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本期节目视频 

广西河池市巴马县农民周厚强,自从在去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丢了工作后,便从广东东莞回到老家养起了猪。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养得个头小小的猪,竟然买到比市场上普通肉猪贵了一倍的价钱,这让他喜出望外。
广西巴马县的农民周厚强这些天乐的合不拢嘴,他养的猪又下了两窝小猪。要说猪下小崽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他怎么这么高兴呢?
周厚强有17头母猪,按每头母猪一年下两窝猪崽,每窝猪崽收入1000元来计算,仅猪崽这一项,他每年的毛收入就达34000余元。那他到底养得这是什么猪?怎么会有这样好的收入呢?
原来他养得这是香猪,在市场上的售价比普通肉猪贵一倍左右,周厚强一直在外打工,去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原先所在的工厂倒闭了,周厚强只好回到家乡。
然而通过香猪养殖,仅仅一年的功夫,周厚强不仅还清了朋友的借款,还开始翻建新房,这令乡亲们羡慕不已。其实,在巴马县很多养殖户都知道养香猪挣钱。这不,原先在县城里开饭店的盘阳村农民王秀英,看到香猪养殖的效益的好,便关了饭店也养起了香猪。
作为一个优质的地方猪种,香猪和普通肉猪相比,具有皮薄、肉嫩、味香的特点,在当地十分畅销、供不应求。在市场中,一位购买香猪的顾客告诉记者,在当地的传统风俗中,逢年过节、请客聚会等必须要备香猪。
同时,随着巴马旅游的发展,巴马香猪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前来这里的游客都要慕名品尝香猪的美味,无形中又进一步推高了香猪的价格。

如今,巴马的香猪已经香飘全国,各地的高档酒店纷纷前来订货,巴马县也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发展香猪养殖。从养殖到深加工,逐渐形成了产业一条龙。
看到巴马县农民养香猪养得红红火火,收入可观,同样是打工返乡的平果县农民工黄大福坐不住了,他通过广告从一家特种养殖推广公司引进了几只纯种巴马香猪,不到一年的功夫,就繁育出了五十多头香猪,然而养成卖完后,他一算账,却发现不仅没挣到钱,还把这几年攒得积蓄全赔进去了,这是怎么搞得呢?
平果县农民黄大福最近一段时期很郁闷。不久前,他好不容易才把自己养殖的最后一批香猪处理出去,低廉的价格,让他赔了个低朝天。
和巴马县的周厚强一样,黄大福也是个受去年金融危机影响而返乡的农民工。怀里揣着这些年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几万元积蓄,回乡创业养起了香猪。按理说,由于这两年香猪的市场价格不断攀升,香猪养殖是一个被许多人一致看好的项目。为什么平果县的黄大福养香猪赔钱了呢?
原来,黄大福的香猪刚开始的时候,养得还是不错的,然而养着养着他的香猪就慢慢发生了变化。
肉质差了,黄大福养的香猪就只能买到和普通猪肉差不多的价钱。可香猪繁殖率低,生长速度慢,出栏周期要长2个多月,所以总体成本高于普通肉猪,如果最后按普通肉猪的价格来卖,自然要赔钱。
仅仅一年的功夫,黄大福的香猪养殖便宣告失败,曾经的猪舍已经变成了鸡圈,他建猪舍、买种猪投入的几万块钱也就打了水漂。
同样的饲养方法,同样的饲料配方,同样的管理防疫,况且,平果县和巴马县相距不过百十公里,地形天气条件接近,为什么养出的猪差别就这么大呢?而且据记者调查,现在全国各地推广的香猪养殖成功的几乎为零,绝大多数都养成了形似而味不同的普通猪。养好香猪难道有什么奥秘吗?

在我国,香猪资源十分稀少,仅仅在广西的巴马县和环江县,贵州的从江县、三都县和溶江县、四川的安岳县和旺苍县七个地方出产香猪。物以稀为贵,看到香猪的市场行情逐年涨高,全国很多地方前来引种,掀起了一股香猪养殖的推广热潮。
然而,许多前来引种的养殖户,不管怎么养,其结果都和平果县的黄大福一样,基本都失败了。
由于香猪自身繁殖力低,生长慢。一些特种养殖推广公司为了弁利,便它和肉猪或野猪进行杂交,变成所谓的“野香猪”,结果反而加速造成品种退化、品质下降。
在许多地方,一些特种养殖公司夸大宣传,掀起了养殖香猪的热潮,结果不仅造成了养殖的香猪品种混乱,也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为什么把香猪引种到外地后,第二第三代就容易变异呢?当地水产畜牧兽医局畜牧管理站副站长吴建才告诉记者,香猪本身是一个当地农民在历史喂养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繁殖和选育形成的特殊品种。由于杂交代系少,遗传基因不稳定,所以引种到外地以后,受各地不同环境气候的影响很容易变异。
同时记者注意到,当地农民饲养香猪的时候,从来不用混和饲料,而是用当地随处都有的野菜、红薯叶加上地产的玉米喂养香猪,保持了特有口味。而纵观全国香猪的产地,我们不难发现几个相同的特点:都是山区盆地,原始生态环境好,污染少。而且全年温差不大,属温带湿润性气候。
这些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也是外界所无法复制的。这些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香猪的品质。
品种、饲料、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影响香猪品质的决定性因素。同时这些独特的条件也限制了香猪产业的推广,使香猪产业走出大山几乎成为了不可能。
而一些养殖户在有些养殖公司的片面宣传下,很容易吃亏上当,长期从事三农经济品题研究的专家李小千提醒广大养殖户,在从事特种养殖项目前,一定要全面认真分析其利弊,避免盲目上马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其实,特种养殖顾名思义,就包含有特殊品种和特殊生长条件两层意思。许多养殖户只考虑其品种特殊,市场价格高就盲目上马,而不考虑其对环境、地域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往往会功亏一篑,甚至遭受损失。一些地方政府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时盲目跟风,上马特种养殖项目时,也只考虑活不活的问题,却很少考虑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下,品质是不是一样。毕竟“特养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更多精彩致富招数<<
>>返回 聚焦三农 首页<<
责编:刘岩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