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观看本期节目视频】
到海外去抄底,到海外去抄底,金融风暴冲击后的沙滩,留下的是馅饼,还是陷阱?海外淘金,淘到的是黄沙,还是黄金?全球顶尖学者,齐集汇聚《今日观察》,群雄激辨,论战海外抄底。《今日观察》重磅推出。
美国通用兜售,中国企业买马,海外抄底,民企是否迎来出手的好时机?《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这里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观察》的特别节目——论战海外抄底,欢迎各位的收看。
今天我们要来探讨的是民营企业最新的海外并购行动,这段时间中国经济界最轰动的一件海外抄底事件,可能就是四川的民营企业——腾中重工,收购美国悍马汽车。不仅中国人在议论,整个世界都在关注着这次中国企业在海外抄底的行动。民营企业在这个时节的海外收购,他们的勇气和底气何在?现在进行海外抄底是不是民营企业海外异军突起的一个好时机呢?
今天我们的两位评论员是向松祚,以及我们的特约评论员龙永图先生。欢迎二位来到节目当中,我们也欢迎电视机前的各位登陆央视网、新浪网、搜狐网以及腾讯网来发表您的观点,稍候我们会来关注各位的网络留言。
节目一开始,马上关注一下相关的新闻背景。
当下最有名的中国企业会是谁呢?美国人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它是中国四川的腾中重工。
6月2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四川的腾中重工发布联合声明,腾中重工将享有使用悍马品牌的权利,并获得其关键高级管理层及营运队伍,此项协议将于今年第三季度末完成交割。目前正在等待我国监管机构的批准。
四川腾中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2005年1月,是一家在四川省成都市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通过一系列成功的兼并收购,迅速扩张,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涉足特种车辆、道桥构建、建设机械、新能源、石化设备产业的重工企业。但是即使在四川,也很少有人听说过这样一家企业,它收购悍马的故事,更是被很多人视为天方夜谭。
周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四川记者站高级记者):它的知名度太小,问成都的很多人都不知道腾中重工这么一个企业的名字。之前几乎就没有名气,包括它在机械行业中间,也基本上排不上号。
腾中重工新闻发言人赵彤表示,说我们纯粹为了炒作,这不准确,我们也经过了好几个月的努力,对于收购悍马这样的事情,不会就这样随随便便地进行。
海外抄底——民企寻梦?
主持人:其实很多人对于腾中重工收购悍马都是有着担心,或者是质疑的,大家都会问,他们到底是在抄底,还是在捡破烂?毕竟买马容易,养马难。我们想听听两位评论员的观点。龙先生,你觉得在这样的一桩并购生意当中,我们是占到便宜了吗?
龙永图:除非我是商业奇才,我才能回答你这个问题,我想李嘉诚先生,或者是巴菲特先生都很难给你这个回答。
主持人:很难在这一刻。
龙永图:其实这个“抄底”这个字,实际上是用得不是很好的,捡破烂我觉得更是对我们中国国有企业也好,民营企业也好,到国外去的一种否认,我觉得我们民营企业也好,国有企业也好,到国外去进行一些并购活动,我认为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商业行动,而且我对他们这种商业行动,我本人来讲是给以尊重的。因为他们起码是用一种国际化的一种视野,和一种走向国际的这样一种决心来做这个事情,这个事情能不能做成那是另外一回事情,但是他们能够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能够作为中国的企业,能够勇敢地面对国际市场,表现了他们一种走向国际的这样一种底气,我觉得,这也表现了我们中国经过了30年的改革开放,确实是我们应该在国际赛场上试一试伸手的时候了,就像我们在国内打了几十年足球,几十年篮球,我们现在应该到奥运会上去试一试,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厚非的,不要说是人家,即便是我们的运动员,参加国家赛事,拿了最后一名,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值得可以大家冷嘲热讽,或者是大骂一场的这种怨气。
主持人:就是如果你不和这个国际的高手过招,你可能永远都远离于这个国际的规则。
龙永图:对。
主持人:松祚有没有不同的观点?
