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大山 (2007.9.8)

2010年02月24日 17:59  深度报道 我要评论

  

    


漆雪芳的家住在漳县殪虎桥镇,2006年的夏天,漆雪芳从镇上得到一个消息,新疆的棉花快要收获了,需要有人帮着收棉花。漳县的县委和县政府正组织各乡镇闲在家里的妇女到新疆摘棉花,去新疆70天,能挣两三千元。同镇的许多妇女纷纷到政府的劳务办报了名,然而漆雪芳却陷入了矛盾之中。

  

    新疆需要棉花工的消息,漆雪芳03年就知道了,当时许多同乡都自发赶到新疆摘棉花,漆雪芳观察了两年,这些去摘棉花的妇女每次回来都能带上两三千元。漆雪芳眼红了,看着别人家两个月挣出了自己一年的收入,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到春节的时候都有新衣服穿,漆雪芳坐不住了,2005年夏天,漆雪芳就跟着别人到新疆摘棉花。然而只会写自己名字漆雪芳没有想到,因为自己不识字,在这次短暂的务工当中遇到了许多麻烦。

  

    原来老板利用了漆雪芳不识字,克扣了她摘棉花的数量。漆雪芳吃了个哑巴亏却有苦说不出,眼巴巴地看着别人拿着两千多元高高兴兴地往家走,漆雪芳只好安慰自己,尽管只挣了不到2000元,但是也将近一年的收入了。然而漆雪芳的麻烦还没有结束。

  

    漆雪芳一共被罚了600多元,加上那张高价火车票接近250元,等到漆雪芳回到家一算,她这辛苦两个月只挣了不到1000元。被骗的经历让漆雪芳变得越发谨慎,辛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这让漆雪芳决定再也不出远门了。相似的经历也发生在三岔镇村民杨镶过的身上。

  

    原来餐馆老板在押金条上写着,没有干够一年,押金只能退一半,但是因为杨镶过不识几个字,就稀里糊涂地签上了名字。最后在杨镶过离开的时候,她也没有拿到老板承诺退还的300元。白干了半年,还白送给老板500元押金,被骗的滋味让杨镶过终身难忘。她告诉我们这500元押金不仅是她当时全部的生活费还是全家的希望。

  

    杨镶过说,当时走投无路又不敢回家,因为不知道怎么去面对年幼的弟弟和年迈的奶奶,还有他们的希望。

  

    后来杨镶过和丈夫一起开过一家规模不大的服装店,杨镶过第一次去城里进货,明明是2万元的货,对方看杨镶过不识字,硬说这些货要2万1千元。结果杨镶过白白地多付了1000元钱。对这个刚刚起步的服装店来说,这无异于一次重创,这让杨镶过的丈夫心里很不是滋味。

  

    从此杨镶过的丈夫就让杨镶过看店自己去进货,但是却发现店子里的衣服越来越不好卖。杨镶过服装店的客人越来越少,服装店的生存陷入了危机之中。杨镶过把这些都归咎于自己不识字。

  

    在我国广大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靠外出打工或者做一些小生意贴补家庭收入,但是许多农村尤其是西部偏远地区的农村,一些农民因为不识字失去了许多挣钱增收的机会。据了解目前我国文盲人数达到了接近1亿2千万,他们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当中。要让他们踏踏实实地走出家门挣钱,首要任务就是帮他们扫盲。

  

    漳县已经开展了好几期扫盲班,每一期都在不同的乡镇设点。而今年扫盲班的扫盲点就有漆雪芳所在的三岔乡和杨镶过所在的殪虎桥镇。扫盲班开班的时候,村庄里都像炸开了油锅似的。尤其是村里的男人们有点想不通,都结了婚生了孩子的女人有必要再去上学吗?

