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不适 怎样的心病?(2009.5.21)

2010年02月26日 10:02  节目文稿集 我要评论

  

 

[点击观看本期节目视频]

吉林市近千人不良反应,员工怀疑工厂排放有毒气体,医疗专家定性为心因性疾病,调查结果公布,引发争议,事件到底暴露出谁的心病?《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这里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观察》,欢迎各位的收看。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要来关注的是发生在吉林市的一起千人疑似中毒的事件。上个月的23号开始,吉林省吉林化纤集团有上千名工人在十多天的时间当中,先后出现了头晕、恶心等一系列不良的反应,工人们怀疑,这和集团隔壁的一家化工厂排放的有毒气体有关。但是随后卫生部派出的专家组却给出了这样的意见:这一次事件可以排除化学物质毒性所致,主要是和心因性的因素有关。上千名的工人,他们到底是有毒气体的受害者呢,还是心理疾病的患者呢?在纷纷扰扰的争吵、反反复复的这些调查的背后,究竟什么才是事件的真相?今天我们将就此事展开评论。我们的两位评论员是向松祚和张鸿,我们也欢迎电视机前的各位登陆央视网、腾讯搜搜网和搜狐网来发表您的观点,稍候我们会来关注各位的留言。马上我们来关注一下相关的新闻背景。

近千人蹊跷患病,消息封锁20天,吉林千名中毒者心病迷局,连日来,社会多家媒体有关吉林化纤厂职工,因为接触不明气体住院的报道,让事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4月23日,吉林化纤厂开始有人出现不良反应,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无力,甚至有人倒地抽搐,类似医学上一氧化碳中毒的病状。

裴奔(中央电视台记者):4月23号的时候,吉林化纤集团的职工,在厂区里就闻到一股刺鼻的刺激性的气味,到了下午的时候,这种气味越来越重,而且有人出现了头晕、头痛、恶心的这种症状,到了第二天以后,这种气味更加浓重了,而且就是有这种症状的人越来越多。

从4月24日收治第一名患者之后,吉林市各医院就已经接诊有反应人员约千人次,事发当天,吉林化纤厂向市环保局举报,怀疑是西侧的康奈尔化工厂在排毒,吉林环保局称,23日当晚,即派出监测人员对康奈尔周边进行了检测,未检出异常。随着有中毒反应的人数越来越多,化纤厂员工开始向媒体当地政府反应,但始终未能得到明确信息,之后职工不停在网上发帖,还建立了专门的博客,对此事进行传播。

5月1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先报道了此事,仅5月12日当天,就诊人数就达700多人,当天下午吉林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吉林市卫生局通报称,至13日9时,累计入院治疗的人数是161人,其中已出院11人,吉林市安监局认为,此次现象不是泄漏所致,不属于安全生产事故,属于生产排放出现的环境影响问题。

通报称,4月30日,吉林市政府领导已经主持召开过专题会议,整改方案是将康奈尔的排放烟囱高度,从22米增高至45米,同时也要求康奈尔化工停产整顿。

5月14日下午,卫生部疾控中心专家,与当地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公布结论,排除了化学中毒,认为事件原因是心因性反应,属于精神和心理疾病的范畴。然而一些住院患者却认为,不能接受这个结论,在网络上,公众也开始质疑,心因性反应的结论。

主持人:最初看到这个事件的报道的时候,确实非常地震惊,其实整个事件的核心,我想就聚焦在到底这些人是中毒了,还是他们本身有病?这也是我们在整个事件关注下来,会看到方方面面最聚焦的一个地方。

张鸿:对。

主持人:两位怎么来看相关的卫生部门和安监部门先后给出的各种各样的解释?

张鸿:这个事件主要涉及三个部门,一个是环保部门。

主持人:对。

张鸿:一个是安全生产监督部门,还有一个就是卫生部门,这各方部门,各方都有自己的结论,环保部门说我们接到报告以后就一直在检测,没有检测出什么异常,空气中没有异常。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