向松祚:从这个腾中收购悍马这个案子本身,从综合各方面的材料来看,我个人认为倒不是,不见得是一个很合适的收购,这里边主要有三个原因,一个原因就是说收购本身悍马这个品牌本身,它是一个高能耗的品牌,实际上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本身,也是早就想把它甩掉的一个,因为它是一个高油耗的,特别耗能的这么一个汽车的品牌。
主持人:和现在发展潮流完全是相悖的。
向松祚:这个跟世界的产业的发展朝流是相背离的。
龙永图:但是一个高能耗的一个品牌,也可能变成一个低能耗的品牌,他们这一次实际上已经讲了,他们要准备进行一些技术改造,所以我就觉得关键就是在悍马的品牌本身,而不在,而不是说悍马这个品牌本身就和高能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或者注定就要永远地联系在一起。
主持人:它是可以改变的。
龙永图:它是可以改变的。所以这一点我们还要从发展的辩证的这样一种方向来看,所以我认为大方向是正确的,是往着好的品牌去做的。我觉得悍马这个品牌,它不是命中注定就一定是一个耗油的品牌,我觉得这个品牌是完全可以把它的形象改变过来的。
主持人:但我理解刚才松祚之所以提到这一点,是因为大家一直觉得,它过往的这个形象就是高油耗。
向松祚:没错。
主持人:所以这一次我们海外并购的过程当中,大家会觉得好像我们占不到便宜了。
向松祚:它现实中,它现实中确实是一个高油耗的。第二个我刚才讲……
龙永图:但是,但是美国所有汽车基本上都是高油耗的。
向松祚:对。第二,我刚才讲是从现在披露的材料,因为现在披露的材料就说,通用卖给腾中的,是已经把核心技术剥离掉的这个生产的设备,腾中这个公司本身我们知道它不是在汽车行业里面做的。
主持人:对。
向松祚:但是这个收购里边,从披露的材料来看,它有一个梦想,或者说他收购的一个主要的目标,是希望改造这个悍马,就刚才龙先生讲的,要把这个耗油的,高耗能的悍马改成一个绿色的悍马和节能的悍马。那么是不是有这个能力来改造,这个是现在大家普遍关注的,也是我们所需要关注的问题。
龙永图: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呢,我们对于它整个这个交易的这个细节,我们现在都不清楚,都是一些报端上的一些……
主持人:对。
龙永图:不是很完整的一些信息。
主持人:对,就是一个大概的描述。
龙永图:就像我们两个都同意的,我们两个都不是商业奇才。
向松祚:对。
龙永图:还有李嘉诚、巴菲特他不可能做出一个判断。所以我现在对于这个网上对于一些交易的炒作,我觉得我本人担忧的就是他们过于轻率地做出一些结论。然后的话,对于这个交易的双方,我觉得至少是一个不尊重。我非常同情像悍马这样一个交易的双方,他们处在这样一种舆论环境上,是很难把这笔交易做好的。我希望我们的公众舆论,我们的网民能够给我们的政府,因为我们政府,有时候监管部门,政府部门要批准,能够给我们这个交易的双方,能够一个平和的宽松的环境,让他们按照商业的利益的原则,按照政府的行政法规,来做出判断,这样子的话,我觉得才有利于我们中国对外的对内的一些并购案件。这一点的话我觉得很值得提醒我们的公众。
主持人:我想在这一次的腾中收购悍马的过程当中,也曾经有人用到“蛇吞象”这样的字眼,来描述这次的海外并购,那么我们特别想听一听这个并购的主角之一,四川的腾中重工,他们对这件事情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我们特别采访到了,腾中重工的总经理杨毅,马上我们来看看他的观点。
通用汽车手中的油老虎宣布快找到买家了,中国的民营企业——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准备接下这笔交易,买什么不好,为何腾中重工要接下这个油老虎呢?腾中重工总经理杨毅有话要说。
杨毅(四川腾中重工总经理):悍马毕竟不是一个玩具,它是一个高性能的越野车,我可以告诉你一个数据,H4概念车,事实上在北美车展上已经推出。它的目标燃油消耗是每加仑26英里,换算过来是9.05升百公里油耗。
把悍马改成一台以节能著称的越野车,这的确是一个很大胆的想法。目前悍马H2百公里油耗平均23升,在市区可能会达到30升。全世界都知道,开悍马车,等同浪费能源。
抛开悍马汽车本身,中国企业以小博大的故事,已经很让人着迷了,实际上悍马公司在过去的几个月内,先后接洽了十多个买家,腾中重工也是早已在半年以前就着手操作抄底悍马一事。
