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土地要效益(2008.7.28)

2010年02月24日 18:04  深度报道 我要评论

  

这天是发放退耕还林补助款的日子。一大早,甘肃省榆中县马家山村的村民就高高兴兴地到村委会大院里来领钱。签字按手印,一沓不厚但也不薄的票子就领到手了,村民们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

 2002年开始,在我国西部推开的退耕还林政策,是在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和沙化劣质耕地上,有计划地进行造林种草的一项工程。政府则对退耕农民进行一定数额的补偿。 几年前,这些农民并不种树,而是靠在自家自留地种农作物,作为主要收入来源。这里的农作物为什么收成上不去呢?原来,地处甘肃中部地区的榆中县,相当一部分属于丘陵地带,干旱少雨成为农业生产的巨大障碍。而且,有些耕地的土质也不适合大田作物的生长。因此,遇到少雨的年份,地里的庄稼就让人非常忧虑。 5年前,县里开始推行退耕还林政策,指导村民在耕地里栽种耐旱的生态林和经济林。从种庄稼改为种树,村民最担心的是技术上掌握不了要领,县林业局为此做了大量工作。 如今,村民不仅能拿到一定数额的补贴,几年下来,林子的经济效益已经凸显了出来。原本入不敷出的干旱盐碱地,如今产生了经济效益,县林业部门还指导村民在林子里间种其它作物,让土地产生更大的效益。退耕还林的效益不仅体现在收入上,更重要的是当地生态上的变化。 在又碱又旱的沙坡地上植树种果,退耕还林政策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让生态得到了更有利的保护,从而让贫瘠土地产生了效益。采访中,记者还看到,除了利用好政策,西部地区还加强科研开发,运用科学技术向土地要效益。 当地农技人员告诉我们,西北地区不仅雨量少,而且四季分布不均匀,日照时间长,水分蒸发得快。如何让有限的降雨得到充分利用,从而让土地能够更有助于作物的生长呢?经过长期摸索实践,当地推广了这种双垄沟种植技术。 我们看到,农作物的垄沟都由这种地膜覆盖,V字形的地膜将降雨汇集在一起,并渗进土壤里,由作物根系吸收。地膜在发挥集雨效果的同时,还能有效阻止地下水分的蒸发。 但是,在推广之初,有些农民也不免担心:把所有的作物中铺上地膜。会不会增加生产的投入成本呢?更重要的一点,由于作物受地膜覆盖,可以有效地保护作物根部的热量,不被散失掉。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种,这种技术保持地温所产生的效果,很快就显现了出来。 在海拔超过2200的中连川乡,我们了解到,由于干旱少雨,这里农作物的产量过去少得可怜。而如今记者在这里看到,虽然今年的雨量也很少,但村民们的玉米长势却很好。 村民说,过去即便遇上雨水充足的年份,这里也不长玉米,主要就是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双垄沟地膜覆盖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地温保护的问题。所以,在过去一直长不出玉米的地方,也成了玉米的丰产区。 科技的力量让没有收成的土地变成了丰产田。在解决口粮问题之后,当地尝试依靠科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一村一品,让土地成为农民的致富路。 金崖镇齐家坪村,是一个人均占有土地比较少的村子,但村民告诉我们,大家的年人均收入却并不少。齐家坪村是靠什么增加人均收入的呢?原来,全村每家每户都种蔬菜。 按理说,蔬菜是对灌溉用水要求比较高的作物,在旱情相对较重的榆中县,为什么能大规模种植蔬菜呢? 原来,集雨保墒的双垄沟技术,给当地种植蔬菜提供了先决条件,在靠近黄河的区域,当地建设的提灌工程把黄河水引到蔬菜主产区,解决了蔬菜种植用水难题。 在此基础上,当地筹措资金,在蔬菜种植区打了许多深机井,使灌溉用水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之后,在不影响小麦玉米生产的基础上,蔬菜成为又一个主导产业。 根据市场行情的需要,适时调整蔬菜的种植方式,这让老百姓能够有更大的收益。在当地的蔬菜批发市场保鲜库,我们看到,从田间地头收起来的新鲜蔬菜,正源源不断地运送到这里来。植蔬菜,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采访中我们还看到,其他形式的套种、间种,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的种植效益。种植实践证明,这种套种形式,并不会影响小麦的单产。所以两种作物产生的效益,肯定会增加农民的收入。现在,当地一边依靠农民种植实践摸索规律,一面与科研单位加强协作,继续探索提高种植效益的更多方法。 我们看到,依靠科技种植,同样的土地,产生了更多的效益。今年第18个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权威数据表明,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38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改粗放利用土地为集约利用土地,将土地利用方式从外延扩展转变到内涵挖潜上来,实现土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