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抄底——主权基金路在何方?

2010年02月26日 10:36  专家观点 我要评论

  

点击观看节目视频<<<<<<<<<< 

到海外去抄底,到海外去抄底,金融风暴冲击后的沙滩,留下的是馅饼,还是陷阱?海外淘金,淘到的是黄沙,还是黄金?全球顶尖学者,齐集汇聚《今日观察》,群雄激辨,论战海外抄底,《今日观察》重磅推出。

眼下讨论的最热门的话题,就是海外投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很多的中国企业发现,原来国际市场上一些遥不可及的并购目标,忽然之间触手可及了,收购的价格也变得越来越有诱惑力,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在国内停顿了将近一年的中投公司,本月再次启动了海外投资的计划,他们决定购入摩根士丹利日前发行的22亿美元普通股当中的12亿美元普通股。作为国家的主权基金,中投公司这一举动几乎成了现在中国资本海外抄底的一个行动标志。海外投资之路,中国企业是否真的就能一帆风顺?现在进行海外投资,真的就是一本万利的好时机吗?央视经济频道主持人陈伟鸿与著名财经评论员何帆现场连线上海演播室谢国忠先生共同评论。

中投再度出海,主权基金能否一帆风顺?海外抄底是陷阱,还是馅饼?

何帆:保值增值的同时要做好风险控制。
(《今日观察》评论员)
听到中投购入摩根士丹利股票的消息,很多投资界的人士认为是被动补仓。2007年12月,中投投资了56亿美元的摩根士丹利的强制转股票的债券,当时它占9.86%的股份,后来摩根士丹利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损失很大,日本的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对它进行了注资,我们原来的股权就受到稀释,大概只占到7.68%,这次再增资之后,我们占摩根士丹利的股份又增加到原来的水平9.86%。如果我们把这个看成是一个买卖,到底能不能够赚钱,我觉得比较难判断,如果能赚钱的话,那意味着以后摩根士丹利必须要恢复往日的荣光。如果它不单纯是一个生意,而且是像下棋一样,正在布局,那这个棋子可能是意味深长的,因为现在在美国最发达的还是金融业,对美国政策影响最深远的也是金融界。
很多人都在说,中投从成立以来一直在赔钱。在这里我要替他们说句公道话,中投其实并没有赔钱,但是它也没有赚到大钱,基本上是盈亏相当,可能会略有盈余,所以这也是它现在开始增加要到海外投资的一个原因。为什么没有赚到大钱?一个是因为运气不好赶上了美国金融危机,几乎所有金融资产的价格都在大幅度的缩水,但是中投的投资策略也有一些失误的地方,比如2007年5月,它非常匆忙地投资了一个私人股权基金,黑石集团,结果赔了钱,赔了钱之后它马上变得保守了。
我们要考虑如何去保值和增值,但是也不能够盲目地被现在一些价格比较低廉的资产冲昏头脑,赶紧去抄底。钱都是中国人民自己血汗挣来的,所以在保值,增值的同时,如何做好风险控制,是中投必须要面对的一个很大的挑战。

谢国忠:中投收购股票的价格是一个公平价不是捞底价。
(《今日观察》评论员)

中投收购摩根士丹利股票的价位,不能说是很便宜,但也不是说很贵,市净率差不多是一倍,历史上来说,投行的市净率也就1.5倍,现在投行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所以股价应该是相对低的。应该说算是一个公平价,但不是一个捞底价。摩根士丹利的股票最低点到过9块钱,现在因为美国的金融行业趋势渐渐明朗,谁能活下来,谁不能活下来,这个问题基本有答案。摩根士丹利应该是处于一个能活下来的那一类里面吧。所以市净率如果是一倍的话,这个股价是能接受的,但不能说是占到了很大的便宜。
中投对中国来说,规模还是很小的,中国外汇储备2万亿美金,中投相当于十分之一的规模。世界上虽然有那么多主权基金,但这几十年总的表现是相对是比较差的。中国又是一个新的主权基金,要做的好不容易,但幸运的是,虽然说主权基金建立的时候,是在市场最高的时候,所以跳进去是亏了一点钱,但这个亏的钱,对中国来说,还是比较小,如果是这个泡沫的市场,再维持两年,中国把那么多钱都扔进去的话,那后果是不堪设想。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