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视频
五城市外贸,人民币结算试水,是市场紧迫所致,还是贸易的客观需求?外贸企业又将如何受益?《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这里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观察》,今天我们要关注的是人民币的最新动态。国务院常务会议刚刚通过一个决定,将在上海等五个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究竟意味着什么?会给我国的外贸和相关的企业带来哪些影响和变化?人民币的国际化下一步该怎么走?今天我们的两位嘉宾,一位是何帆,另外一位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的副部长隆国强先生。同时也欢迎大家登陆央视网、腾讯搜搜网,以及搜狐网发表您的意见,稍候我们会关注到您的留言。
首先我们还是来看一看人民币的最新的一些新闻。
解说:五城市打头阵,人民币贸易结算启航,跨境人民币结算五城试点,可有效降低外贸企业成本,在今天多个媒体的显著位置上,这样的标题比比皆是,业内期盼已久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开闸。
昨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四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会议要求,有关部门要尽快发布有关管理办法,统一规范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活动,稳步推进试点工作。香港特区政府今天对此发表声明,对国务院宣布在内地五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决定表示欢迎,并表示,香港方面已做好配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的技术准备。
目前,上海也上报了18家企业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并透露人民币用于国际贸易结算的试点对象,包括东盟国家,我国港澳台地区和俄罗斯。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指的是进出口企业,今后可以用人民币直接进行交易,按照中国目前的贸易结算机制,境内企业和境外企业发生贸易时只能采用外币结算,这就意味着企业在贸易过程中,要承担一定的汇率风险,试点推行,人民币今后将逐渐变成中国和外国之间的通货。
人民币试跑“国际赛道”
主持人:我注意到今天很多人都在谈论这个新闻,很多老百姓觉得这个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它是一个大事,那其中的原由不是人人都很清楚,很明白的,想请问两位评论员,那么这个人民币的变化,究竟是谁从中受益?或者是说怎么个受益法?
隆国强:人民币跨境贸易的直接结算,这是以前我们的外贸公司,不管做出口,还是做进口,是用外币来计价,用外币来结算,那么现在就可以用人民币。所以说谁受益呢?第一个受益者,毫无疑问是我们的外贸企业。外贸企业它第一个它可以规避汇率风险。因为不管比如说我出口,以前我用美元计价,我出口了,等我把钱收回来的时候,人民币升值了,这样我换成的人民币,就比我谈合同的时候,总的金额就降低了,实际上它就遭受了所谓的汇率风险。那么当然反过来说,如果人民币贬值了,出口企业它就受益了,但是它面临这个不确定性。现在呢,在全球金融动荡的时候,各种货币的比价处在一个波动比较剧烈的时候,所以在这个时候出台这么一个新的政策,用人民币直接来计价的话,就让我们不管是做进口还是做出口的,外贸公司它规避了汇率风险。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说原来我出口的时候,我要收回了美元,然后把美元可能要结汇给银行,等我再进口的时候呢,我又到银行去买,那么这个在银行外汇的买入价和卖出价是有差价的,这样的话,我们企业原来它就有汇兑的损失,现在有了这个用人民币结算,它又避免了这一块。所以第一个受益的,最直接的受益者是我们的外贸公司,第二个受益者,我觉得是开办这种业务的相关的金融机构。
何帆:我再补充一点,因为我们过去的时候,企业大部分都是用美元来结算,其实我们这个跟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呢,在我们的外贸里头,大概也就占三分之一左右,可是你看中国的这个对外贸易里头可能有80%,90%的贸易都是用美元来计价,这个就明显就对中国来说,很多企业它就遇到这个汇率风险,很多企业原来的时候呢,它是到银行里边去,比如说通过一些金融避险的工具来回避这个风险,但是这个就给它们带来一些额外的成本。
主持人:对。
何帆:可能有2%-3%。比如说我可以通过一些外汇的远期交易来锁定我未来的风险。但这个2%,3%看起来它比例比较小,可是不要忘了现在出口企业竞争都非常地激烈,它的利润本来就已经像剃刀那么薄了。
主持人:对。
