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产业突围季节市场(2009.4.14)

2010年02月24日 18:09  深度报道 我要评论

  

 

>>>观看本期节目视频 

 

鹅肉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食品,随着现代人对食品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少的鹅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目前,鹅肉在我国肉类市场中的消费份额已经从前些年的1%上升到现在的4%。

最爱吃鹅肉也最会吃鹅肉的当属广东人,卤鹅、烧鹅、白切鹅——无鹅不成席,一年就能吃掉两亿只鹅。在广东省的潮州市,更是自古就有逢年过节必吃鹅肉的风俗,刚刚过去的清明节也不例外。除了节日,平时潮州人也极其喜欢吃卤鹅肉,有的人家甚至天天都吃。由于味道鲜美,连远道而来的北方人都喜欢上了卤鹅肉。由于有吃鹅的传统,所以人口不多的潮州市每年都要消费掉400万只鹅。

爱吃鹅肉,并不只是广东人的专利,在我国的八大菜系之中,广东菜、福建菜、浙江菜和江苏菜这四个沿海省份的菜系都有“无鹅不成席”的说法,年均消费肉鹅8亿只。

而在有“中国鹅都”之称的江苏省扬州市,每年肉鹅的消费量都达到3000多万只。在扬州市的生鹅交易市场,记者更是听到了一片“抢”声。但是记者了解到,这种抢鹅的现象往往出现在每年的夏秋两季前后,而在其它时间,则供大于求。多年来一直从事鹅产业研究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水禽营养室主任侯水生告诉记者,这是因为鹅的产蛋期集中在冬春两季。

由于鹅的饲养成本比较高,如果把冬春两季产出的鹅苗喂到夏秋两季再上市,那么鹅的成本就比售价还高,因此,大量的肉鹅总是在冬春两季就集中上市了。目前,我国各地的鹅种都存在这种季节性供应不均的问题。

那么,鹅产业的季节性供应该如何满足四大菜系常年稳定的需求呢?在广东省潮州市,记者了解到,当地的种鹅养殖大户黄得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两年前就动起了反季节繁殖的念头。当时这个决定立刻遭到了父亲黄镇坤的强烈反对,为这事,父子俩足足争论了半年,最终决定各让一步。黄得荣在当地农技人员的帮助下,根据家族上百年的养鹅经验,很快就摸索出了一套反季节育种技术,那就是在鹅的产蛋初期对鹅进行强制换羽,再加上光照、温控等各种现代科技手段,黄得荣第一年的反季节实验就取得了成功。而随着反季节鹅苗的大量上市,不但缓解了当前鹅苗紧缺的问题,而且售价也比平时高了很多。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