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抄底——成思危谈“兵法”(2009.6.30)

2010年02月26日 10:06  节目文稿集 我要评论

  

海外抄底——成思危谈“兵法”
   
    去海外抄底,中国企业跃跃欲试,出征的步伐,将会遭遇哪些瓶颈?《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这里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观察》,欢迎各位的收看。今天继续我们关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行动的讨论。在前几天的节目当中,我们集中讨论了中国的一些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这几年来在海外并购的成败得失,我们看到这些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出征的结果,总的来看虽然是败多成少,但是出征的步伐还是越来越快了。“走出去”也确实是未来中国企业的一个发展趋势,但是在“走出去”的过程当中,我们将会遭遇什么样的一些瓶颈?如何让我们出征的步伐能够既快又稳?今天我们将就此来展开评论。

主持人:我们的两位评论员,一位是著名学者、经济学家成思危先生,欢迎您的到来,另外一位是我们节目的老朋友何帆先生,我们也欢迎电视机前的各位登陆央视网、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发表您对这个话题的看法,稍候我们在节目当中,将会关注您的留言。
       
去海外抄底,这样的梦想似乎离当下中国企业越来越近,但回过头来看,在一片喧嚣中,细数近几年的得失,中国企业获得的教训或许比到手的真金白银要多得多。

主持人:2005年3月,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与美国优尼克公司高层开始接触,欲以1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这个美国第九大石油巨头,这宗收购当年被称为中国企业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一宗海外收购。但历经五个月的数轮谈判和竞价,当年8月份,中海油最终黯然退出。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家电行业,2003年底,TCL与法国汤姆森公司签署了成立全球最大彩电合资公司的谅解备忘录。2004年7月,TCL与汤姆森的合资公司TTE正式成立,但随后TCL两大合资公司的总亏损超过了45亿元。2006年李东生甚至亲自提笔写出《鹰之重生》一文,鼓励自己,也鼓励着企业低迷的士气。

同样被称为国内汽车企业海外并购的首吃螃蟹者,上汽收购韩国双龙的案例,再次为海外抄底敲响了警钟。上汽在2004年10月与韩国双龙汽车达成收购协议,随后还取得了绝对的控股权,但上汽并没能有力地控制这家企业。双龙2008年汽车总销量仅为92665辆,比2007年减少了29.6%,其中12月的销量同比降幅高达50%以上。

当然在抄底中也不乏成功案例,阿里巴巴吃掉雅虎中国,中石油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到最近的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成功收购澳大利亚OZ金属矿业公司。然而从完成并购到进一步融合,最终完成资本和管理的良性运作,中国企业的海外抄底之路,依然充满着变数种种。
   
海外抄底——成思危谈“兵法”
   
主持人:这些年来我们看到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数量不在少数,成功的个案虽然不多,我们也常常在一起来关注他们失败的理由到底是什么,成先生有没有在分析当中找到一些他们遇挫的共性,对今天的中国企业来说,走出去的瓶颈到底在哪里?

成思危:我觉得最大的瓶颈就是不了解对方的环境和它的有关的风险。

主持人:就是准备得不够充分。

成思危:对,主要是了解得不够。就是我们往往用我们自己的一些主观判断来代替了客观的情况。你比如说在一些国家,你对它的法律,对它的有关投资的规定,对它这个审查的程序,以及它工会在它起的作用,等等,这些并不了解。

主持人:这种不了解有没有给您留下很深印象的例子,比如说哪一次的动作当中可能就特别明显地看出来这一点?

成思危:那当然你比如说上汽并购韩国的。

主持人:双龙。

成思危:双龙的时候就有问题,我们曾经我们这个首钢在秘鲁也曾经遇到过工会的问题,你比如说对于对方的审查程序,那么我们这个中海油在这个问题上就没有充分了解美国的这种复杂性,等等,我觉得这个是最大的关键。就是因为并购你是在对方的国家里,对方的土地上,你如果不了解它的这些有关的情况,你就不能够真正地去分析风险,而且你也不能够真正的有合适的对策。

主持人:何帆你的看法是什么?

何帆:我补充一下成老师的这个,刚刚的观点,实际上成老师说的,就是我们很多企业在海外并购的时候,他功课缺的一个就是他在做评估的时候,存在着失误,第一个很多企业他本来是要到海外去收购这些先进的技术,但是他对技术的发展的趋势有一个错误判断。你比如说原来2004年TCL收购汤姆森的时候,其实他们没有想到,这么快这个平板电视就取代了显象管电视,那么2001年的时候,华立也曾经收购飞利浦在美国的CDMA的研发部门,但是他们也没有想到,这么快的时间3G的技术就取代了2G的技术。那么另外一个就是我们看到有些企业他错误的判断了就是这个资产的价格,那么尤其在金融危机之后,就是你很难来衡量有一些企业的这个资产价格,像我们看到中投投资黑市,中国平安投资富通银行出现的亏损,都是跟这个有关的。由于我们没有想清楚我们要什么,我们也没有想清楚对方能够给我们什么,这个可能是收购的时候,中国企业犯的一个主要的错误。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