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猪肉变身记(2007.04.24)

2010年02月24日 17:53  深度报道 我要评论

  

    


前不久,湖北当阳市工商人员对农村集贸市场进行例行巡查时,无意间在肉类摊位区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往日被商贩们扔在角落,无人问津的零碎垃圾猪肉竟然也出现在了案板上,难道这种垃圾猪肉也有人购买?这样的猪肉买去能干什么呢?

  

    这是位于湖北省当阳市城乡结合部的一个集贸市场,有近千户农民在这里经营着各种食品,其中生肉类摊位就有数十户,细心的工商人员发现,最近不少猪肉商户把零碎垃圾肉摆上了案头,您瞧,有的放在不起眼的案板边角儿,有的则干脆大大方方地放到了案板中央的称盘里,与正常猪肉平起平坐,似乎在等候着顾客的挑选

  

    工商人员所说的杀口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血脖肉,含有大量的淋巴结和脂肪瘤,是生猪身上淋巴结最稠密的部位,淋巴结具有过滤、杀灭、吞噬病原微生物和病毒等作用,积存了很多的病菌和病毒,短时间加热不容易杀灭病菌和病毒,所以食用后很容易感染疾病,《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九条明文规定禁止生产经营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而据我们了解,正规生猪屠宰厂一般在猪肉上市前也会将血脖肉切割掉,避免流入市场。但是在农村,一些个体屠宰户仍然将血脖肉带进了市场,万一被人食用,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了避免商户起疑心,工商部门没有安排分管该市场的工商人员进行调查,而是从其他区域调派人员进行暗中调查。首先想要确定的是商户们是否在出售这种垃圾肉,工商人员于是装扮成买肉的顾客,对商户进行试探。

  

    一堆垃圾猪肉3元钱卖掉,看来这买卖在摊主眼里已是见怪不怪了,难道买卖垃圾猪肉在这里已经成为顺理成章的事儿了吗?据摊主说,这种垃圾猪肉普通顾客一般是不会购买的,过去都是自己处理掉的,如今买垃圾猪肉的一些人看上去不像是普通顾客,因为他们每次基本上都是把垃圾肉全部买走,至于这些垃圾猪肉被买去具体做什么,卖肉的摊主们是从来不过问的。那么,购买垃圾肉的会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样的肉买回去是自己吃?还是给动物吃?或者是给其他人吃?工商人员心里充满了疑惑。

  

    工商人员在暗中调查中发现,一般到上午十一点多钟,市场里的烂猪肉就基本上没了踪影,垃圾猪肉的交易隐蔽而快速。

  

    


在暗中调查进入到第三天的时候,工商人员终于盯上了一个买垃圾猪肉的人,这个人在几家肉摊前转了几圈,最后停在了一个案板上有一堆垃圾肉的摊前,不过他似乎并不急于把垃圾肉买走,而是左顾右盼,等待时机把肉买走。卖肉的摊主做垃圾肉买卖也是小心翼翼,遮遮掩掩,对出现在眼前的人格外警惕,眼瞅着周围的人少了,摊主赶紧收集起案板上的垃圾肉,一会儿功夫,数公斤垃圾猪肉就一股脑儿放进了买家自行车后座的竹筐里,一场不可告人的买卖就这样完成了。一下子买下这么多垃圾肉,这个人究竟想干什么呢?

  

    把垃圾肉绞成肉泥,并且还加进去一些葱姜蒜,这不就成了人们做饺子、包子的肉馅儿了吗?难道这样的垃圾肉馅是给人吃得吗?据卫生部门介绍,食用“淋巴肉”危害极大,其中毒的发病率为70%-90%,其死亡率可达0.16%,超过一般食物中毒的死亡率。而更让工商人员惊讶的是,农贸市场内绞肉加工店老板不仅对他人加工垃圾肉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自己也正大量加工着垃圾肉。

  

    猪肉里的淋巴真的是轻易就能处理干净吗?工商人员随手从水池里抓出一块肉,发现上面仍然有不少淋巴瘤存在,绞肉店老板的话显然是自欺欺人。那么,这些垃圾肉泥到底是不是给人吃的呢?

  

    绞肉店老板说的是事实吗?工商人员尾随前面购买垃圾猪肉的人来到了一家位于城乡结合部的路边面食小店里,在小店里吃面条的人还真不少,可以说是座无虚席。之前那位买垃圾猪肉加工肉泥的人已经换上围裙在灶台前忙了起来。据服务员介绍,这里最受顾客欢迎的就是炸酱面,难道垃圾猪肉在这里成了美味可口的炸酱?工商人员决定问个究竟。

  

    在掌握了相关证据后,工商人员初步认定这家路边面食店有使用垃圾猪肉的涉嫌。工商执法人员随即对这家面食店以及集贸市场涉嫌贩卖加工垃圾肉的商户采取行动,当场缴获垃圾肉泥10多公斤,未经处理的垃圾肉30多公斤,并责令涉案商户暂停营业,接受检查。

  

    真是难以想象,看起来令人作呕的垃圾猪肉,在黑心商贩的手里竟然也成为了消费者难以识别的美味。我们的记者也了解到黑心商贩们并不是不了解相关法规禁止生产和经营垃圾猪肉,他们是明知故犯。那么,是什么原因驱使一些商贩敢于违犯国家规定,铤而走险生产经营垃圾猪肉的呢?