悍马公司CEO詹姆斯•泰勒说,因为腾中重工非常维护悍马这个品牌,所以我们选择他们。
无论是操作,还是真的动手抄底,腾中重工并购悍马,始终会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抄底的一个经典案例。
杨毅(四川腾中重工总经理):我们并不打算具体地去管理悍马,并购后的悍马的运营业务,对,日常业务的经营,都是由悍马现有的团队继续经营。
主持人:其实从刚才杨毅总经理的表态来看,这次腾中重工收购悍马他们是有着充分的准备,当然也有着一个必胜的信心,但是我想站在两位评论员的立场上,是不是还可以告诉他们,有哪些他们还需要考虑得更加地充分一些?
龙永图:从这一次收购来看的话,这个基本上是一个投资性的收购,而且杨毅总经理已经说了,他们要把所有的经营委托给美国现有的经营团队。今天我在报纸上也看到了,这是一个投资者的一个行为,所以我觉得这一条的话,让我们开始比较放心一点。因为这个腾中重工的话,它并不熟悉汽车的经营管理,更不熟悉美国当土的、当地的这个文化。
主持人:本土文化。
龙永图:而且的话,我就觉得他们把整个经营管理交给当地的团队,我认为给他们以充分的授权,我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实际上,这个全球的很多重大的投资者,他实际上也是这样做的,巴菲特这个参股比亚迪,他实际上也不参与比亚迪的日常经营管理,他是认为比亚迪这样的一个汽车,是有前途的一个汽车,所以他进行了一个投资。那么我们这一次收购也是认为悍马,他们认为还是有前途的。我觉得如果悍马能够逐步地走向一个比较低耗能的这样一个汽车,而且保持它这样一个品牌,而且它的品牌形象在美国是非常好的。所以我就觉得在我们中国来讲,我们也非常需要这样的品牌,我对于收购国外品牌,我一直是比较赞同的,我五年以前就说过,我们中国造那么好的衬衫,就是因为亏在没有品牌,我们做那么好的鞋子,就是亏在我们没有品牌,我们搞了那么多年的汽车工业,亏就在我们没有品牌。所以我这一次对于这个他们出手,首先就指向品牌,我是认为这个方向是非常好的一个方向,我觉得这一点的话,使得它这一次能够在美国这一次收购能够成功,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条件。
向松祚:收购从来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国内收购尚且如此,跨国收购,如果说国内收购是一个冒险的话,跨国收购从某种意义上,简直就是一个探险,因为你那个非常的复杂。刚才龙先生已经说了,就是说腾中他们那个管理团队,非常注意到美国本土的最重要的关切,他们的核心价值,比如说就业,这个里面其实在跨国收购里边,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说TCL,这个TCL曾经有一个著名的收购,收购这个法国阿尔卡特,当时这个收购确实是非常成功的,从各种条件来看,都是很好的,但是后来这个收购是亏损的,而且亏损的非常大,这个亏损的非常大,就是当时劳资的纠纷,劳资的纠纷在当时谈这个收购的时候,其实确实没有考虑到最后会造成这么大的一个后果。所以我想就是说,如果腾中这个公司要收购成功,他需要把困难,把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想得更充分一些,想得越多越好。
主持人:是,刚才两位提到的这一切,无论是想到的也好,无论是还没有想到的也好,腾中收购悍马,已经注定成为了目前中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大潮当中的一幕。那么对于中国民营企业来说,今天是不是真的到了全面进军海外的一个时候呢?在这个进军的过程当中,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到底有哪些?马上继续我们的评论。
腾中买马能否马到成功?民企海外之路,机遇和风险该怎样权衡?《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欢迎各位回到节目现场,在今天的特别节目当中,我们和大家一起来关注的是中国民营企业进军海外。马上来看看网友上传的这样的一幅漫画,在这幅漫画当中,我们看到在悬崖边上的这辆汽车,正在被出售,两位评论员,你们看到这幅漫画,读到了哪些信息?
