;聚合物驱油技术的推广应用,则使大庆油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三次采油基地,大庆主力油层采收率突破了50%,比国内外同类油田整整高出15个百分点。
而在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里,记者看见另一个团队早已在为攻克四次采油技术而忙碌。
伍晓林:“已经研究三到五年,所以我们大庆油田技术的研发就是应用一代和研发一代和储备一代,始终是按照这个在规划的。”
对于未来,伍晓林告诉记者,他有个大胆的设想,那就是用生物工程的方法,将地底下剩余30%的原油以天然气的形式开采出来。这听上去虽然有些天方夜谭,但是对于大庆的科技人员来说,他们始终相信这样的价值观,那就是资源有限,科技无限!2007年12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大庆油田领取了我国工业领域的综合性最高奖项---中国工业大奖。这是对大庆勘探开发技术的最高肯定,也是颁给几代石油科技人的最高荣誉,更是给予了对大庆油田未来发展的殷切希望。
大庆油田走出一条以“技术换资源”的新路子
前面的节目里,我注意到一句话,资源有限、科技无限。不过,为了争取有限的资源,不仅需要无限的科技创新力,还需要无限的眼光。当时的铁人王进喜就曾经说过,他有两个心愿,一个是拿下大油田,另一个是把井打到国外去。如今,铁人的第二个心愿,也在石油行业变成了现实。
早在1993年中国石油工业的国际化战略就开始摸索着迈开了脚步,但是直到2005年,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发起了当时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海外收购交易:斥资185亿美元竞购美国同业对手优尼科,或许才是国人第一次广泛关注到中国石油工业的国际化征程。
傅成玉:“在中国历史上,在我们公司历史上,毕竟是一个金额最大的一次。”
在整个竞购过程中,尽管中海油的表现可圈可点,但是由于竞争对手打出了政治牌,这场长达8个月之久的海外竞购,最终还是以中海油的主动退出而告终。
傅成玉:“不管成功失败,这条路是你不能不走的,这件事应该说对我们自己,对将来的中国都有借鉴意义,我们一定要利用世界的这种游戏规则来发展自己。”
的确,尽管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失败了,但他的这一举动却昭示着中国石油企业有实力和国际上的大公司竞争。在这之后,中国石油工业海外出击愈挫愈勇。2007年海外原油作业产量达到8800万吨,天然气作业产量达到80亿立方米,原油、成品油进出口贸易量达到2.1亿吨。2008年以来,我国先后同多个国家签署了油气领域合作协议;俄远东原油管道中国支线今年9月中旬即将完工;中哈原油管道一期已经输油、二期今年内投产;中亚天然气管道将于明年建成投产;中石化成功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成为迄今为止我国海外资产收购最大一笔成功交易。
而在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国际化经营战略中,大庆油田同样不甘落后,走出了一条以“技术换资源”的新路子。目前,大庆油田在钻井、压裂、修井、录井、射孔、试油、采油工程等方面的300多支队伍已经进入了伊朗、苏丹、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印尼等28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4月,英国SOCO公司位于蒙古国塔木察格盆地油气勘探开发项目以4000万美元价格转让给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而大庆油田仅用了半年时间就收回全部投资,现已进入全面盈利期。大庆人凭借什么法宝把别人看似无味的“鸡肋”变成了美味的“佳肴”呢?大庆人的回答是:技术。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震:“我们国内的石油工业经过40多年,50年,40多年的发展50多年的发展,应该说积累了很好的技术,我们这种技术实际上也能够使得我们在国外有相对的竞争力。”
然而“走出去”的道路,除了鲜花和掌声,更有心血与汗水。在大庆1205钻井队,记者就见到了回国轮休的1205队苏丹项目经理李新民,2006年为了把井打到国外,他用扶刹把的手捧起了厚厚的英语书,带领大家苦学英语。终于以铁人搬山识字的精神,闯过了“语言关”。然而到了苏丹,却发现更大的困难在等着他们。
李新民:“我感觉到最大困难就是如何克服这个高温,当时我们去的时候,有好多人在现场工作,得了中暑,一到10点钟以后,空气的气温都在45度左右,当时我们只记得就喝了矿泉水喝完没有尿,都通过汗液蒸发掉,身上都是一个白碱。”
条件虽然艰苦,但大庆人干劲不减、标准不降。仅仅用了17天的时间,他们就高效优质打完了第一口井,让铁人的旗帜飘扬海外。2008年,1205队连续施工了10口水平井,口口全优,赢得了高度赞誉,苏丹能矿部官员、PDOC公司代表专门到井场,为1205钻井队颁发了2008度唯一的一个“钻井杯”和奖状。
“我们能够深深的感受到其实从第一个角度来讲是这些员工身上能够体现出一种大庆油田大庆精神的一种延续。”
从大庆勘探的成功,到中海油竞购优尼科的失败,再到中石化以72亿美元成功收购Addax公司,“找油”基本可以概括新中国石油工业的60年。作为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先行军,2008年,中石油海外原油作业产量突破6220万吨,天然气作业产量超过67亿立方米,再创历史新高。这意味着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仍在加快。截至目前,我国已与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和管道项目合作。西北、西南、东北及海上四大石油战略通道基本就绪,初步形成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等较大规模的海外油气生产基地,基本实现油气供应来源的多元化。
半小时观察:资源有限 科技无限
刚才的这个报道,让我想到,在眼下,令我们长期甩不掉的隐忧,就是在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如何解决日益严峻的能源问题?中国到1993年还是石油净出口国,仅仅十年之后,到2002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就已经上升到25%。而今年,我们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本土石油的短缺、快速增长的进口、高昂的国际油价,就像三只拦路虎横在了中国经济面前。这个时候回顾大庆油田的创业史,不难发现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继承。无论是当年勘探开发,还是后来高产稳产、走向海外,大庆油田都把国家意志和科技力量紧紧结合。它在一次采油、二次采油之后,还在孜孜探求三次四次采油的技术,不是为了把有限的资源吃干榨尽,而是在能源战略中真正担负起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
任何一个强大的经济体,都需要一些强大的企业来担当经济的脊梁。这不仅表现在它们的规模上,更体现在它们的目标和追求上。五十年前大庆油田成为中国工业的脊梁,五十年后它仍然无愧这个角色。
责编:刘岩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