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信用卡坏账风险上升,逾期半年未偿信贷增加一倍,银行连续两季对信用卡发出风险警示,《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王小丫):各位大家好!这里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观察》。信用卡是什么呢?可以说在你接到每个月的还款账单之前,它应该说是很可爱,很方便的一样东西,但是它也会给你带来麻烦,为什么呢?央行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截止到3季度末,我国信用卡逾期半年没有偿还的信贷总额已经达到了74.25亿元,同比增长了126.5%。信用卡坏账风险已经不容小视,那么这笔数十亿元的坏账,到底是怎么产生的?信用卡坏账的风险的背后,又究竟潜伏了多少的危险呢?今天我们将就此展开评论。
两位评论员是张鸿和马光远先生,同时请您登陆央视网、新浪网、搜狐网以及腾讯今日话题来发表您的观点和建议,稍候我们可能会关注到您的留言。
首先,我们还是来了解一下,央行发布的与信用卡坏账有关的一些报告。
解说:第三季度信用卡逾期未偿金额继续增加,央行连续两季对信用卡坏账提出风险警示。
在中国人民银行11月底发布,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中,截至第三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用总额74.25亿元,与第二季度相比增加了16.52亿元,增长28.6%,同比增长126.5%。
央行表示,信用卡坏账风险值得继续关注,规范信用卡业务,政策措施也在收紧。
今年7月,中国银监会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督促和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强信用卡各业务环节的操作规范和风险管理,不断提升信用卡业务的服务质量,防范相关业务风险。
目前,银行卡发卡量增长较快,而信用卡发卡量增速出现下降,截至第三季度末,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20.8亿张,同比增长20.1%,其中信用卡发卡量为1.75亿张,同比增长33.3%,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39.6个百分点。
别让信用卡吹泡泡
主持人:央行的这份报告可以说是再次对于这个信用卡坏账的风险做了提示,我注意到这份报告当中强调了一个数字,就是74.25亿元,其实在金融业方面的众多的数字当中我们知道非常熟悉,这个动不动就是上万亿,上千亿,那为什么央行会在这个时候对这个74 .25亿这个数字提示,这意味着什么?
张鸿:看上去好像微不足道,看上去也好像是一个常规的警示,因为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也都有这样的报告,也都有这样的警示,看上去也很安全,因为坏账率只有3.4%嘛,按照国际的标准,可能是5%才是一个警戒线。
主持人:对。
张鸿:但是如果我们联系到银监会的前一阶段有一个关于银行卡的,信用卡的一个警示,然后再看央行的所有这些警示里面都是黑体字,大概我们可以猜测到,好像这里边是有潜在的风险。我认为这种潜在的风险就是过去我们跑马圈地的一个后遗症,跑马圈地就是咱们过去在节目当中说的,你随便都可以办一个信用卡,信用卡、信用卡,和信用越来越没有关系了,在楼道口里边可能就有人说,“大姐,办个信用卡吧”;在超市门口,在菜市场门口,可能就说,“大哥,来办个信用卡吧”。所以我们看这个量,在前几年的时候,信用卡的量是以百万计的。
主持人:对。
张鸿:就是中国大概2003年的时候,有300万张信用卡,现在有多少?有1.75亿张信用卡,这就是信用卡的一个大跃进,在这个大跃进的过程当中,伴随而来的当然就是这样一个风险,所以说,它其实我们现在在吃的是当年滥发卡的一个恶果。
主持人:有的人可能还分不清什么是信用卡,什么是借记卡,什么是储蓄卡。
马光远:对,从整体来看的话,我们信用卡应该说处在一个初级发展的阶段,但是央行连续三个季度来提示风险,我想有一个国际背景,那么在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大家对于金融危机是否会发生第二波,那么最主要取决于就是说欧美这些市场的信用卡是否会发生危机,但是我觉得对于我们来讲的话,对于我们这个信用卡市场刚刚兴起的这么一个国度,我觉得最重要的可能不仅仅要提示这些数字,而是应该提示我们的这些坏账,究竟有什么原因造成的。目前,我们这个坏账增加,那么从同比来看的话,增加了100%以上,那么这么一个数字,究竟是授信额度本身扩大造成的,还是由于我们在发卡的过程中间,刚才张鸿讲的跑马圈地造成的。
主持人:别的原因。
马光远:还是因为别的原因,比如说有些恶意套现的原因造成的。我觉得揭示这些真正的原因,比仅仅提示一些数字,并且用黑体字来提示,可能要更有意义得多。所以我觉得对于央行来讲的话,我觉得每一次每一个季度给我们提示的时候,最好告诉我们原因,那么我们可以去对症下药。
主持人:对,这个是非常好的一个建议。那现在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这个银行卡的坏账大家是怎么看的,有很多的评论,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刚好这里有一位朋友叫“司马飞燕”。您好,这位观众朋友您是哪里?