向松祚:这个其实是反映了通用公司它现在对待悍马这个品牌的一个现实的态度,其实通用它想卖掉悍马这个品牌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因为对它公司本身来讲已经成为了一个负担。
主持人:再来看看第二幅漫画,哎,这幅漫画,就是这个悍马,我们的腾中重工是不是能够驯服这匹悍马,这个是需要打一个问号的,你们二位怎么看这幅漫画?
龙永图:我觉得实际上它这次收购的这样一个核心,并不是说它要整个经营管理,整个悍马车的这样一个销售、生产和整个一个供应链的一个管理,实际上它就是一个投资者,所以这幅漫画,实际上没有反映这次收购的本质。它实际上是作为这匹马的主人,但是训马的这个任务,还是交给了当地的管理团队。
主持人:当然我想每一次中国的民营企业进军海外,都会引起国人的关注,那么过往,我们经历过哪一些的海外并购呢?成绩如何呢?我们在下面这个短片当中,和各位一块梳理。
中国企业不差钱,海外抄底需支点,中国海外并购在经济中行走,这是这段时间不少媒体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行为的反思。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总金额只有2亿美元,但是到了2008年,这个数字已经翻了一百倍,达到了205亿美元。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可谓高潮迭起。 海尔集团是中国民营企业中海外并购走的最远的企业,2008年海尔全球销售收入达到180亿美元,在美国、意大利、印度、日本等地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不久前,海尔又宣布,将投资参与新西兰著名家电企业——斐雪派克公司的一项股权融资计划。海尔将获得斐雪派克公司20%股份,成为这家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2005年,联想以总价17.5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美国计算机巨头IBM的全球PC业务,但是这场炫耀性的并购却让联想公司在战略上陷入被动。2009年5月底,联想披露了2008年度财务报告,去年全年亏损高达2.26亿美元,成为公司成立25年以来,最大的一次亏损。在联想教父柳传志看来,联想过去的鲜明特点,在于其灵活和机敏,但并购IBMPC业务之后,这种灵活和机敏正在消失。
2007年9月,美国私募基金贝恩资本和华为公司联合出价22亿美元,打算收购美国互联网网络设备公司3COM,但是双方的这次商业合作,却没有通过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的审查,这个委员会,担心华为的参与,可能会危及美国政府情报安全,华为的这次出海以失败而告终。
主持人:其实我想任何一个海外并购,有的时候并不仅仅在于它的实力如何,而更在于它的时机如何,所以我们今天要特别想问两位评论员的就是,我们现在对于中国的民营企业来说,我们走上海外并购之路,这个时机到底是不是已经成熟了?是不是一个绝佳的时机?