何帆:你现在再给它增加2%到3%这些额外的成本,对它们来说呢,可能就真的是一个生死线了。那么另外呢,其实我们过去的时候,事实上已经有很多在境外流通的人民币。我看到的一份报告说,是2005年的时候,我们在境外流通的人民币大概已经有300亿元,到现在肯定不止这个数了,那么这么多的在境外流通的人民币,过去的时候,它不是通过正规的途径,所以这些钱到底是怎么出去的,出去了多少,我们很难去监测。那么现在随着这些正规的我们出现了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试点,因为这时候呢,它就更容易把境外流通的人民币放到他的监测的体系里头,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们人民币活动的半径就比原来要大很多。
主持人:好,现在有很多朋友,给我们上传了一些他们的想法和建议,我们来看一下。
“烤地瓜”他说,“前几天有一个沙特的客户还跟我在谈论这个问题,他说他们非常愿意在沙特付给中国人人民币。关键是我们国家在他们国家设立银行才可以,让他们可以兑到人民币。其实中东的商人他们要进行国际交易,他们说要兑换成美元,这个时候如果人民币的兑换率,对他们而言更划算的话,他们是非常愿意用人民币来付款的。”他这个可能是一个经常跟中东做生意的一位朋友。
另外一个朋友,他的名字是“1千元全球炒汇”,有意思的名字,他说“人民币贸易结算是什么意思?这样人民币是不是越来越值钱了?那美元是不是会贬值,我是不是应该把手上的美元都换成人民币啊?”
我在想这个问题,可能是我们很多观众朋友在思考的这样一个问题,面对这样的一个人民币的一个新的变化,我们请两位评论员来解答一下。
何帆:确实有很多朋友都问过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也不太好回答,因为它涉及到对未来汇率风险你得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我们又不是预言家,我们没有水晶球。但我觉得,我可以举一个个人的例子,不知道会不会对刚刚这位朋友有所借鉴。2007年的时候我到美国去开会,去美国之前的时候,我知道可能到美国之后,我会用到美元,所以我用人民币大概换了200,300美元。那么到美国之后,开完会,因为我给人家做课题,所以人家给我付了5000美元的课题费,回来之后呢,我就把5000美元换成了人民币。因为对我个人来说呢。
主持人:你为什么有这样的先见之明?
何帆:因为对我个人来说,我没有储藏美元的习惯,如果我们从长期来考虑的话,我还是看好人民币的。
主持人:有些时候在生活当中呢,我们对于经济生活的观察,很容易把一个,这个事情跟我们的生活做一些勾连,这个也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那刚才两位评论员都说到了,这个人民币的这个变化,直接受益的应该是出口外贸企业,这是它们是第一位的。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一些出口外贸企业,以及一些外贸城市,它们现在目前的生存状况,一起来了解。
解说:这是一张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表,从2007年1月到2008年12月,1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从1:7.79左右,一路升值到1:6.85左右,人民币升值比例超过12%。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这样的消息普通民众可能没有太大的感触,但是对国内的出口企业来说,打击则是巨大的。随着金融危机爆发,境外订单急剧减少。广东、深圳等地的中小企业可谓是雪上加霜。
刘岩(广东皮具出口商):从08年的下半年开始, 基本上我们的订单量都会减少一半以上,甚至有一些更差,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到了09年的时候,由于汇率的问题,客人的这部分订单已经不再接收了,已经不要了,而我们的原材料各方面都已经准备好了,所以这个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也很大。
解说:去年11月,广东省进出口总额完成533.5亿美元,下降了12.2%。这是广东外贸首次出现当月负增长的状况。今年1至2月,广州市进出口贸易总值同比下降23.56%。3月中旬,上海海关透露,上海外贸进出口已经连续第四个月出现下滑,降幅达30.6%,而在全国,2月份全国进出口顺差,缩减至48.5亿美元,环比下降87.6%。全国外贸数据已连续4个月负增长。
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结算货币是美元和欧元,然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两种货币的汇率都经历下跌的剧烈波动,人民币一快跑,企业就发烧,这是不少中小企业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的形象比喻,怎样避免这样的损失,考量着企业,更考量着政府。
主持人:我注意这次试点的五个城市,是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以及东莞,那么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了,我们也知道,很多沿海的外贸出口企业,受到的冲击是比较大的。那这一次试点确定在这五个城市,是不是说这五个城市的这个形势已经严峻到了一个国家必须要出台一些政策来拯救,到了这种地步了?
