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农]奇迹·夏收2009(3):市场篇(2009.6.17)

2010年02月24日 18:11  深度报道 我要评论

  

 

>>>观看本期节目视频 

 

2009年的夏粮夺得了连续第六个丰收,这个成绩来之不易,然而作为广大种粮农民来讲,打下来的粮食能不能卖个好价钱,把丰收变成切切实实的增收,目前是他们考虑最多的问题。

左中军是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江店镇的种粮大户,5月底,记者来到这里时,老左的1100亩小麦还没有收割,县上和乡上的农技人员正在给老左做最后的指导。

看着满眼黄灿灿的麦浪,老左高兴地告诉记者,经过县乡农业部门的测算,他种的麦子丰收在望,亩产平均能达到450公斤,比去年的产量还要高一些。让老左特别欣慰的是,这样的产量是战胜了年初的大旱和春季大面积病虫害之后取得的,这个丰收,来之不易。然而高兴之余,老左还是有着他的担心。

老左告诉记者,他的第一个担心是,去年中国经历了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这样一系列的大事,而这些事是否会影响今年的粮食价格?

看来老左的担心不仅有一定的道理而且还有普遍性。为了打消种粮农民的疑虑,保护农民的利益,早在去年10月,国家就提前公布了2009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每50公斤三等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87元、83元、83元,比2008年分别提高10元、11元、11元。这样大幅度地提高最低收购价格是近年来少有的。

事实上,我国从2006年起对粮食实行保护价收购政策,即当市场价高于保护价时,农民可以在市场上销售粮食,当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时,农民可以把粮食卖给国家粮食收购部门。从逐年递增的最低收购价格来看,老左的第一个担心国家早就替他考虑到了。可是,老左还有着第二个担心。

在老左家,他给记者算了一笔成本账:他种这1100亩小麦,亩产平均450公斤,如果按照国家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0.87元算,他的亩收入为783元。由于种粮规模上去了,成本下来了。在种子、肥料、地租等成本上的支出为530元,这样算下来他亩净收入为253元。虽然国家是第四年出台了小麦最低收购价保护政策,老左还是有他的第二个疑问:不出意外的话,他今年要收500吨小麦,这可不是一个小数,收购企业是否能够敞开收购呢?

  

  相关链接: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