网友:我是在北京的崇文区。
主持人:请问您平常使用信用卡吗?
网友:用过。
主持人:你对这个信用卡的坏账的现象你怎么看?
网友:首先我觉得我不是特别追求时尚的人,所以我在用钱的时候,如果是买房子、买车、买大件,我会非常有计划地谨慎地来用这个信用卡。但是我觉得我周围的人,应该也算包括我,比较反对的是,在大银行的,大商场的门口到处都是有送小礼品,鼓励大家办信用卡的方式。我认为信用卡,应该是自己要有一个很好的计划才可以用,如果只是看到商品里面的最新的服装,最好吃的东西,就像《蜗居》里边海藻一样,那种消费欲望,如果用信用卡来支付的话,那简直对个人来说是一个灾难。
主持人:好,谢谢你,谢谢。我们知道这个信用卡拥有的人是越来越多,那么使用信用卡的人也越来越多,那么被称之为“卡奴”的人也越来越多。那么这个当中有一些中介机构,我们现在首先来了解一下,这个中介机构他们是用的什么办法来进行套现的。
解说:信用卡违规套现,信用卡代办,相关报道时有出现。
今年10月,北京一位事主向警方报案,说自己从未办理过信用卡,但莫名其妙接到银行十多万元的欠款通知,警方通过侦查,将几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几年前,犯罪嫌疑人龚某曾向事主借过身份证去办理信用卡,并用假房产证明、收入证明办理了三张大额透支信用卡,而这一切事主并不知情。
而在办卡的时候,相关银行也并没有严格审核。
龚某(犯罪嫌疑人):也没有一个银行问你,到了金融街那儿,就是送个表,他一看就说行,搁那儿吧,根本就不看。
解说:龚某想做点小生意,等赚了钱把欠款还上,谁知道这欠款的窟窿越来越大,她就找到一家套现公司,将信用卡里透支额度变成现金,而所有的伪造证明都是这家公司给办的,套现每一笔钱要收取3%的手续费,时间长了,光手续费都还不清了,信用卡套现就是通过其他方式来支取信用卡额度内现金的行为。今年8月,记者调查,在北京北三环附近的一个小区,一家自称是做通讯集材销售的公司,却做着信用卡套现的生意,办公桌上竟放着七台POS机和大量现金。
套现中介:如果你上了一万以后,不刷积分,收你一个点,一万以下五千以上,收你一点五,不带积分。但是五千基本都是带积分的。
记者:最高能刷多少?
