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号,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出台,连续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注都是三农问题,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究竟给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在中央一号文件当中,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业稳定,保障农民工收入方面有什么新举措?cctv2《今日观察》主持人陈伟鸿和评论员张鸿以及陈锡文(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共同评论。
稳产 增收:两招应对金融危机冲击
一号文件出台,09年中国农业规划处有哪些新工作,连续出台6年,09年中国农民将享受到哪些新实惠?
陈锡文:“一号文件”主要在于稳定粮食生产 保证农民收入增长
(《今日观察》评论员)
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农产品价格下行的压力,由于整个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全球资源性产品(农产品属于初级产品)价格都在下行,对国内价格也有传导作用。虽然价格没有出现太大的波动,但老百姓预期有很大的波动。第二,由于出口企业需求减少、开工不足、订单来的少,生产下降,于是造成一部分企业员工开不了工,有些企业停产。
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一方面千方百计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供给、农业生产稳定;另一方面千方百计保证农民收入增长,避免破坏局面。粮食安全、农产品供给实际上对经济基本面有非常大的作用。对我国来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中食品消费占36%到37%,农村占46%、47%,所以保证农产品供给,使整个经济处于稳定的状态,体现农业的基础作用。
陈锡文:“一号文件”有助于增加农民积极性
(《今日观察》评论员)
“一号文件”中,补偿标准在提高、范围也在扩大。08年我们补贴4项,去年四项合在一起1029亿,全国范围来看,真正现在居住的在农村7亿2千万,大概每个人拿到应该是170元左右。
另外,原来粮价比较低,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高,农民收益较少,现在整个社会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为什么粮食总产量每年还能增长,因为尽管农民很无奈,为了生存发展,农民只有种粮,每年还在增产。现在补贴直接降低生产成本,国家给农民垫付一部分成本。现在补贴的方式,农民不是把粮食都卖给国家,而是把粮食流通放开。
张鸿:金融危机造成农产品价格下降
(《今日观察》评论员)
金融危机造成需求减少,从而使得农产品价格下降。像我的老家安徽,产棉花、小麦、花生等的价格都有不同幅度的下降,比如棉花比07年下降三分之一左右,小麦07年8毛多,08年的时候7毛多,下降10%左右,花生米以前是4元多一斤,现在变成2块多一斤,降了一半。而且农产品价格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据国家统计部门的数字,08年农产品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前9个月160亿美元,现在进口速度还在增加,有特别大的压力。
张鸿:增加补贴刺激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今日观察》评论员)
增加粮食补贴虽然年年都在提,也年年都在增加,这次补贴都增加,一个是面的扩大,一个是力度扩大。像我老家安徽,一亩地补50多块钱,4口之家,人均6亩地,一亩地大概300多块钱,这个300多块钱看着很少,是一种补贴。过去外出打工的地给别人种,别人不太愿意种,种了也不挣钱,现在取消农业税、增加补贴以后,起码种地能够保证农民的温饱,自己种,可能很难靠天吃饭,很难靠种地发大财挣很多钱,但是温饱解决了,还能交粮卖粮很大的问题,增大积极性。
农民工就业不容乐观
在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业发展,政府想了不少的办法,未来我们解决三农这条道路上还会有什么样的道路摆在我们面前?
