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察]何时才会“一个不能少”?(2009.9.1)

2010年02月26日 10:15  节目文稿集 我要评论

  

 [点击观看本期节目视频]

今天开学,却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就学发愁,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难进校园?《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陈伟鸿):这里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观察》,欢迎各位的收看。今天是9月1号,全国中小学开学的日子。当看到孩子们快快乐乐背起书包上学堂的时候,您也许想不到,就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这样的一群孩子,他们没能走进校园,只能在校园的围墙外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校园里面的同龄人。他们就是那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们。多年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上学问题,一直是整个社会面临的一道难题。究竟他们上学有多难?为什么会这么难?怎样才能让他们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上学机会和教育待遇?今天我们将就此事来展开评论。
    两位评论员是向松祚和刘戈。我们也欢迎电视机前的各位登陆央视网、新浪网、搜狐网,以及腾讯今日话题发表您的观点,我们在稍候的节目当中会来关注您的留言。
    首先让我们一块来看一看,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们遭遇的上学难题。
    
    在安徽合肥,许大姐和丈夫两年前来这儿做点面点生意,放在老家读一年级的孩子成绩不理想,夫妻俩决定让孩子进城读书,但跑了好几个学校,依旧吃的是闭门羹。
      
    许大姐(安徽肥东籍务工人员):我从虹桥小学过来的,虹桥那边说收满了,不收了。
   
    解说:许大姐又找到了一家新的小学,可是这家学校还是以名额已满为由,再次将她的孩子拒之门外。
   
    陈校长(合肥市钢铁新村小学):扩班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师资的问题,教师的问题,设施设备的问题,都必须同时解决,否则的话,学校没有能力来扩班。

何时才会“一个不能少”?
   

    主持人:当又一个9月1号来临的时候,我们真的不知道片子当中这些希望上学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们,和这些父母他们度过的是怎样的一天,我想原本属于每一个孩子的平等的义务教育的机会,在这些孩子面前,却显得如此的艰难。那么两位评论员,你们觉得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的上学究竟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有多难?   
    向松祚:伟鸿,我们看到有这么一群孩子被拒之学校门外,其实我们感到是非常痛心的,他们耽误一年就是一年,所以有的时候看到这个情况不仅是痛心,而且是愤怒,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入学究竟有多难,伟鸿我给你讲一下浙江宁波的故事,宁波有一个东钱湖镇,这个镇里面规定,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上学,除了我们通常想要的,比如说户籍证明,等等以外,还有一些非常奇怪的证明,比如说父母没有犯罪的证明,比如说父母的养老保险的证明,这些非常奇怪的证明,是很难拿到这个证明的。而且我们要问,难道父母犯罪子女就没有权利上学吗?难道父母违背了计划生育子女就没有权利上学吗?难道父母没有办养老保险,他的子女就没有权利上学吗?这是非常荒唐的一些规定。
    主持人:是。
    向松祚:这种很稀奇古怪的各种证件,就把我们这些孩子挡在了学校门外,而这些证件,很多家长是没有办法拿到的。等到你拿到这个证件以后,走到学校,学校告诉你说,对不起,你证件是齐了,但是我们学校的名额已经满了。
    主持人:所以你自然就错过了一次上学的机会。
    向松祚:所以对这些人来讲,子女上学真是叫难于上青天。
    主持人:对。其实不仅仅你说到这几证难倒了这些外来务工人员这些子女们上学的这种机会,刘戈你看到还有什么样的一些难挡在了他们上学的面前?
    刘戈:我给你讲一个最近发生的故事,一对来自湖北的青年男女,就是他们在年轻的时候来到了温州打工,已经去了温州工作了6年,他们的孩子在那个地方也上了学,但是非常不幸,那么前不久她的丈夫去世了,然后剩下的这个单身母亲她希望把孩子带到她的,转学到她工厂附近的学校里去上学,这样的话她就很方便,很方便照顾她的孩子,然后也能兼顾自己的工作,但是她找了工厂周围的好几个学校,到目前为止,就是一直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直到8月26号,她碰到了一个人,这个故事大家都已经知道了。
    主持人:对。
    刘戈:她碰到了温家宝总理,温总理正好在温州视察,那么碰到了她,问她你有什么困难?她就讲了,我孩子转学的问题解决不了。那么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她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需要一个国家的总理为她解决的一件事情是什么事情呢?孩子的转学的问题。
    主持人:今天我们的网友也发表了很多的观点来关注这个话题,马上我们来看一看。
    首先我们看到这个署名叫“叶子”的网友,他说“我在广州打工十六年了,今年儿子准备上小学,为他办了9个证,才报了学校,可到头来还是没有被录取,一打听原来我们没有走‘后门’,很多家长都说:学校的前门是报名的,后门才是被录取的…我儿子上学,不知道校在何方?”真的是一个一筹莫展的家长。
    再来看一看这位署名叫“猫头鹰”的网友,看得出来他应该是一位学校的老师。
    向松祚:学校的。
    主持人:“农民工子女上学……怎么说呢?我们作为学校也很为难,学校不是不接收,而真的是资源不足,没有教室,师资不足,看着不能入学的孩子老师也很难受。希望政府能够多一些的投入。总而言之,是转型期之惑。”
    可能对于学校来说,尤其是这些外来人员的流入地来说,的确有很多现实的困难,比如说地方的财政不足,校舍不足,师资不足,等等。但是我觉得不应该把这样的一些困难,挡在这些孩子上学的这条路上。
    向松祚:对。
    主持人:我们今天有很多的网友在通过网络视频发表自己的观点,我们接下来就来看一位来自上海的一位新浪网友。
   
    记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的问题,您发表一下看法?
    男1:在上海比较难上学,确实是有这个问题,就产生一个赞助费的问题,主要就是这个问题,还有一个就是户口不在当地的问题,好多户口不在当地的,学校要收赞助费,而且赞助费很高。
    记者:不是上海户籍的跟上海户籍小孩读书有什么区别?
    男2:那就差多了,那就难了嘛。他小孩现在在上海又不能考,这是最起码的一点。
    女:没读到高中,不能在这边考试的啦。
    男2:就是讲现在初中在这里上,高中也不能在这里读,还要回家考试,这是最难的一点。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