  

    听到扫盲班开班的消息,漆雪芳和杨镶过都跑到扫盲班去报名。杨镶过告诉我们,由于不会记帐,每天卖出多少衣服,多少鞋,每一笔价格都记在脑子里,一天下来容易记岔了,等丈夫进货送货回来再对帐经常对不上。和杨镶过一样许多扫盲班的学员刚上扫盲班的时候,态度都很坚定。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就在开班三天后,来上课的妇女突然少了许多。

  

    


原来在漳县这样的偏僻农村,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过去只有风流女人才识字和上学。一时间流言四起,在这个思想保守的农村,这些话特别是对已经结了婚的女人们刺激很大。

  

    漆雪芳离开了扫盲班,在家带四岁的儿子,迫于舆论压力,她考虑暂时放弃去扫盲班上课的想法。杨镶过也感到了来自于丈夫的压力。即使是这样,杨镶过依然坚持每天都去扫盲班。在这里参加扫盲班的妇女和杨镶过一样都已经三四十岁了。对她们来说,成天拿锄头的手学写字真的很困难。

  

    扫盲班的学员告诉我们,因为年纪大了,经常前学后忘,一个字要记上三四天。不仅在课堂上学,回去还要学。渐渐地,杨镶过学会了一些常用的汉字,也学会了记账。

  

    杨镶过的丈夫告诉我们,自从杨镶过参加了扫盲班,学了不少东西以后,现在无论进货做帐,里里外外一把手,服装店的生意越来越好,自己也清闲了不少。

  

    扫盲班的课程大约持续了半年左右,冬季扫盲班结束以后,许多参加过扫盲班的农民陆陆续续地出去打工或者做生意了。而殪虎桥镇村民漆雪芳因为没有上完扫盲班还是不敢出门,依然在家带孩子。6月漆雪芳听说今年棉花采摘价格达到了每斤1元,比两年前涨了四毛钱,如果去新疆摘棉花,今年的效益还会再增加将近1000元。漆雪芳后悔冬天没有坚持去上扫盲班,眼看着挣钱的机会又错过了。就在这个时候,漆雪芳听到了一个消息,县里专门为准备去新疆摘棉花的文盲妇女开设了一个扫盲速成班。

  

    为了让更多的文盲农民可以走出家门参加劳务输出,增加家庭收入,县里专门开设了一个为期两个月的扫盲速成班。这期速成班主要针对想去新疆摘棉花的文盲妇女,希望通过扫盲班的学习让她们敢于走出去,并且减少她们在摘棉花的过程中遇到的麻烦。这一次漆雪芳不仅报了名而且回到家里还继续学字。

  

    漆雪芳告诉我们,已经浪费了冬季扫盲班的学习时间,这次机会她要好好珍惜,把失去的时间加倍补回来。这次再去新疆一方面是政府组织,比较正规,各方面也有保障,另一方面识字了以后就不会像过去那样被骗了。主要是想今年好好在新疆摘棉花挣些钱。

  

    2007年8月末,漳县陆陆续续组织农村妇女奔赴新疆摘棉花,三趟火车专列一共运送了1万2千名妇女,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这两年参加过扫盲班的文盲妇女。漆雪芳完成了为期两个月的扫盲班,准备搭乘9月初最后一班摘棉花专列去新疆。

  

    漆雪芳这次去新疆得70天,她告诉我们,她最舍不得的就是四岁的儿子。05年走的时候孩子还小,现在儿子已经有点懂事了,知道她明天就要走。漆雪芳像往常一样哄孩子上床,但这一次儿子怎么也不肯上床,一直粘在漆雪芳怀里。漆雪芳告诉我们,扫盲班让她有了再次走出去打工的勇气,到了新疆再苦再累她都会坚持下来,因为现在她有能力为了儿子去挣更多的钱。

  

    现在漆雪芳已经踏上了去新疆摘棉花的火车,她告诉我们这次摘棉花她争取挣上3500元,因为能识字算账了,所以不再担心会被人蒙了。杨镶过的服装店规模也越来越大,她说这也得益于扫盲班。近几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数量逐年上升,在西部广大农村地区,农村劳动力中有一半以上属于文盲和半文盲,尤其是农村妇女,文盲比例占到我国所有文盲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由于历史的原因,她们中的许多人没有上过学念过书,但是显然她们也已经成为家庭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帮助农村劳动力扫盲,特别是帮助农村妇女扫盲,是提高农村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手段。

  

    null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