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2010年02月24日 17:59 深度报道 我要评论
随着裂纹的增多和加大,水库中流出的水越来越多,最后竟然汇成了一条不大不小的瀑布,流下山去。人们知道,这个水库库容现在已经超过了800万立方米,一旦垮坝,将给下游群众带来巨大灾难。
当地水利部门工作人员和武警官兵闻讯迅速赶到现场,采用多种方式抢险堵口,经过3个多小时的奋战,总算把决口堵住了。但每次回想起这惊险的一幕,水利部门的工作人员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而这次暴雨袭击,全州县存在隐患的水库,还远远不止这一座。
所谓病险水库,是指存在较严重质量隐患,影响大坝安全的水库。这些水库大都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水库按照库容量大小,划分为大、中、小型水库,这些分布在农村的病险水库基本都是中型和小型水库。这些水库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库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在全州县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水库都不同程度出现过险情。在当地乡镇的很多水库的坝体上,我们都见到了这样的塌洞。
这座大坝是砂石结构,塌洞比较明显,补漏也相对容易些;而更多的土坝水库,漏水点比较分散隐蔽,维修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在这些病险水库的坝基处,基本上都有这样的零星水沟,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多处漏水点汇成的这些泡水沟,每天会造成大量水库水资源,白白浪费掉。除了浪费水资源,漏水更重要的危害,是对坝体安全的影响。
为防止出现险情,在内侧铺设防浪石,是保护水库的安全措施之一。那么,这些病险水库当时铺了多少防浪石呢?而这些水库的配套设施,也由于年久失修,大都废弃不用了。
起臂机是用来启动水库闸门得动力装置,起臂机房的老化失修,会直接导致整个水库的进出口闸门失控,同样也是水库安全的巨大隐患。而这样的水库,主要分布在农业生产相对集中的乡镇。
全州县有5座蓄水量在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中型水库,在大坝上我们看到,水泥坝身也出现了裂纹。而检测发现,不仅裂纹在加大,整个大坝也在出现明显的缓慢位移。
原来,对于病险水库,必须保证保坝水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死水位。而且,即便用水库里的水浇了地,也解决不了庄稼的旱情,还会造成水库的严重损坏。但是,天越来越旱,地里的禾苗一片片枯死,眼看着库里有水却不能放,村民们非常着急。
后来,镇政府出面,帮着村民打了几眼水井,才算临时解决了灌溉的问题。而今年8月,当地雨水充沛,村民们认为可以借此机会向水库里多充些水,以备天旱之需。让大家没想到的是,水库管理人员却在大量地向外放水。
原来,对于病险水库,坝体的承载量有限,水位高了会有垮坝的危险。但是,权衡轻重,还是要保水库的安全。所以,即便是遇到丰水期,水库也不敢存水,这样的水库,让周围的村民感到很无奈。
那么,对于这些病险水库,当地政府为什么不组织维修呢?镇干部为我们算了这样一笔帐。而要把全县的病险水库全部修下来,最保守的估算,所需资金也要超过1、8亿元。
正是由于资金的严重缺乏,不仅病险水库的维修难以落实,就连乡镇一级水库的保养和看管,也只好请当地村民来做,条件是允许他们在附近的水塘放鸭养鱼。
由于没有财力给这些水库管理员发工资,也没有经费给他们做业务培训,所以从业务技能到工作积极性,这些管库员都很难做好水库的日常维护工作。当地曾经尝试把中型水库的水面承包给养鱼大户,所得收入用于小型水库的维护。
多年来,地方政府也曾多方筹集资金,断断续续对一些重点水库进行加固和维护,但大都终因资金不足而中途停工。
从1998年开始,中央已经拨付了276亿元资金,用于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采用中央拨款、地方筹资与群众集资相结合的办法,各地已经开始着手对病险水库展开大规模修缮工作。全州县的小一型水库——山塘里水库,就被列为首批享受中央拨款资金的除险加固项目。在现场记者看到,除险加固施工过程组织严密,各项指标要求也很高。
目前,当地已经上报了第二批水库除险加固项目预算,有关经费的下拨手续,也正在审批中。今年,国家又拿出了50亿元用于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随着中央财政投入力度的加大,我国病险水库的安全问题,将全都逐步得到解决。
null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