隆国强:其实这个政策本身,它不是用来拯救这5个城市,它也拯救不了。刚才的短片里你也看到了,就是现在我们整个中国,包括这5个城市,出口的下滑,主要原因是由于外需急剧的萎缩,所以不管你用什么货币来结算,实际上对你能否拿到订单,应该说是没有什么直接的意义的。但是为什么会选这5个城市?我觉得应该说中央政府还是有所考虑的。首先这5个城市都是我们中国出口最集中的两个区域,就是长三角和珠三角。
主持人:对。
隆国强:那么人民币,从中国的政府来说,我们允许用人民币来做贸易结算,但是并不意味着你们的贸易伙伴就会接受用人民币,所以你必须有相当多的企业,相当多的外贸的单子,可能里面会有一定概率,就是说你有一些外贸,你的境外的贸易伙伴愿意接受,所以他一定会选在贸易量比较多的地方来试,否则的话你就没有……
主持人:达不到这个试点的意义了。
隆国强:对,没有单子嘛。
何帆:我觉得这个政策可能它同时在兼顾短期和长期的目标,从短期来看,你比如说我们看到这里头确实有一些城市,它现在贸易出口是比较困难的,像东莞这可能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的。
主持人:对。
何帆:当然了隆先生刚刚也说了,就是它现在通过人民币贸易可结算,它并不是为了治本,它只是一个治标,就是因为最多如果说这是一副药的话,最多它是为了清咽利喉,因为它能够增加贸易的便利性,能够让你做生意的时候更省钱,更省事,但是这个也正好符合中医的用药之道,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这个治本的办法要慢慢去做,那么另外一个可能政策的用意,就是为了推进金融体系的开放。为什么放在上海呢?我们看到上海可能在几个潜在的候选人里头,上海是非常积极的。那么这个就是上海要建立国际金融中心,而现在人民币贸易结算,它只是第一步,因为它后面想要的东西还会非常地多。
主持人:对。
何帆:而且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可能境外有一些居民,他手里持有人民币,是不是在适当的情况之下,也可以允许他们来投资中国的一些金融工具呢,所以这个可能在以后的布局里面,一点一点的我们就会看到这些措施都会被实施。所以我觉得总体来说这个政策应该说它的重点还是重在金融,但是它兼济贸易。
主持人:刚才我们都是从一个国内经济的角度来看人民币最新的变化的,稍候我们将从一个世界经济的角度以及国际货币体系的角度,来了解一下人民币的最新的变化。
主持人:好,继续我们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评论,现在我们看到很多观众朋友给我们上传了一些他们的观点,我们来了解一下。
有一位朋友他说“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对现阶段的国际金融市场,应该是意义深远的,在动荡的货币体系中,人民币始终能保持坚挺,让中国的外贸企业有了很多信心,也让和中国做贸易的商人相对安心,这样可以更加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市场的地位,树立更强的自信心,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绝对有好的影响。”
再来看另外一位朋友,名字很有意思,叫“隔壁老王”,他说“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避免汇率风险的根本措施,是振兴中国经济的重大战略举措,其意义无法估量。”他们都是从一个比较宏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的。
还有朋友给我们发来了漫画,我们来看一下这一幅,两位评论员。
何帆:在考试。
主持人:考试。
何帆:我觉得从这个考试来看的话呢,美国可能得留级呢,但中国呢,考得会比较好,也可能能跳一级。
主持人:我觉得它的作者也是比较准确地理解了人民币的,他把人民币的这个级别是放在初中,初中的一个考试。
何帆:对。
主持人:而且旁边还有一句话是“加把劲”,还要继续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那关于这个人民币的最新变化,国内外的很多主流媒体也是相当地关注。我们梳理了一下,一起来看一下。
解说:“人民币要成硬通货了”,这样的消息令今天多家国内国际媒体,对此展开了评论。