向松祚:是不是一个好的时机,其实主要不取决于这个外部的情况,那么完全主要的应该是取于你自己企业发展的一个目标,你的一个战略,你现在认为你是不是你需要去并购,比如说我们最近中国有一家企业,就是华菱钢铁集团,他去收购澳大利亚的矿业公司,那个矿产公司叫FMG。
龙永图:FMG。
向松祚:那么FMG呢,就是说这个海外的很多评论,包括国内的很多评论,都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因为当时那个公司资金陷入到极度的困难。
主持人:对。
向松祚:资金链马上就要断裂,那么华菱集团抓住了这么一个好的时机,那么成功的进行了收购,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例子。那么这样好的时机,是不是我们能够概括起来讲,说现在都是我们中国的民营企业走向海外的一个绝佳的时机,大家都要去。
主持人:都会遵循同一个剧本去演出。
向松祚:都是一个模式,现在都是一个好的时机,这个我觉得绝对不能一概而论。综合来看,因为到海外的并购,它需要各方面的配合,从你的资金,从你的金融的手段,从你对法律政策了解的程度,从你这个,未来你这个整合的能力,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一个过程。那么这个,从综合来看,中国的民营企业要真正说走到欧美,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市场去大规模地并购,可能还需要有很长的路子,有很多的功课需要做。
主持人:其实在这条海外并购的路上,我们看到中国民营企业的确是不乏其人。接下来的时间呢,我们要找三个中国民营企业的掌门人,他们对于海外并购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拿出来和龙先生一块儿探讨。
这三家企业您都非常熟悉,首先第一家是吉利集团,也是前一段时间,我们开玩笑说,被炒作了很多次“绯闻”的,一会儿说它要收购沃尔沃,一会儿它要收购悍马等等。
我们来看看李书福先生他的观点,他说,悍马曾经已经找到过吉利很多次,但是吉利对它不感兴趣。我们认为悍马市场的潜力不大,而且与我们的战略发展方向不符合,我们要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任何海外并购都是有风险的,没有合适的就坚决不做,而且并购要根据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目前到底缺哪块就并哪块,要着眼于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去并购,不能因为便宜就去并购,这样风险就会很大。
来,我们看到的第二位掌门人是来自中兴通讯的董事长侯为贵,之前也有消息说,中兴想要收购摩托罗拉的手机业务,但是这一次侯为贵先生斩钉截铁地说,收购摩托罗拉手机是划不来的一件事。我们看看他的观点是,收购摩托罗拉手机业务部门,或者北电网络的技术业务部门对我们没有意义。因为协同效果不足以补偿收购成本,有些中国公司太急于并购了,以至于最终未走出去,中兴近期仍将致力于实现内部的增长,没有收购其它公司的计划。
下一位的嘉宾,可以说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当中的一位先行者,TCL集团的董事长李东生先生,我们来看看他为什么坚信TCL海外并购是能成功的。我坚信在欧美等市场通过并购一个成熟的品牌是可行的选择,不能以短时间的业绩来评价我们收购汤姆森和联想并购IBM电脑业务的成功和失败,我坚信能够成功!