套现中介:随你自己。
记者:五十万也可以。
套现中介:都可以。
解说:记者要求现场套现4500元,这名工作人员很熟练地拿出一台POS机,帮记者刷了信用卡,刷出4500元现金后,工作人员数出4410元现金交给记者,留下了2个点,也就是90元的手续费。
套现中介:你现在消费的是通讯集材,手机批发充值卡。
解说:专家指出,正是看中了信用卡有长达1个多月的免息期,滋生了为部分现金短缺的投资者提供非法套现的个人和公司,一些持卡人套现后,拿去炒股、炒楼,结果投资失败,导致资金链断裂,或为博取高收益而延迟信用卡还款,这些行为都导致信用卡不良率的攀高。
主持人:刚才我们已经看到了利用信用卡套现的办法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马光远:五花八门。
主持人:什么样的方法都是有的,但是结果当然只有一个,就是给这个持卡人扔下一堆烂账,那么就是利用信用卡来套现的这个办法,我想请问两位评论员你们再给我们具体地再举例,具体地再演示一下,说明一下,给我们一个警示的作用,提醒大家一下。
张鸿:信用卡套现已经“产业化”
张鸿:咱们财经频道有一个栏目叫《经济与法》,前一阶段做了一期节目就是暗访怎么套现的,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要是看了的话,一定会非常震撼,记者去了很多地方,其中包括北京的中关村,我们很难想像中关村里边有一些手机商铺,有一些电脑商铺,他自己是没钱的,他就是一个铺子,然后他哪来的钱呢,十几个兄弟姐妹大家每个人都有信用卡,在我这儿假装消费,哗,一刷,一刷卡就等于透支消费了嘛,银行就会把钱打到我这儿来,然后我这个商户就可以把钱提出来,就成了我的自有的流动资金,我就可以去做生意了,然后你不是有50多天的免息期嘛,这些天是不计息的,等快到了,快开始给你计息了,我再把你的钱还给你。
主持人:再还给你。
张鸿:还给你,然后我再贷出来的,再给它取出来,套现套出来。就极端的例子,在地铁旁边有一个小孩,20出头一个小男孩,租了一个小破房子,房子上贴着两个字“取钱”,周边的人都知道,就在他这里边有三个POS机,就是我们觉得非常高贵的,在商场里边划的那个POS机,在他这里有三个,你随便在里边刷。
主持人:随便划。
张鸿:对。
主持人:一天能挣2000多块钱,说我干一年,车、房都有了。就是说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套现它不光是一个生意,它已经成了一个专业的服务完备的一条龙的一个产业。
主持人:照这样下去,会成为真的是一个发展壮大的产业。那我有一个问题我觉得很奇怪,既然他们这么套现这么容易,在家里咔咔咔能把这个卡就刷出来这个钱,要一点点手续费,那他们怎么能顺利地逃避这个监管呢?
马光远:套现成风源于监管无方
马光远:我们基本可以讲,从现在来看的话,对于套现,对于整个我们看一下,从办卡的开始,到整个套现的完成,到整个“事务链”的整个体系来看的话,不是说能不能逃避监管的问题,而是说有没有监管的问题,刚才讲的POS机,POS机事实上,如果银行真的想监管的话,非常容易,比如说某一个商户,他每天的流水有多少,这是非常清楚的,是有规律的,如果这个流水本身,如果异常的话,比如说超过你的3倍、4倍,除非旺季,除非黄金周这些之外,那么银行完全是可以去过问他的,但是我们看到这些POS机发过去以后,银行不要说问,他可能想不起来我还有这样的责任去问一下这个POS机的交易,为什么发生异常。那么第三个对于套现行为,我们现在看到有很多这样的网站,那么很多这样的广告,都打着我可以套现,但是对于套现本身从法律上来讲的话,现在大家争得一塌糊涂,说这个行为究竟合法不合法。
张鸿:对。
马光远:那么很多人理直气壮地讲,信用卡本身就是为了套现的,信用卡的前世今生来看的话,没有套现就没有信用卡,也就是说,从整个法律的层面来讲的话,究竟它的法律定性怎么样,从法律上根本说不清楚,那么我查了一下相关的法律来看的话,对信用卡如何套现本身,到现在为止法律上的确没有一个说法,那么如果说我们从法律上对这个行为本身不加定性的话,那么我们面临的情况,就是这种大面积的,千奇百怪的,那么民间智慧的不断地迸现出来的很多很多套现的办法。
主持人:那我们也知道,持卡人他利用信用卡来刷卡套现可能是图了一时的方便,但是给自己的人生,可以说是埋了一个大坑,而对于银行来说,发越来越多的这个信用卡也为自己埋下了一个坑,这个坑里可能还会有地雷来爆炸,那如何来规避这个信用卡的风险呢,稍候我们继续评论。
