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本期节目视频
安徽省舒城县的谢塝村是深山中一个相对偏僻的村落,和很多地方一样,村里的男人大多外出打工,只留下女人们在家,既要操持农活,又要照顾老人和孩子,这样的日子原本也还过得安宁。但是,一起意想不到的惨案打破了这个小山村的平静。
这一天,村民汪德应等人正在地里干活,突然听到附近的村民潘步能家传来一阵阵惨叫声。当村民们闻讯赶到潘家门口时,发现潘步能的邻居—一位叫施华线的妇女,正在拿着菜刀砍潘家的人。
施华线的丈夫上前制止,没想到,妻子毫不留情,对着他就是一刀。凶手的情绪已经完全失控,而当时的情形也十分紧急。
施华线砍人后匆匆逃逸,村民们这才上前把伤者送往医院。当时现场的伤者一共有七个人,其中有潘步能夫妇和女儿、他们80岁的老母亲,潘步能亲戚家的两个小孩,还有施华线的丈夫。
经过紧急抢救,几名大人脱离了危险,而潘步能亲戚家的两个孩子,一个五岁,一个三岁,都因伤势过重而死亡。当地派出所民警很快赶到现场缉拿凶手,可是,已经迟了。
顷刻之间,一个小山村里,三个人死亡,五个人重伤。村里人从没遇上这样的惨剧。然而,惨剧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一个深山里的农妇,到底因为什么样的深仇大恨,会对邻居大开杀戒,甚至连八十岁的老人几岁的孩子都不放过?
记者在谢塆村采访时得知,施家和潘家曾经关系很要好。更让人意外的是,很多村民在谴责凶手施华线的同时,又表达了对她的同情和惋惜。甚至对于施华线平时的为人,村民们大多给与了肯定。
既然两家关系很好,施华线又不是本质很坏的农村妇女,她为什么会有如此令人不齿的杀人举动呢?
村里人告诉记者,在农村,女人有生活作风问题是一件很严重的事,谣言会让人抬不起头来。而像施华线这样一位留守妇女,丈夫长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长期的压抑和苦闷,再加上谣言的攻击,施华线的心理防线很容易就崩溃了。
为了了解施华线杀人事件的更深层次原因,记者走访了中国农业大学的叶敬忠教授。叶教授曾主持开展一项关于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况的调查项目。并由此写下《阡陌独舞》一书,对于施华线的行为,他有这样的分析。
无论什么样的原因,都不能成为危害社会危害他人生命的理由。施华线的行为,令人惊愕之余,也引发了我们对于留守妇女生存状况的关注。据统计,随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我国的农村留守妇女有4000多万人,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她们的所思所想是什么,她们过着怎样的困难生活呢?我们的记者在湖北、安徽两省就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状况进行了调查。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农村留守妇女一年能够见到丈夫的次数很少,夫妻间主要的联系方式,就是打电话。
据有关部门的一项调查显示,在4000多万留守妇女中,44.3%的丈夫一年只回家一次,51.9%的丈夫外出务工时间已超过10年。这就意味着,家里的所有农活,照顾老人照顾孩子料理家务等等所有负担,全部扛在这些留守妇女柔弱的肩膀上。忙和累是他们共同的感受,一些原本应该男人来干的重体力活,大家也只能咬牙承担。
她叫任次云,丈夫外出打工六年了。家里的五亩责任田,都是她一人承担,还要照顾有病的婆婆,任次云告诉记者,她每天都是四五点钟起床,一年到头睡不上一个好觉。即使是生了病,也不能歇着。因为她是唯一的劳力,农活不等人,老人孩子也都需要她的照顾。
沉重的生产生活重担,常压得她透不过气来,哭泣是她唯一的发泄方式。实际上,这样的哭泣,也是大多数留守妇女在不堪重负时,唯一的宣泄方式。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除了生活上的不堪重荷,困扰着留守妇女们的一个心结,是精神上的孤独寂寞。这些正值盛年的女人们,长期面临着与丈夫分居的痛苦。
这位叫周家存的留守妇女,说自己最怕的,就是看到电视上出现一些甜蜜的镜头。
孤独寂寞,还有巨大的不安全感,像巨石一样,重重的压在这些留守妇女的心头。在周家存的房间里,记者看到一个倒置的酒瓶。她说这既是防地震用的,也是防小偷及其他坏人。
除了面对骚扰,她们还经常要面对一些莫须有的流言蜚语。为此,这些孤独的女人们平时都不敢跟异性结触,否则很容易传出谣言。
更让他们不安的是,身处两地的夫妻拥有不同的生活世界,随着长期的分离,在知识、信息、观念、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就会逐渐显现,这让她们和丈夫的感情日益疏远。很多留守妇女都感到,和丈夫已经越来越有距离感。
汪茂凤的丈夫一直在江苏打工,一年只回来一两次。家里70多岁的婆婆和残疾的女儿,都是汪茂凤一人照看,夫妻俩原本感情很好,可是,她意外听到村里人传丈夫的闲话。
可是,渐渐地,汪茂凤感到丈夫越来越不对劲。果然,一年春节回家时,丈夫给汪茂凤摊了牌,要离婚。可是,丈夫坚持说两人长期分开已经没有任何感情,并且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家。如今,汪茂凤只能一个人撑起了这个残缺的家。
任次云、周家存、汪茂凤的故事,典型的反映了广大农村留守妇女的面临的精神和生活压力。叶献忠教授和他的项目组在总结留守妇女的特点时,用“三座大山”比喻了对留守妇女的压力。
虽然有种种困难和压力,但是,在调查中,记者更多地感到的是这群女性的坚韧,她们对家庭对丈夫炙热的爱,得知在外地打工的丈夫,能够看到我们的节目时,她们纷纷给丈夫带了话。
无论再苦再累,也要撑起一个家,为外出打工的丈夫建一个坚实的大后方,这就是所有留守妇女的心声。在她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女性的勤劳坚韧。当前,留守妇女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关注,如何关爱帮助留守妇女,解决她们的实际困难,已经成为各地政府探索的新课题。
去年冬天,任次云的婆婆又生病了,而地里的蔬菜需要盖地膜,任次云家里家外地忙,生活一下子乱套了。就在这时,村里的妇女干部带着一帮留守妇女姐妹来到她家,帮她把农活很快就干完了。
据全国妇联统计,像这样的留守妇女互助组织,全国已经有3万多个。同时,针对留守妇女精神苦闷的情况,各地普遍开展了专门的留守妇女走访活动,各级妇联还组织留守妇女开展各种文艺活动,丰富她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针对留守妇女安全感不强的问题,一些留守妇女较多的村庄组织专人日夜巡逻,同时大力开展法律宣传,打击危害留守妇女权益的行为。
此外,针对一些留守妇女希望创业的实际,各地还通过培训、提供免息贷款等形式,帮助她们实现梦想。安徽省舒城县的留守妇女张雪芳,就是在政府提供培训和贴息贷款的扶持下,办起山鸡养殖场。如何进一步推进留守妇女问题的解决,有关专家也提出了建议。
目前,一项以“关爱留守妇女儿童,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活动正在全国普遍开展,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也提出,要加大对农村留守人员的帮助关爱力度。在新形势下,农村留守妇女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主力军,关爱帮助农村留守妇女,已经成为各地的具体行动。
>>更多精彩致富招数<<
>>返回 聚焦三农 首页<<
责编:刘岩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