香港《文汇报》今天用“一石三鸟”来形容此次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试行。报社的社评认为,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一是有助减少企业成本,减缓中国外贸下滑的压力;二是有助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三是迈出了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步,从周边化到区域化,再到国际化,人民币成为世界性货币的路线图已清晰可见。
上海《第一财经日报》将此次试点推行称为“人民币启航‘提升国际地位’之旅”。文章分析说,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在试行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时,步子稳妥些,条件苛刻些,是必要的,但应避免矫枉过正。
人民币迈向国际化的征程,尽管还很漫长,但是当前的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战略问题。
《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认为,人民币转变为国际货币的过程已经启动。虽然不能一夜成事,但人民币改革将会较预期更快。
英国广播公司则评价试点的推行,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人民币结算对于企业的最大好处,是减少了汇率变化带来的定价成本,可以在贸易谈判中一次性锁定价格,从而帮助企业分散汇率风险,减轻企业压力。经济学家蒙代尔在日前也对人民币的新政策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人民币已成全球最重要货币之一,即使没有实行自由兑换,2010年也应该加入特别提款权一揽子货币协议,东盟货币今后可挂靠人民币。他还认为人民币今后,可占到特别提款权组合的10%份额。
人民币的话题,任何新变化始终都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起步阶段的人民币国际化道路,能否一帆风顺?人民币国际化道路有多少难题需要破解?迈来第一步的同时,未来的话题更吸引着人民的目光。
主持人:刚才我们主要关注的是人民币的跨境结算对于国内经济的一些影响,那么从这个世界经济,或者说从国际货币体系这个角度,国际的角度来看人民币的这一变化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何帆:我觉得人民币国际化现在我们已经看出来,迈出了第一步,但是人民币的国际化,它不能走“急行军”,它应该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而且这种稳健一向是我们人民银行的风格。我们现在看到之所以一开始的时候,选择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跨境贸易先用人民币结算,其实也是有它的考虑的。因为第一个来说,这个规模比较小,现在尽管在境外流通的人民币比较大,但是它占我们整个货币流通的比例可能也就不到1%,所以是可以控制的。那么另外一个来说,这些境外流通基本上都是在我们周边国家,在周边国家,人民币是相当受欢迎的,比如说有很多国家,像越南,它本来的经济就比较困难,所以越南的居民他非常欢迎人民币,因为持有人民币等于给他增加了一个回避风险的一个机会,所以我们等于我们推出来呢,也是一个顺市场之势而为。还有一个就是这些国家,就我们的金融机构,如果跟欧美的金融机构竞争,可能还不行,因为我们是初中生,人家已经是博士生了,对吧。但是如果我们在周边地区的时候,我们的金融机构还是比较有竞争力的。所以等于现在是人民币国际化先有一个练兵,练兵之后,慢慢才能够把这个经验积累起来。我们经常说,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在人民币国际化这个问题上不是这样的,而是小的成功,是成功之母。就是我们积累了经验之后,慢慢才能够做得更好。比如说我们和周边的一些国家,有货币互换。那这个就有可能能解决这个问题,你比如说我们和韩国之间有一个货币互换,那韩国的进出口企业就有可能和韩国的中央银行之间,来先兑换,兑换完了之后,韩国的央行再去找中国人民银行,因为他们之间有一个货币互换协议嘛,这样就能够解决,提供一个渠道,让境外的人民币也可以有序地再回流。
主持人:也就是说,这第一步的这个起步是有一定基础的。
何帆:所以我们已经能够看到沿着这条路,如果说人民币取代美元,变成一个霸权货币,我觉得还非常遥远,但是人民币在区域内,成为一个主导的货币应该说是一个水到渠成。
主持人:隆部长你认为呢?
