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变局:中美“货币战”(2009.3.30)

2010年02月26日 09:57  节目文稿集 我要评论

  

 

 点击观看本期视频<<<

                                                        

  

  

G20伦敦峰会在即,中国央行行长抛出国际储备货币建议,美国财长回应,多个国家支持。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是否到了十字路口?往左走,还是往右走?世界货币体系的新变局,《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这里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观察》,欢迎各位的收看。今天我们“货币变局”特别节目要关注的是“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几天以前,中国人民银行的行长周小川就明确地提出,应该对当前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同时能够保持币值长期稳定增长的国际储备货币,也就是超主权货币。那他这个观点一提出来,就引发了一系列看起来温和,实际上是非常尖锐的较量。那这是否意味着一场中美之间的货币大战就此会展开?那么未来的国际货币格局在这一次的G20峰会上,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的两位评论员是霍德明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许小年教授,同时也请大家登陆央视网、新浪网、腾讯网、以及搜狐网,发表您的观点,稍候我们会关注您的留言,现在我们先来看一看相关的背景。

在4月2号的二十国集团伦敦峰会之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3月26日在央行官方网站上发布的一篇文章,引发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周小川在文章中提议,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建立一个“超主权的世界储备货币单位”。

3月27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英国《泰晤士报》发表文章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按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低来要求各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贡献大小,而不应依照外汇储备规模。他指出,仅仅依据外汇储备规模来设定各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这么做不现实,也不公平。他还表示,如果基于配额的贡献无法满足迫切需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以发行债券,中国将是这些债券的买家之一。

中国官员的这些建议,立即得到了其他金砖四国成员俄罗斯、巴西、印度的响应。巴西总统卢拉近日公开宣称,中国提出的国际储备货币建议“有效而且恰当”,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都会同意这一观点。深受石油美元“迫害”的俄罗斯,也已加入到这场日益升温的辩论之中,俄罗斯总统府网站也发布了其将在G20伦敦峰会上提出了一份提案,其中就包括引入特别提款权作为一种“超国家储备货币”。

无论是周行长的建议,还是其他各国的表态,世界多个国家在终结美元霸主的问题上,似乎高度地进行了统一。但对于各国的态度,美国是明确表示了反对。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表示,美元仍然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很可能继续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

盖特纳(美国财政部长):我认为美元仍然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将保持这一地位,为此我们将采取措施,确保人们对我们金融市场和长期经济能力的持久信心。

如果想要彻底给美元戴上紧箍咒,或者说真正实现“超主权储备货币”的目标,业内专家指出,前提是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现行框架,美国目前拥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7%的份额,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重大事项必须要85%的份额通过。因此,对制度进行改革,是未来世界货币体系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