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接受专访,回应网友关心热点,提出稳定房价,政府要做四件事,关注民生,总理访谈透露出哪些新信息?《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王小丫):大家好!这里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观察》。今天我们的特别节目“房价!房价!”,继续来关注房地产市场。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的时候,温家宝总理专门谈到了当前的房价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四点意见,我们什么时候能够买得起房子?什么时候能够住进一套合适的房子?总理谈房价,给出了哪些答案?又有哪些新的内容呢?今天我们将就此展开评论。
两位评论员是霍德明和张鸿,同时请大家登陆央视网、新浪网、搜狐网以及腾讯今日话题发表您的观点和建议,我们会关注到您的留言,首先我们还是先来看一看,温总理关于房价的一番话。
“作为政府总理,应该把真实情况向人民讲清楚,这是我的义务,同时应该给人们带来信心和希望。”昨天下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当前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等问题,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
专访中,新华社记者提出一个问题,一位网民说,房价涨得太快了,一平方米一个月竟然涨了一千块钱,他们想请总理谈一谈房价的问题。
温家宝总理表示:今年房地产有了比较快的恢复,但同时房价在一些地区和城市上涨过快,引起了中央高度重视。如何使房地产建设能走入一个健康的轨道,首先需要弄清楚政府要做什么?市场要做什么?如何既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发挥政府调控的作用。在这里,我只讲一讲政府应该做的事情。
第一、要加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的改造,对这两项工作,在资金、土地,以及税收上都要给予优惠和保障。
第二、要鼓励居民购房自住房和改善性的住房。同时,要采取措施抑制投机。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的住房必须坚持安全、经济、适用和省地的原则,特别要重视中小套型和中低价位房屋的建设。
第三、要运用好税收、差别利率,以及土地政策等经济杠杆加以调控,稳定房地产的价格。
第四、要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打击捂盘惜售、占地不用、哄抬房价等违法犯罪行为。
温家宝总理说:只要政府有决心解决这个问题,而且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统筹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制定长远的规划和政策,使我国的房地产有一个稳定发展的局面,这是可以做到的。
房价!房价!
保障性住房尚需快马加鞭
主持人:高房价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老问题,那么政府调控这也是一个老办法,而这一次温总理在这个谈话当中我们能够解读出哪些新的内容呢?
张鸿:首先我觉得这个方式挺新的,就是总理很少这样,通过接受记者专访的形式来解答关于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的一些问题。
主持人:对。
张鸿:而且这次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的时候,也回答了很多网友的提问,其实房价这个问题就是回答了一个网友的问题,这说明高层对房价现在的一个不正常的上涨,过度的过快的上涨,显然已经非常重视,而且也说明了确实是在高房价背后,很多民众,也有一个期待,希望能够出手能够控制房价的过快的增长。但是从内容上来说我觉得有两点,一个就是说总理限定了政府的一个职权范围,就是我们要,政府要干什么事,政府要干什么事呢?首先保障性住房,就是一些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的人群,他们的住房应该是政府来提供的,这是政府的义务。那对于市场来说,是不是市场就是无形的手,就完全放任市场呢?不是。我们看到第三点其实提到了,就是通过一些杠杆来调控这个市场,来让这个房地产市场的这个价格能够保持稳定,同时政府还有一个义务,就是保证这个市场它是一个规范的市场,那要打击什么,打击一些违法违规的行为,包括他举例说,捂盘惜售,占地不用,然后哄抬房价,所以当你一方面你保证了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另一方面你又让这个市场更加规范了的时候,所以这就可以让我们对未来的市场的一个健康发展的一个期待。所以我特别注意到香港《文汇报》在报道这个新闻的时候,它用这样一个标题,就是“中央决心解决房价过高的问题”。
主持人:看来总理是把这个对于各级政府的具体要求,已经非常明确地提出来了。那我们知道上一次温总理在国务院的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要遏制高房价的一些具体的措施,那么这一次又谈到了高房价的问题,霍教授你对此怎么看?