陈锡文:“一号文件”对农民工就业是利好消息
(《今日观察》评论员)
我们经济布局很不平,造成中西部向东南沿海流动,我国劳动力数量大,目前二三产业吸纳这么多农民工有一定的难度,农民工外出就业是一条过独木桥。
农业部调查发现返乡的农民工占整个外出农民工的比例38.5%。春节一些农民工是正常回去探亲,但有的是因为没有找到工作岗位,往年的情况来看,要增加2千万农民工外出就业,现在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2千万农民工要回来,压力非常大。
08年12月20日国办发了一个关于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通知,包括要监督企业,确保给农民工正常的支付工资,确保农民工子弟在城里上学,鼓励企业采取各种措施尽量少解雇人数,鼓励农民工就地创业,返乡创业。中央一号文件从四个方面:贷款、财税、企业等级、信息鼓励农民工自己创业。据调查创业,一个人带动3.8个人就业,这是非常重要的。
张鸿:农民工就业问题是“第四农问题”
(《今日观察》评论员)
大家一直在提三农问题,完全可以单独提出一个农民工问题作为第四农问题。
除了年龄相对大一点、在家里有地、有农活基本技巧的人之外,很多人今年又提前要出去打工,因为农民工出外务工的收入在家庭收入里面占非常大的比重。
对80后、90后的年轻人来说,因为他们也没有务农的手艺,家里的地又可能流转了。所以根本没有准备在家里继续干农活。虽然预料到外面工作可能不好找,但也许提前几天出去会有机会。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城里并没有那么多的机会,时间长了,不光是经济问题,可能会演变成社会问题。
应该特别提出的是,有条件的地方,失去工作的农民工应该纳入相关就业的政策支持范围,比如农民工和城镇的失业人口基本上享受同样的待遇,希望能全部逐步推广。
我国目前的失业体系中不包括农民工,只有城镇失业的统计,其实我们在保经济增长的时候也在保就业,必须明确经济增长不一定促进就业,过去我国GDP增长一个点可能带动2百万的就业人口,现在可能只带动不到一百万,经济效益是递减的。所以应当首先保就业,保就业才能带来经济持续有效的增长。
陈锡文:多条途径 渐进式逐步解决中国农村问题
(《今日观察》评论员)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按照中央文件精神,以工促农,以工促乡。城市的二、三产业如何解决农民问题、做出贡献指的也是这个。这是整个现代化的根本问题,很多人都清楚只有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才能真正现代化。
去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了根本的方向。这次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到必须推进社会主义现农村建设,必须坚定不移促进城乡一体化。关系8、9亿农民的三农问题光靠一个办法解决是难以实现的。需要有多条途径。
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定不移让生活在农村的人们也享受到现代化生活。中央提出坚定不移推进中国一体化,随着改革向前推进,包括户籍制度改革是逐步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出路,但是一定要注意这是渐进的。
张鸿:应在农村之外为“三农问题”想办法
(《今日观察》评论员)
解决三农问题不应该局限在农村,应该在农村之外找一些办法,记得多年前,我曾采访过一个经济学家,他的观点是:如果农民没有钱,城里人要下岗,当时还以为是如果农村没有需求,城市的彩电就没有地方销。
由于户籍制度等的屏障,使我们的体制一直处在城乡二元结构当中,但事实上市场是一元的,即市场内部是流动的,如果城里生产的产品在农村得不到满足,城里饱和了经济仍然难有更好的发展。所解决三农问题,包括农民工的问题应该多在农村、农业、农民之外想一些办法。
北京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周其仁
春节后返城能否直接找到工作,现在高通胀,是不能适应目前经济形势的,将有可能不利于农民工增加就业。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张曙光
最关注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认为进一步完善,加强农村土地产权保护,同时一定要避免中央和地方在土地问题上存在的博弈,现在中央政府保护农民土地,开发商不会保护农民土地,农民自己没有能力保护好土地,地方政府和政府一起,落实好正解决这个问题。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许小年
大背景下展开,三农政策的着眼点,如何更快上农民转变成市民,只有让农民转变成市民之后,才能提高农业经营的规模。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张晓山
09年上半年,是对过敏经济的有利保障,有关三农的重中之重,在于农民增收,非农就业人群的收入,关系到农村消费是的有效扩大,也是稳粮增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 韩俊
城乡抽如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仍处於不利地位,农民初次分配,再分配,处于不利的位置,不解决这个问题,农民真正的富足难以实现。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马晓河
目前保收入,保增产,当下农村工作的重点,09年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是摆在农村的现实问题。此外在连续5年粮食增收的面前,防止粮食产量出现滑坡。
(《今日观察》栏目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21:55—22:25;重播23:50-24:20;次日中午13:00)
责编:刘岩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