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2010年02月24日 18:01 深度报道 我要评论
CCTV.com消息:桑岛村,顾名思义,以坐落在桑岛而得名,这个方圆两三公里的小岛仅靠着山东省龙口市的徐福镇,岛上的这个村子有2000多口人,大都以打渔为生,只有一两家干着别的营生,我们要说的主人公王秀茹就是岛上唯一的一名女乡村医生,2007年12月30日凌晨三四点钟,睡梦中的她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这么晚了,会是什么事情呢,难道是谁得了急病?
时间:12月31日凌晨4点
地点:龙口市桑岛村
天气:11级大风
敲门的是村里吕忠斌老人的家属,就在半个小时之前,正在睡梦中的老人突然直喊肚子疼,而且越来越严重。王医生拿了一些常备的药,抓起药箱就往病人家走。
经过王医生初步诊断,认为吕忠斌得的是急性胃穿孔,必须马上去医院治疗。
吕忠斌所在的桑岛只有一两名像王秀茹这样的乡村医生,平时只能诊治一些头疼脑热之类的小病,村民得了大病,还是要去镇上的医院,而要出岛渔民只能坐船。
当时,海上风力高达11级,巨浪滔天,岛上船只根本无法出航。尽管桑岛距离龙口的港峦码头只有2海里,但在大风巨浪面前,2海里的距离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王医生介绍,胃穿孔是溃疡病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抢救可能会危及生命,特别是急性胃穿孔,一旦确诊,病人必须要在6-12小时内进行手术,但是,吕忠斌他们村所在的桑岛被海水阻隔,而这时偏偏又遇到这样的大风天气,吕忠斌该怎么办呢?难道要坐以待毙?
其实,在我国的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一旦遇到像老吕这样的突发事件,由于救助不及时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时有发生。2007年6月,湖南某山村,由于交通不便,抢救不及时,一个产妇与一对龙凤胎均死于送往医院途中;2007年7月,四川暴雨不断,某镇水库积水暴涨,排水口堵塞,泄洪不畅,险情十万火急,附近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2004年7月,贵州毕节两户12位村民日前误食毒蘑菇中毒,由于山村路远,耽误治疗,有4人抢救无效死亡。
难道,这次老吕也碰到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境地吗,这时,有村民把老吕得病的事情告诉了龙口市港滦边防派出所派驻在桑岛村的治安协管员梁瑞胜,得知老吕的病情后,梁瑞胜一边安慰家属,一边赶忙请求派出所支援。
5点05分,龙口市港滦边防派出所接到求救电话后,立即联系附近的大型船只试图强行赶往桑岛,但是,当他们赶到码头一看,顿时傻眼了。此时吕忠斌老人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船舶无法度海,有没有可能请求飞机救援呢?值班人员迅速向交通部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求救,希望他们能出动直升飞机前来救援。
在等待飞行队消息的同时,桑岛村老吕病情持续加重,王医生尝试各种办法进行抢救。大约半个小时左右,岗峦派出所所长段开波收到了飞行队的答复。
得到飞机能来的消息,派出所和桑岛村的村民都松了一口气,但是,由于蓬莱飞行救助基地还不具备夜航条件,按照规定,只能等到天亮,飞机才能起飞。
时间:12月31日凌晨5点多
地点:蓬莱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
人命关天,情况危急,经过紧急逐级上报申请,交通部主管部门特别许可了这次救助行动,机长潘伟和救助队员谈俊、绞车手孔伟迅速奔赴机场,做起飞前的最后准备。
海风越刮越大,没有一点减小的迹象,潘伟队长告诉我们,一般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下,飞机出动危险很大。
万事俱备,大家最着急的就是期盼天快点亮起来,立即起航救人。
而此时,病人病情突然再次加重, 6点18分,龙口方面再次打来电话,报告说病人已处于半昏迷状态,家属请求飞机携带医生和供氧设备前往救援,以便争取在第一时间得到救助。
接到电话,飞行队立即调整营救方案,准备在龙口市港滦码头增加一处降落点,要求派出所寻找降落点,并协调医生到位等候。
平常飞行过程中,飞机遇到的空中的风速是5—6米/秒,而当时海上风速已经达到25米/秒,是平时的5倍多!
时间:12月31日7点35分
地点:龙口市港滦码头
港滦派出所迅速选定码头附近的一个停车场作为经落点,并派专人在降落点舞动红旗。7点35分,直升机在龙口港滦临时降落,搭载医生及输氧设备后迅速飞往桑岛。
港峦码头的降落点虽然不是很理想,但是直升飞机还是很顺利的降落下来了,但是桑岛就不一样了,岛上的村民根本没有什么飞行方面的常识,他们选的降落点能适合飞机降落吗? 机长告诉我们,一旦降落点选不好,不仅救不到人,而且还有机毁人亡的危险。
直升机很快就到达桑岛上空,并且发现了村民舞动红旗的地方。飞机在村民选定的降落点附近盘旋了一周,侦察降落点附近的情况,很快大家否定了这个降落点。
中间有两个篮球架,周围电线杆较多,四周建筑物布局较乱,机组人员认为,此处不适合做直升机起落
第一个降落点被否定后,人们又开始寻找新的降落点,而此时的吕忠斌老人正在生死线上与时间赛跑。
经过几分钟的盘旋,机组人员发现了居民区旁边的一个小操场,周围较为空旷,直升机在200英尺的高度作了高空侦察后,觉得应该可以起降。
当飞机下降到离地面只有30英尺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草丛中的塑料袋及其它杂物随直升机的下旋气流而飞舞起来,极有可能影响到飞机的安全,这个起降点再次被放弃。
此时已经距离事发有将近4个小时的时间,病人已经奄奄一息,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拖延一分钟就意味着病人向死亡走近了一步。
7点55分,直升机在距离桑岛约1公里位置寻找到一个较为合适的临时起降点。
直升机降落后,众多村民抬着病人涌向救助直升机。
考虑到飞机载客较多,龙口港滦临时起降点已经不适合临时起落,为确保飞机的安全,机组人员临时决定返回蓬莱飞行救助基地。8点40分,直升机顺利降落。早已等候在此的蓬莱市人民医院医疗救护车,将病人火速送往医院得到了及时治疗,此时距离老人发病仅仅过去了4个多小时。
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也不如城里,特别是最近几年,全球气温变暖,自然灾害更加频繁的情况下,农村地区一旦发生像老吕这样的突发事件,该如何应对,成了不少地方政府头疼的问题,龙口市目前推出的农村地区及沿海岛屿应急救助机制,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他通过政府文件的形式,把相关部门用机制组织在了一起,一旦遇到突发事件,相关部门就能迅速做出反映,达到很好的解决效果。目前在我国许多地区持续发生的暴风雪天气,针对农村来讲,突发事件的隐患也相对会增加,希望我们今天的故事能给政府部门提供借鉴。
null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