解说:信用卡套现,透支无力还款,信贷泡沫风险值得警惕,《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欢迎各位继续关注,今天我们关注的是信用卡坏账的风险,现在有一些朋友给我们发来了一些漫画,我们请两位评论员来解读一下,这个好像还比较容易懂。
马光远:这个我们看到这个,信用卡为什么被屡屡套现,法律的漏洞太大了,在那么一个大漏洞的情况下不套现都不可能的。
主持人:这还不像马博士你刚才说,这个法律的空子,这完全就是一个大洞。
马光远:是一个大洞。
主持人:再来看另外一幅。
张鸿:这个好像是信用卡生病了,医生在诊断,但是现在确实需要明确地知道,这个信用卡到底生的是什么病,才能对症下药。
主持人:那么如何对症下药呢,其实信用卡坏账的问题,不仅在中国有,在世界各地不同的程度也都有,也都存在这个问题,那么如何遏制信用卡坏账的风险,就成为全世界都非常关注的一个焦点,我们一起来了解。
解说:在美国有8成左右的美国人拥有信用卡,截至去年底,美国流通的信用卡已超过7亿张,也就是说每个美国人平均拥有5张信用卡,在美国银行,客户透支6美元就可能引发一笔35美元的罚金,极端的情况是,如果消费者未发现已经透支,而继续花钱,一天之内透支费用可能暴涨10倍,而达到350美元。
今年5月2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信用卡改革法案》,将于明年2月份实施。针对过去滥发信用卡情况,法案要求信用卡公司向21岁以下申请人发放信用卡时,必须得到申请人本人有能力还款或父母愿意代其还款的证明,并要求信用卡公司给予新发放信用卡的促销性利率必须维持6个月不得提高。
在英国,每年就有约20%的成年人的信用卡不良债务超过一万英镑,他们最终用宣布破产的方式来逃避责任,每年给国家造成的损失约一万亿英镑,为此,英国政府已就信用卡和商场卡监管做了公开征询,详细调查还款政策如何导致过高利率。同时在欧盟国家《消费信贷指南》将于2010年6月实施,届时全欧范围内的信用卡销售途径将被收紧。
主持人:看得出来,像美国、欧洲,还有亚洲的一些国家其实都非常关注信用卡坏账的这个风险。那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它有一个特点,就是中国的这个信用卡它是一个新兴的业务,那么这个坏账,这个增加的这个速度也是很快的,那如何来规避一些风险,主要要规避哪些风险。
张鸿:信用卡别变味成“信贷卡”
张鸿:我觉得首先要规避的是信用卡变味的风险,它已经不是信用卡,和信用没关系了,它可能变成了“信贷卡”。你看现在网上众多的那种套现的网站,很多广告词都是这样说的,它说“朋友你是否资金短缺,你的企业是否遇到了资金困难”。你看这个时候他不是说信用卡你的透支消费的这样的一个问题,而是他把它变成了你个人信贷的一个问题,如果真的是个人贷款,你贷款装修的话,我银行是可以控制的,真的是贷款的话,我知道,哦,这笔贷款拿去干什么,它的盈利大概是什么,我银行能承担的风险,能不能承担,不能承担的话,我就不贷给你。现在你拿钱走了,我根本,我一无所知,所以银行你的风险全都转嫁给银行,你自己没有任何风险,那转嫁给银行就转嫁哪去了,转嫁到一个金融系统里边了,所以现在就是说信用卡变成了“信贷卡”,变成了一个融资手段的话,那可能对整个的信贷的体系,信贷的风险,金融的风险可能就会放大。
主持人:也就是说信用卡最重要的两个字还是“信用”。
马光远:治理信用卡应更重质量
马光远:对对对,的确,但是目前来看的话,我们信用卡所面临的最大风险,基本上可能和信用都没有任何关系,那么你看从今年开始,随着这个信用卡这个违约率的不断提升,那么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出台一些,比如说要控制信用卡的发放规模,我觉得这种办法可能并不利于去解决信用卡本身的风险问题,因为它的风险并不在于数量大了,我们的数量还很低……
主持人:不过这个方法经常是这样的,比如说很多很多领域都是,一会儿放,一看放过了,然后又来收。
