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本期节目视频
昨天,我们的节目已经报道了黑龙江省大豆卖难的问题,今天我们将继续关注这一话题。由于受进口大豆的影响,大豆价格从去年7月份3元每斤跌倒10月份1.5元一斤,截止到4月份,黑龙江省还有200多万吨大豆积压在豆农手中,由于价格低,农民不受益,今年大豆播种面积也在减少。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国家实施了1.85元的国储收购价格,但这又影响到了油脂加工企业的利益,加工企业也停止了收购大豆,那么,黑龙江豆农手中的大豆该怎么办呢?
进入5月份,由于春耕急用钱,黑龙江的豆农正想法设法处理堆积在家中的大豆,对于很多农民来说,大豆卖不掉,今年的生产和生活会受到很大影响。5月16日,记者在从齐齐哈尔去往海伦的路上发现,许多豆农正拉着大豆到附近的大豆收购点去卖。
虽然很多豆农没能将大豆卖到国储收购点,但国储收购1.85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当地大豆市场的价格,当地收购点的大豆价格也由原来的一元五六增加到了一元七角多钱。在春耕备播之即,这个价格已经吸引了很多豆农前往销售。黑龙江省海伦市豆农王孝良在几天前,也将自己的1万多斤大豆卖到了附近的收购点上。
往年,黑龙江省的豆农们大部分都是将自己的大豆销售给了当地的油脂加工企业。而现在油脂加工企业也抱怨,与进口大豆相比,如果收购黑龙江大豆就意味着赔钱。
大豆价低,农民受损;大豆价高,企业亏损。业内人士认为,制约我国大豆价格的主要因素就是进口转基因大豆,今年四月份,黑龙江大豆价格是1.7元多,而进口转基因大豆是1.5元多,每斤比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低了2角钱。由于价格的竞争优势,行业人士预计,今年大豆进口量将高于去年的3750万吨,会增加到3810万吨,这将是国产大豆1600多万吨的两倍多。令人担忧的是,进口大豆的猛增将会进一步主导黑龙江大豆的定价权。
在价格的比拼中,国产大豆失去价格优势的同时,也输掉了市场。吴立强向记者介绍,目前,进口大豆压榨的豆油和豆粕已经占据了黑龙江80%的市场份额。国际粮商在向我国倾销大豆的同时,不断收购、兼并大豆加工企业,已经控制了国内70%以上的大豆加工能力。
为了保护本地大豆,国家有关部门有意识地限制了黑龙江省当地油脂加工企业使用进口转基因大豆,而只准沿海油脂企业直接加工进口的转基因大豆。
一方面是沿海红红火火的大豆进口,一方面是怨声载道的黑龙江大豆产业,我国的大豆市场正在经历着奇特的冰火两重天!针对黑龙江省大豆及大豆产业出现的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大豆产业协会、科研单位和加工企业都积极行动起来,寻找突围的策略。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用“豆农一盘散沙,企业孤军奋战”来形容黑龙江省大豆产业状况。种植过于分散、生产规模小等因素直接导致了豆农成本过高、参与市场能力弱。记者在黑龙江调查中了解到,散户种植和农垦大规模种植,仅在投入上就相差了不少钱。
黑龙江省红星农场副场长林玉坤很自信地告诉记者,他们每收获一斤大豆就要比与散户少投入2角5分钱,这就意味着,他们的大豆在市场上销售已经赢得了2角5分钱的价格空间,他们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这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星农场田间种植的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哪块地种了什么,苗情怎么样,所有情况尽在系统掌握,这不但方便管理还大量节约了人力。
红星农场今年种植了 16万多亩大豆,从种植到收获都实行了规模化生产、大机械作业。低投入,高产出,让他们在市场上有了竞争优势。
业内人士认为,要想让黑龙江大豆乃至全国大豆真正突围解困,首先从自己在种植到管理等差距上下功夫,做长远的规划。在黑龙江,像红星农场这样实行大机械作业、规模化种植的毕竟占少数,而60%以上的都是一家一户为主的散户豆农。与农场种植相比,散户豆农更像一盘散沙,想让他们向农场一样实行现代化的种植模式是不现实的。这些散户,又该怎样让他们形成合力,共同提高竞争优势呢?
王景河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的豆农,与别人不一样,今年他的大豆种植面积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这是为什么呢?是这些优惠条件,让王景河重新树立了种植大豆的信心。那么,是谁给了他这些优惠条件的呢?
据了解,克东县80%多的农民都种植大豆,在今年2月份,克东县护路村成立了大豆专业化合作社,合作社不但统一购进种子、化肥,减少了种植成本,还与当地大豆加工企业签订了订单合同,保证了豆农的卖豆之忧。王景河就是加入了合作社才享受到了这些优惠条件。
同样,在黑河市,较早成立的金秋大豆种植专业合作社就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去年11月份就将社员的大豆卖掉了。经过实践,大豆专业化合作社更有利于把黑龙江省内零散的豆农组织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在黑龙江,记者了解到,这种大豆专业化合作社也越来越多。
除了发挥合作社作用外,记者在海伦市看到,这里正想方设法提高大豆的单产,以增加农民的收益。据了解,现在黑龙江大豆每亩单产为150公斤到200斤左右,今年,海伦市已经用这种方式种植了3万多亩地。
就在黑河和齐齐哈尔筹备大豆合作社、海伦实施高产创建基地的同时,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冯晓和黑龙江省大型加工厂的负责人也开始行动起来,他们要组建一个联合体。
黑龙江省大豆产业突围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与外力抗衡,农民才得以受益。就在前几天,农业部会同中国大豆产业协会确定了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齐齐哈尔市克东县、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黑龙江农垦总局红星农场四个地区进行大豆产业发展机制创新试点,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探索建立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产业合力,从而拯救危机中的中国大豆产业。
黑龙江省大豆遭遇卖难今年不是第一次,以前也发生过,究其原因就是我国大豆参与市场竞争力不强。面对相关利益错综复杂的大豆市场,现在看来,仅仅依靠几条政策措施,并不能实现平衡发展。一个好的现象就是包括政府、协会、企业和种植户都已经行动到起来,为黑龙江省非转基因大豆把脉,促进大豆产业健康发展。对我们这个大豆原产国来说,怎么样维护国产大豆的市场,保护大豆产业,还需要做出更全面的长远规划。一方面,可以从种植方式、农业技术等各方面扶助豆农,压低种植成本,扩大单位产量,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国产大豆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利用国产优质非转基因大豆资源,培育高端产业链,生产绿色产品,跳出与进口转基因大豆打价格战的束缚。这样的中国大豆就不会是烫手的山芋,反而会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更多精彩致富招数<<
>>返回 聚焦三农 首页<<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