  

    一位从事过加工垃圾肉丸的商贩算过这样一笔账:如果要加工低成本肉丸,收购一斤垃圾猪肉只要0.50元,生产肉丸时要加入一斤淀粉,价格是0.40元,这样一斤垃圾猪肉和一斤淀粉可以生产出1公斤的“肉丸”,算上调料和人工运输等费用,这1公斤“垃圾肉丸”的成本也就是1元。然后到农村批发市场以每公斤3.6-4元的价格批发出去,每公斤能净赚2.6-3元,而正常猪肉生产肉丸的利润一般每公斤只有1元左右,其中的暴利可想而知。工商部门指出,农村食品市场相对薄弱的监管措施,也往往给这样的劣质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

  

    由于农村地区地域辽阔,村舍分散,一些假劣食品充分利用这一条件秘密从事生产,并且经常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流动性很强。在湖北省当阳市采访期间,我们的记者随同工商人员进行了一次查处农村私自屠宰窝点的行动,行动的结果令我们十分意外。

  

    凌晨3点钟,行动小组来到了一处群众举报的农户私自屠宰生猪的窝点。

  

    行动小组在黑暗中静静守候,时间一分一秒前进,过了4点钟,屠宰窝点没有动静,过了5点钟,屠宰窝点还是没有动静。一名在近处守候的工商人员回到车前,失望地告诉我们,屠宰窝点一点儿动静都没有,没有屠宰生猪的迹象,这次行动可能扑了个空。工商人员分析,也许是前几天记者在农贸市场的采访引起了屠宰户的警觉,今天要么是转移了屠宰地点,要么就是暂时停止了屠宰活动。

  

    工商人员的无奈,不仅反映出了农村私自屠宰窝点屡打屡犯的现实情况,也显现出了对农村食品安全的忧虑。据了解,仅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全国各地农村关于生产经营垃圾猪肉的案例就不断出现。去年9月,上海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在一家农贸市场查获大量“淋巴肉丸”; 去年10月,湖北武汉东西湖工商分局工商人员收缴“淋巴猪肉”数十公斤;今年1月,湖南省长沙市查获700公斤问题猪肉;今年2月,重庆市沙坪坝区查获一起非法加工猪肉制品窝点,涉案“问题猪肉”达1000公斤;今年4月,3。5吨问题猪肉在湖北武汉被查扣焚烧。

  

    


垃圾猪肉在农村的出现,只是暴露出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隐患的冰山一角。随着城市食品市场的逐步规范,一些问题食品纷纷转战农村市场,寻求生存空间。我们的记者在湖北省一些乡镇就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前人们对农村食品安全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对农村食品安全现状表示不满的人占到了多数,对假劣食品进行举报投诉的人不到调查对象的一半,而所有调查对象都一致认为应该加大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力度。

  

    据了解,目前在农村地区仍然有着相当数量的各类食品小作坊;同时,在农村市场经销的食品中,自产自销的散装食品、“三无”食品、过期食品并不少见,一些农村地区既在成为假劣食品的主要产地,也在成为假劣食品的主要消费地,而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也时常成为假劣食品的受害者。2007年刚刚过去近3个月,新的一年里又有一些农民因假劣食品而付出了代价。

  

    (事件连接)

  

    1月30日中午,河南省项城市秣陵镇农民马某家举行订婚宴,三名男子参加完中午的酒宴后相继出现中毒症状,虽经医生全力抢救,其中两人仍然先后死亡。事情发生后,主人家及死者家人怀疑酒宴上喝的某品牌白酒有问题,并已将此酒送往有关部门化验。

  

    3月1日,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章驮乡勐旺村村民陈昌发在家为女儿办婚礼,宴请亲朋好友300多人。参加宴席的人饭后陆续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医院初步认定,此次事件为食物中毒,中毒者共有371人。

  

    3月15日中午,福建省安溪县仁峰村村民黄金厢在家中为儿子操办婚宴,有近150名村民到黄家吃喜酒,吃完喜宴8小时后,几乎所有参加婚宴的村民开始感到手脚酸软,头重脚轻,呕吐不止,初步判断病情可能与农村家菜加工环境比较差有关。

  

    据卫生部刚刚发布的2006年全国食物中毒情况报告显示,去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报告596起,中毒18063人,死亡196人。其中,食物中毒在农村地区、集体食堂发生的起数和中毒人数较多。

  

    防患于未然,食品安全问题是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虽然我国食品安全整体状况是好的,但农村食品市场的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农村既是食品大量消费的地区,也是食品生产的重要环节。为此,国家工商总局也把今年确定为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目的就是要在广大农村建立一个和谐的食品生产消费环境,促进农村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好,感谢收看今天的《聚焦三农》,明天同一时间再见。

  

    。

  

    null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