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用政策整治“地王晒太阳”

2010年02月26日 10:36  专家观点 我要评论

  

今天我们要关注最近房地产市场上的“地王”闲置现象。2007年广州市全市总共成交50余宗住宅用地,其中27块土地被冠以“地王”称号。然而时隔两年之后,27块土地中却有24宗迟迟没有被开发销售。开发商为什么要积极地拿地,争当“地王”,而又一直闲置不动工呢?是资金链紧张无法继续建房?还是有意在囤积土地?一边是土地闲置,一边是“地王”频出,这样的一系列的现象,究竟凸显出房地产市场怎样的怪圈?央视主持人陈伟鸿和著名评论员沈竹、向松祚共同评论。
 

新地王 新隐忧
是什么羁绊了房产商开发的步伐
沈竹:资金链吃紧导致土地闲置
(《今日观察》评论员)

俗话说买的没有卖的精,地产商在买地的时候,可谓是如意算盘打尽,在整个地价上升的时候,争相拿地,制造一股热潮。他们对未来有预期,知道未来的房价可能会上涨,所以就出高价去拿“地王”。但这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预期了,他们在赌房价上涨。当时的房价已经脱离基本面已经很远了,泡沫也形成很久了,所以像保利地产,07年7月份拿到一块地,成本价是8千多块钱,如果按照30%到50%的地价房价比来算的话,它出售的价格至少在16000以上,才能够成本价,才能赚利润。但是现在它周边的小区,均价还是9千多块钱,现在他再投入资金盖房子,钱赚不回来,所以他干脆不投入,结果造成了现在闲置的情况。在07年到08年房地产价格一下子逆转的过程中,银行紧缩银根,国家政策逆转的时候,他们的资金链马上就要断了,最后是房地产老总的儿子去接盘,去买房子,掏出一亿多来补充资金链的亏空。
   
向松祚:房地产商算准了不开发获利更多
(《今日观察》评论员)
商人一定会算两个东西,一个是成本,一个是收益。地产商在争夺“地王”之后却不开发,其实是在考虑到底要付出多大成本,如果不开发的成本非常高,那他一定会要去开发。如果不开发的成本非常低,而且还有很大的利益,那他可以选择不开发。尽管我们看到“地王”都是天价,动辄就是几个十个亿,但实际上他拍卖只需要付定金,一般只占到地价的2%,比如,广州有一个叫中莱投资有限公司曾经拍卖了广州的一个“地王”,总价格是44个亿,实际上他只付了8000万,2%都不多,成本实际上是很低的,剩下的钱按照当时有关政策的规定,要根据情况来分期分批支付。实际上,他起初付的钱并不多。后来可能根据情况,钱也没有及时支付。根据广州国土房产管理局的副局长黄文波先生所讲,2007年在广州拍卖到这些“地王”的众多企业,几乎没有一家足额缴纳了土地转让金。开发商不选择开发是有他的道理的,他一定算过账,算账的结果就是不开发的成本非常低。而且不开发,他未来和已经获得的利益也非常大。不开发通过什么途径来获利,这是另外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


  
利益驱动“地王”闲置现象
沈竹:“地王”拉动周边小区低价疯涨
(《今日观察》评论员)

如果我是一家上市公司,算一笔账后觉得高价拿地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事情,那我即使不开发,现在拿到这块地,市值也会大增,因为股民对我的信心增大了。另外我买了这块地,就会推高区域间的地价。比如广州有一个广州城建集团,6月的时候拿下了一块叫珠江新城的“地王”,是广州的一个CBD概念区域,拿到的价格是每平米1.5万元,房地产商买下这块地之后,这块地周边有一叫也是他们开发的叫新慧云景的小区价格立马就升高了10%到15%,整个新慧云景一下就赚了两个亿。他拍地花了3.45个亿,这地还没有开发,就先在外面大赚一把,真是墙内不香,先墙外香。


向松祚:土地成金融杠杆  “地王”为金融投资家追捧
(《今日观察》评论员)
看看这几年涌现出来的“地王”的手法,很多看起来是房地产的开发商和房产企业。但他们的活动和盈利的源泉使他们可以称为金融投机家,他们买了地以后可以不开发,而完全把土地作为一个金融杠杆,通过金融杠杆的操作能赚取巨额利润。这些上市公司以高价,以天价拍卖了一块地,这块地马上就会变成其资产负债表上的一块资产,那么他企业的市值就会相应的放大。他还可以把这一块新的“地王”作为一个好故事,拿到市场上去募集资金。将它当作一个好故事讲给投资者听,然后募集到新的资金,所以实际上他买地并没有付出很多钱,但是他马上转手过去,就可以从市场上募集足够的资金。这一块的收益已经很大了。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