隆国强:其实你要看呢,就是说这次人民币的贸易结算,它本身并没有突破说,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不可兑换,它其实仅仅是在落实我们96年说的,在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我刚才讲了,经常项目可兑换宣布了以后,它只是不完整的,现在就是我可以作为聚焦更大的范围内,但是它还是在经常项目里,即便是在经常项目下,用人民币计价来算,来做这件事,其实有很多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为什么要试点呢,试点就是说它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可能有些问题我们在眼前,能够考虑到,比如说刚才何帆讲的,人民币怎么流出去,人民币出去以后怎么回来,或者说这些结算的银行,他特别是境外的银行,他来给你开信用证,开人民币的信用证,他没有人民币,他怎么能开人民币的信用证?那么你中国的银行可能要到境外去建分支机构,或者跟境外去建立这种代理行的关系等等,有很多问题,可能是在这个阶段,我们能预期到的,还有很多问题,是我们现在可能根本想不到,想不到,所以要去试点。试的过程中,不断地去发现问题,然后想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我们让企业和银行,都愿意用人民币来做这种贸易结算,这条路本身就很长。那么从这条路,再走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可兑换,最后变成国际货币,那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主持人:关于这个人民币的国际化呢,当然我们已经谈到了这个问题,我们现在来看一看,还有什么样的风险或者要注意的,我们听一听特约评论员他们的观点。
夏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我认为应该进一步加快基础性的工作,选择好有关的代理行,扩大这样的试点城市。比如说海峡两岸的厦门市,比如说广西、云南这些边境城市,这样可以把我们这步棋走得更好。随着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而来的,有可能就是贸易融资规模的问题,以及我们中国金融机构,如何走出去的问题,包括进一步人民币在离岸市场的问题等。
李扬(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来说,我们要防范风险。首先的风险是国家风险,就是对国家要比较稳定,讲信用等等,如果这一点不能得到保证的话,那么你这个汇路是不通的,并且在这个汇路上,运行的这些资金的安全是得不到保障的。然后的风险就是一个比较经济上的风险,这么多的资金,通过这条汇路在运转,汇路中的任何一个节点出了问题的话,就会危及整个系统的运行。第三个是技术层面的风险,涉及到跨国,这就有些技术标准的统一,诸如此类的问题。
主持人:我也注意到,刚才我们的观众给我们上传的那一幅漫画,美元是在考博士,欧元是在高考,考大学,人民币是参加初中的一个考试,说明我们其实在自身的金融体制上,还有很多路要走,那么人民币要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我们必须要面对哪些?我们必须要去做的哪些工作?
隆国强:我觉得有几个环节,第一,人民币的利率要市场化。
主持人:利率市场化。
隆国强:对,第二个,汇率要市场化。
主持人:汇率市场化。
隆国强:完全由市场决定,让人民币的汇率走到一个市场决定的均衡汇率。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敢在资本项目下放开,就是说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
主持人:这是一个前提。
隆国强:对,前两个是前提。只有前面有两个前提了,才有资本项目的可兑换。那么在资本项目可兑换,并不意味着你就是一个国际货币,还取决于别人接受不接受你,就是说别人从,在经常项目上把你作为一个计价的手段,作为贸易货币,在资本项目下,把你作为一个投资的手段,投资货币,那么还有很多国家的政府可能把你作为一个财富储备的手段,这个是取决于你货币给别人的这种信心有多强,当普遍的被企业,被金融机构,被别人的,他国政府所接受的时候,我们说人民币才能成为一个所谓的国际货币,所以你会发现这有很多个,每一个台阶的跨越,其实都是相当困难的。
主持人:也就是最后还要接受这个市场的考验,要市场的认可。
何帆:这里头有一点我特别担心就是金融监管,因为原来的时候其实我们门是没有打开的,原来我们基本上有一个非常严厉的资本管制。
主持人:对。
何帆:但尽管我们过去的时候,资本管制管得很严,但是我们看到,其实一会儿热钱进来了。
主持人:对。
何帆:一会儿资本外逃了,就说明它还是有漏洞的,那你现在我们已经把门至少是打开半扇,这个时候,以后这种资本的流动会更加频繁,更加剧烈,那这个时候呢,我们就可能必须得要进一步去关注这些问题,就是我们现在看到,就是从监管部门来说呢,金融的监管现在要考量是它的硬工夫,但是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呢,商业银行也不能说,哦,现在人民币可以国际化了,我的业务就会更多,不,它其实是要看你能不能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责编:刘岩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