马光远:对,又来收,一收的话,事实上根本没有,这个板子打下去没打准屁股。比如说在美国,现在也在控制信用卡的风险,比如说它刚刚通过一个《2009年信用卡法案》,那么它在里边,比如说对发卡的人,比如说对21岁以下的人,他是绝对禁止你向他发放信用卡的,那么对学生要发放信用卡的话,它在程序上对整个审批上面它是有严格的程序的。那么如果违背这个程序的话,它的违法成本也是比较高的,所以我觉得我们对这个风险本身的控制,我们一定要走一个比较专业化的道路,同时那么在相关的制度建设上加强,最起码我们可以讲,对目前的套现行为,我们在法律上说清楚,对出现的这些套现行为,怎么样进行惩治,我们能够给他足够的惩治,更他足够的违法成本的话,那么这样的话,主要的风险我觉得就可以解决了。
主持人:那信用卡是新兴业务,我们在追求这个卡的数量的同时,还是应该非常地关注它的一个关键词就是“信用”。现在我们也了解到了一些知名的财经人士他们在他们的博客上也发表了一些,就这个信用卡坏账风险的问题的一些见解和观点,我们来看一下。
这一位是中国银行业协会的专职副会长杨再平先生,他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何在发展信用卡产业、拉动消费与警惕信用卡危机之间做出平衡,如何预防国内信用卡不良率的提高,应该成为国内发卡行思索的问题。”
再来看另外一位,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曹红辉,他认为“信用卡的套现问题、欺诈问题,还有很多的坏账问题,从根源上来讲是制度环境问题。”他从体制上,机制上进行防范。
那么接下来是一段很短的广告,稍候我们来听一听特约评论员他有什么样的观点和建议。
主持人:关于信用卡坏账的问题,我们现在来听一听特约评论员他们有什么样的说法。
曾刚(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金融学里面有个基本原理,就是说风险高没有关系,当然我有很好的风险管理和对冲的方法,或者说一个合适的风险定价,比如说高的风险,我可以用比较高的价格来覆盖你这种风险,当然另一方面,必须有一个比较规范的流程,把一些不必要的非系统性风险,必须要进行防范的,由于管理上不到位,或者监管上不到位的一些东西,我们在未来应该通过法律上的完善,来加以避免。
赵锡军(中国人民大学财经学院副院长):在产生高额的坏账之前,怎么样能够避免出现这种状况,发卡银行不仅仅是说你要关注怎么样来扩大市场,发更多的卡,更重要的让你发出去的卡,能够有很好的管理,避免给你带来后续的问题,同时避免你占用更多的卡的资源。
主持人:对信用卡的坏账我在想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我实在是没钱了,我真的还不上,超支了,还有一种就是我在用卡的时候,我真的就是抱着套现的目的,我就是不想还,我不愿意还,就是为了套现,那么目前两位评论员,你们有没有什么建议,就是切实可行的一些具体的办法来避坏这个信用卡坏账的风险?
张鸿:虽然我们说现在的信用卡好像和信用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解决它可能还要回到信用上来,第一个就是持卡人的信用,我们知道一个人他承担风险的能力,透支的能力,可能是一定的,比如说我只能透支一万块钱,但是我在这个银行能透支一万块钱,到另外一个银行还能透支一万块钱,那我在20多个银行都能办透支一万块钱的卡。
主持人:对。
张鸿:所以需要共享,就是银行之间现在只知道我的信用记录,但是它不知道互相之间的持卡记录。
主持人:对。
张鸿:我这个银行不知道他是不是在另外一个银行办了卡,这需要信息共享。
马光远:2010年1月份开始,人民银行要对信用卡的违法犯罪做一个专项打击的斗争,我觉得这种急风暴雨似的斗争,可能是必要的,但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主持人:根本呢?
马光远:我们现在看到这个在我们的信用卡的整个风险里边,有一个最大的风险,就是法律风险,无法可依,没有相关的管理制度,我们看到发达国家那么在信用卡的管理上,从管理模式到法律环境,到具体操作,他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比如说在美国……
责编:刘岩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