霍德明:的确,12月9号跟12月14号,国务院常务会议里面温总理都提到房价的事情,而我们这一次看到在新华社记者访问温总理的时候,其实他提了有关于像张鸿刚刚讲的,政府应该做的一些事情,我的解读是温总理非常体恤民生,而且他的重点应该是在保障性住房这一块,也就是说,他其实在一个长期规划之下,对于所谓的房子,房市,它应该是一个调控的方式。同时我也还注意到,他讲的是一个稳定房价,这也不是过高、过低,他是说稳定房价,换句话说,它是长期的概念。而在这里面,尤其是应该是说保障性住房的需求,而对于保障性住房的需求,政府应该做一些什么事情呢,这个其实也是在他12月初的时候,在上海那边视察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的时候,也同时也表达这个意思,所以我想政府应该做什么事情,而有些事情它可能不需要插手做的,而保障性住房这一块的发展,我想应该是它的重点。
主持人:保障性住房这是一个重点。今天关注这个话题的朋友特别多,居者有其屋都是大家的心愿,我们来看看。
“吴越樵夫”,他说“我们相信温总理。我们更希望早日看到效果。中央的政策到了下面只要是对那些官员们不利,他们能顶则顶,能拖则拖,最后使得无法落实。这几年来,我们老百姓看的多了,真的有点担心。”
那么再来看看这里,还有一位朋友,他是通过网络跟我们连线的,我们来看一下,喂,您好,这位观众朋友您是来自于哪里?
网友:您好,我来自山东省济南市。
主持人:济南。您买房了吗?
网友:我没有买商品房。
主持人:那您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
网友:我最关心的就是说这个保障性住房,政府给广大想购房的人提供保障性住房的问题。经济适用房购买的价格是以什么作为一个参考,像经济适用房一般各个地方都有一个比较严格的苛刻的标准。
主持人:对。
网友:这就限定了一个家庭的年收入在里边,但是大部分的低收入家庭,对于目前经济适用房市场价格,它虽然低于市场价格,但是大部分的低收入家庭仍然是承受不起的,而且低收入家庭也很难达到银行按揭贷款的条件。再一个是经济适用房的价格确定,它虽然比目前市场价格低一些,但是仍然脱离了收入水平。
主持人:对对,好,谢谢你,谢谢!我注意到,这一次温总理的这一个谈话当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他说:“如何使房地产建设能走入一个健康的轨道,首先要弄清楚政府要做什么。”那么现在我想请问两位评论员你们认为政府应该做什么?
张鸿:政府应该承担它应该承担的职责,这就像一个大夫,要发现病因,然后针对这个病因来下药方。现在我看到房地产的过热增长,就是房地产发烧了,发烧可能,引起发烧是很多病症都能让人发烧,那可能是感冒了,也可能是病毒性感染等等等等。现在你光去遏制它的烧,把它从39度,强行地降到37度,这是不对的,这就是用温总理的话说,就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要发现在真正让它发烧的原因,然后针对它这个原因来下药方,比如说现在下的药方就是保障性住房,包括棚户区的这样一个改造,但是现在问题是这个药方,拿到了地方以后,很多地方给它减了剂量,就是本来是一天三次,一次两片,现在是只给它一天一次,一次一片。你看《中国证券报》就引用了一个最新的一个统计数据,就是今年新开工保障性住房年初的时候,都有计划。
主持人:对。
张鸿:很多大城市都有计划,但是他引用了这几个数字,广州完成了多少呢?到现在,26.5%,上海完成了50%,天津完成了49.33%,深圳完成了28.31%,重庆完成了25%,如果这个剂量都这么少的话,我们很难相信它的烧会退下来,会很快退下来。
霍德明:我在这个节目里边说了很多次,政府应该做的事情,是让住者有其屋,也就是说满足中低收入的住房需求,但是不是购房需求,当然……
主持人:也就是说,这个房子可能不是我自己买的,但是我是有房子住的。
霍德明:对,最主要的还是中低收入的住房需求,当然了我们知道房地产市场它其实是一个相当竞争的一个,我们说是一个商业化的市场,高等收入,中高收入人,这个完全不需要去管他,政府方面有什么任何责任,而是对于中低收入,如果是要购房的话,甚至我也觉得政府没有太多的责任,所以实际上应该是居住的需求,而这一点上面,中国香港,你看它那个地方50%的人自己拥有房子,另外50%就是在政府所提供的廉租房上面。所以我想,大方向我们是很清楚的,政府是应该提供老百姓住房,保障老百姓中低收入的住房的需求,可是对于这样子的一个政府职责,该怎么样去切实地执行,我们需要财力,以及需要物流方面的配合。
主持人:高涨的房价如何才能够得到遏制?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如何走向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呢?稍候继续我们今天的评论。
总理谈房价,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力度,雪中送炭,保障性住房建设该怎样快马加鞭?《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欢迎各位继续关注,今天是我们的特别节目“房价!房价!”,今天我们特别关注的是温总理关于高房价的一番谈话,现在也有一些朋友给我们发来了一些漫画,我们来看一下。这位朋友很有意思,他发的这个漫画,寓意挺深刻,我们请两位评论员来解读一下。
张鸿:这就是说我们很多保障性住房的一些政策,在底下执行的时候变成了蜗牛,很多地方政府不愿意,没有激励机制让他们去很快的执行这些政策,所以说就必须得有一套很好的办法,让蜗牛也可以变成快马。
主持人:对,我们希望蜗牛蜕掉壳,变成一匹骏马。这里才能长黄金!