其实看完了刚才这三个人的观点,龙先生我们特想知道,您的观点,您怎么来看,他们对于海外并购的这一番总结。
龙永图:因为我对于海外并购的一个基本想法,就是我们中国企业大规模海外并购时机还没有成熟,但是的话,我们可以抓住时机按照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来做出决定,我尊重这三位企业家的这样一种表述。比如说李书福讲,他对悍马不感兴趣,我觉得他从他企业本身这样一个角度来看,他是可以这样说的。
主持人:对。
龙永图:但是他不能代表腾中。至于中兴的侯为贵的话,我觉得的话,不要急于求成,因为我们中国企业并购的话,大规模并购时机并不成熟,我认为对于我们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讲,现在更重要的是我们国内的并购,就是我们通过国内资源的整合,国内的并购,使我们这些中小企业能够大起来,能在国内形成一个,真正的几个大块头,在国外进行并购,这样我们成功的机会,就会大一点。至于对TCL李东生的这一批企业家,包括联想,包括海尔,我觉得我们应该对他们表示尊重,我们中国在海外并购当中,必须有一批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对于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我们应该表示尊重,因为我们中国确实需要国外的品牌,需要国外的核心技术,需要核心,国外的核心零部件,在这方面,我们中国搞了30年以后,我们缺的就是这些东西,我们在海外并购,是我们拿这些东西的一个最好的捷径,在这方面我们不应该放过任何机会。
主持人:其实对于中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时机或者说是风险,我们也特别采访了我们的特约评论员,马上听一听他们的观点。
华金声(中国美国商会主席):每一个国家都有某一些敏感的产业和部门,美国也不例外,因此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至少在最开始,就应该特别注意避开这些敏感领域。第二点就是我之前提到的,就是要很好地掌控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地方和州还有全国层次的关系,处理好和政府之间的关系,还有当地社区的关系,确保和当地的工人,以及各种周边人群保持良好关系,这非常重要。中国公司在国内这方面做得很好,他们也把这项本领带到美国这样的新的地区。我想第三点,也是重要的一点,就是当(中国企业)推出新产品,或者新品牌的时候,特别是在以消费者为主导的市场里,最初的产品要保证很高的质量。
王庆(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只有企业家才最了解自己的行业,才最了解自己企业的需要,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购买什么样的资产,然后提升自身企业的实力,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从整体的策略上来讲,应该把这个决策权交给企业,毕竟企业它做出决定,是它自己负责,而企业做出的决定,是影响企业自身的利益,我们应该相信中国的企业,有这样一个判断的能力,能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做出最优的决定。
主持人:我想走出去终究会是成为一个大的趋势,今天我们所关注和探讨的海外并购也好,或者是海外一些投资也好,未来都会成为中国经济领域的一个常态,但是我们常常也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即便是一个常态的话,我们也会有选择地去做出自己的一个战略决策。所以我们想问问二位评论员,在未来我们在出征海外的过程当中,在这个世界市场上究竟有哪些原则,是我们必须要来遵循的?
龙永图:我认为第一个原则就是知己知彼,就是要做好准备,我们要对我们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做好一个详尽的分析。然后我们要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比如说我刚才一再强调的,我们现在海外并购的主要目标,就是拿它的品牌,拿它的销售渠道,拿它的核心技术,我觉得要把这些重要目标,作为我们这个并购的这样一个目的,不是为并购而并购,不是为走出去而走出去。所以我们要做好很好的国内的准备,国内的准备,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我们国内尽可能地把我们国内的资源整合起来,准备好一个强大的一个中国团队,来进行并购。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在国内对待国外的海外在中国的并购,我们也不要把它政治化,也是一种平常心态来对待这样一些并购,使它的话,也能够顺利地按照我们中国的法律法规来进行。
主持人:是,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除了这一点之外,向先生觉得还有什么样的原则?
向松祚: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肯定会越来越多,那么企业并购,首先是一个企业的决策,这个我完全同意,但是有一点我想特别想强调的,就是随着中国进行海外并购,海外投资越来越多,我觉得这个与整个国家的产业的发展,与整个国家的产业政策,产业的发展战略是密切相关的,这个里面有一点就是说,中国的政府,从现在开始,应该高度重视,为我们的企业进行海外的投资,海外的并购,要创造非常好的环境,其实我不同意所有的企业并购完全是一个企业的行为,在很多的并购里面其实有政府的影子,甚至有政治方面的影子,比如说我们中海油收购优尼科为什么最后失败,比如我们这次力拓,我们中铝收购力拓,这个案子为什么失败,这个背后难道仅仅都是企业的因素吗?都是一个私营企业的因素?我想不完全是这样。中国的企业真正要未来要大规模进行海外收购,海外的投资要取得成功,特别是与我们中国的产业总体的发展战略相关的,密切相关的这些收购能够成功,那么我相信,政府在这个里边应该………
责编:刘岩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