霍德明:我觉得这个图很写实,不过也是代表了我们在保障性住房那一块的投资不够,而且我觉得将来我们政府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让保障性住房那一块它怎么能够像商业性的住房这一块,同时也变成一个国家建设的一个主要的动力。
主持人:那我注意到这一次温总理在谈到这个房价问题的谈话当中,他就说谈一谈政府应该做的事情,那好现在我们就再来看一下各级地方政府在这一点上做的怎么样。
“我想有个家!”中央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政策之风频吹,一些地方在保障性安居工程方面,也陆续有所动作。
临近元旦,安徽省最大的回迁安置小区合肥市滨湖和园安置小区进入交房阶段,3300多户居民将在春节前拿到新房钥匙。
黄永勤(合肥市民):现在这个房子感觉很满意。卧室、客厅都比较大,通风、采光、水电、燃气什么都有。
近期,安徽共安排新建廉租住房10.3万套,总投资近70亿元,希望全省所有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0平方米的低保家庭,应保尽保。
在山东,相关部门将商品房与经济适用房搭配建设,项目成熟一个供应一个。
烟台市民:2270元/平方米,我申请了80平方左右的(房子)。这个地方房价3800、3900、4000多元一平方米,政府照顾我们,我们觉得心里挺高兴的。
山东计划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14.67万户现有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新增廉租房11.89万套,新增发放租赁补贴2.78万户。
住房城乡建设部官员指出,今年是保障性住房投资最多,建设规模最大的一年,全国新开工和通过购买改建等方式筹集的廉租住房已经达到了185万套,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124万套,尽管如此,对于那些因房价过高,而望“房”心叹的工薪层、加薪层,还是难免发出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叹息。
前不久,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按照国家下达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今年全国需投入资金1676亿元,但截至8月底仅完成投资394.9亿元,完成率仅为23.6%。地方政府更愿意去建商品房,商品房对GDP带动非常大,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贡献也大,更能体现政绩。
对此,住建部在11月底发出通知,要求各省12月5日前将2009年保障房建设自查情况上报住建部。2010年,住房保障中央投资分配将会与各地2009年的投资完成情况挂钩。
主持人:在这一次温总理的谈话当中,他把第一条提出来的就是要加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为什么总理他把这个今年的房地产政策上的第一条,他就提到的是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张鸿:而且你注意到没有,他回答的新华社记者提问时,问的是房价的问题。
主持人:对,但是他……
张鸿:但是他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保障性住房的问题。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釜底抽薪,就是他不是扬汤止沸,让那个房价跌下来,但是他如果说保障性住房建设能够按照我们国家预期能够推广开来的话,应该对房价的过快增长有一个非常好的一个釜底抽薪的作用。还有一个就是的确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在执行上面给它打了折扣,就是现在的“作业”越布置越多,但是很多地方政府的“作业”越拖越多,他没完成的越来越多,所以这个雪球越滚越大。你看现在我们最新提出的一个目标是到2012年的时候,基本解决要多少户呢?1540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那在去年的时候,我们提出的是到2011年,就是提前一年,是471万户,也就是多出一年,我们要多出800万套,800万套,就比前面三年的都要多,但是前面三年的完成没有呢?现在我们看到全国人大统计已经表明,很多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根本就没到位,很多地方根本就一分钱都没有,他就没法投这个钱。所以这个有一个区域差,我们看到,刚才我举那几个城市的例子,这些城市它的土地是出让金的收入是比较高的,今年已经完成了任务,所以相对来说,他们更情愿去,也有钱,也有资本,去建保障性住房,但是很多地方它根本没钱,所以这个时候需要我们政府不仅要下大决心,还要有一个综合的一个考量,让这些钱能够配套,能够各地的能够均衡地使用。
主持人:也就是说各地在加快建设的同时,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保障性住房的进展,并不是很乐观。
张鸿:对。
主持人:有很多个原因是造成拖后腿的原因。
霍德明:我想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张鸿刚才也提过,全国来讲,大概1到8月份,完成率大概不到30%,这里面其实牵涉到资金跟资源这方面的不能配套,完全由地方政府来出这个钱,我想也是为难了很多地方政府了,当然现在也有一些建议,就是有关于住房公积金的这个结余,到去年底为止,它这个结余到1.2万亿了,我大概稍微做了简单的计算一下,如果将来我们从事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的话,一套房子75平米,大概3千块钱一平米来计算的话,是20万一套房子,这么一个成本,而如果1.2万亿的话,在2010年到2012年,可以有600万套房子的建设,而且如果说是2010年以后,还有更多的住房公积金的结余跟沉淀的话,对于保障性住房资金方面,倒是一个新的一个思路。
主持人:说得太好了。那么接下来是一段广告,广告之后我们来听一听特约评论员的观点。
主持人:关于这个高房价的问题,同时又有这个抑制高房价的问题,我们现在来听一听特约评论员他们有什么样的观点。
叶檀(财经评论人):抑制过度的投资性购房,使得一般的民众可以购买普通商品房,这是政府要做的第一点,第二点政府要做的是提供保障性住房,但是政府该不该做跟政府到底怎么做,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比如说这个市场投资性购房很疯狂,那这时候政府到底应该怎么办,那我想毫无疑问的是现在选择的市场调节的办法来做。第一就是货币手段调节,比如加息,比如说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把预期给压制下去。第二块是比较明确的,就是通过税收的手段来调节,高收入人群可以去买豪宅,但是政府必须通过税收的手段,把这部分过度的溢价跟过度的投资收入给转移到社会中去,然后用于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
王智中(独立地产评论人):对我国来说,整体保障资金的投入实际上是不足的,当然去年四万亿投入计划里面,9000亿用于保障房建设,从今年的指标落实情况来看,还是蛮好的。但是由于前十年投入的不足,所以导致整个的保障面受到很大的影响。另外很关键的一点,保障房投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非保障房的对象进入了这个市场,从而导致了老百姓,不能切身感受到保障房的作用。
主持人:温总理说了这样一句话,只要政府有决心解决这个问题,特别把这个“决心”提在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那么在房价这个问题上,政府应该有哪些决心?
张鸿:应该把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地方政府的政绩评价挂起钩来,现在已经到年底了,我特别希望明年初的时候有这样的一些数据能够告诉我们,到底哪些省份,哪些城市他们的保障性住房的任务没有完成,如果没有完成的话,那当地的官员是不是要为此承担一些责任,也就是说,我希望能把我们过去关于保障性住房的一些软约束,变成硬约束,把一些软指标能够让它硬起来。
主持人:也就是说要有一些硬的杠杆来衡量。
张鸿:对。
主持人:究竟是做得怎么样,要挂钩。
霍德明:保障性住房它绝对不是商业行为,它应该是一个社会福利的行为,但是当你牵涉到一个政府要执行一个社会福利行为的时候,这里面千万注意到里面猫腻很多,所以我想透明度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如果说是将来我想作为保障性住房的资金跟资源能够配合在一起的话,这个时候资金怎么来,它的流向怎么流,而且保障性住房的用地现在是划拨的,将来这个地价怎么算,我想有关于政府一旦牵涉到福利这件事情的时候,当然政府的初衷与出发点肯定是好的,可在执行上,如果透明度,甚至公信力不足的话,会使得保障性住房,或者任何一个政府福利的措施会大打折扣……
责编:刘岩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