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本期节目视频
在浙江省湖州市,有一个听起来特别的村子,为什么说它特别呢?因为这里有几百万条蛇常年盘踞在村里,并且,其中不乏剧毒的五步蛇、眼镜蛇和蝮蛇……而我们本期节目的主人公则是常年和这些恐怖的蛇相伴的“蛇王”,他就是浙江省德清县子思桥村农民杨洪昌。
杨洪昌,祖祖辈辈栖息于子思桥,年轻时患上了强直性脊椎炎,尝试了多种治疗方法不见效果,上海一位老中医的一句话让杨洪昌把眼光瞄向了当时漫山遍野爬行的蛇,从此杨洪昌也和蛇结了缘。
为了治病,整天捕蛇吃蛇成了杨洪昌生活里的一部分,在一次捕蛇时偶遇几个来收购山货的商贩,提出高价收购杨洪昌捕捉的蛇,改变了杨洪昌的思维,也改变了他的命运。从此杨洪昌每天除了捕捉自己治病需要的蛇,还尽可能多捕一些用来卖钱贴补家用。看到杨洪昌捕蛇卖能赚钱,村里一些胆子大的农民也开始和杨洪昌一样捕蛇卖,并且渐渐地发展成了村里一个赚钱的行当。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眼看着山里这种蛇的数量越来越少,老杨的脑子里开始在这蛇身上琢磨事儿了。
怎么样既保证这蛇的数量,又保证大伙儿有钱赚?这蛇能不能像养鸡养鸭一样在家里养呢?他想到了在家里养蛇。老杨就是一个敢想就敢干的人,他首先在自家院子里搭起了一个蛇棚,这老杨果真要养蛇!
老杨要在家里养蛇消息很快就传遍了这个本来就不大的小村子,面对家人反对还好说,但是邻里百舍的议论和担心却是老杨无法控制的。
因为没有养蛇经验,而且第一批蛇基本全是从外地买来的,还有部分是在野外抓的,根本就不习惯人工养殖,最初投放的饵料根本就不吃,看着一堆一堆的小鱼等饵料变臭了,老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又无能为力。
这蛇对老杨送上门的食物不理不睬,可把老杨给急坏了,蛇不吃不喝,老杨也在那里不吃不喝,他在想,无论如何得把这些蛇的肚子填饱,于是,他想到了填鸭式喂养。
让老杨没有想到的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搞填鸭式喂养居然奏效了,以前在野外找东西吃的蛇现在每天让老杨掰着嘴喂一遍,没几天渐渐喜欢上了老杨投放的饵料,后来根本不用老杨进蛇圈,自己学会按时按点儿地进食了,老杨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这蛇说来也是奇怪,一旦能够正常进食,那长得真是顺当,没几个月这些蛇的肚子都开始鼓了起来——它们的产卵期要到了。看上去,老杨的好日子就要到了。
很快,长势喜人的蛇都开始产卵,每条蛇基本都能产十二三个卵。看着一堆一堆白花花的蛇卵,老杨是乐在嘴上,甜在心里。可是,还没等他笑容落下,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大量蛇卵竟然不翼而飞了!
蛇卵怎么会不翼而飞呢?难道家里招贼了?还是家猫或者老鼠给偷吃了?可这十里八村的谁都知道老杨家里有几万条蛇,连邻居过路都绕着他家门口走,谁还敢去他家偷拿没什么用的蛇卵?猫和老鼠都怕蛇,那更是不用说,不可能!老杨决定自己查查是谁动了他的蛇卵。
自己下卵自己吃!这可就没办法了!一只蛇卵就是一条价值不菲的胎蛇啊!怎么才能让蛇不吃自己的卵呢?老杨陷入了困境。就在老杨为管不住蛇偷吃蛇卵而焦急的时候,小时候老人经常责骂孩子“乱讲话把嘴缝上”的一句话让老杨茅塞顿开……
没想到,土办法还真管用,老杨的蛇圈里就再也没出现过蛇卵丢失的现象。保证了蛇卵的数量,接下来该是孵化胎蛇了。
孵化胎蛇,看上去不难,不就是把卵孵成小蛇嘛,从前农户家里自己孵化小鸡、小鸭不就是这样嘛。老杨开始了自己的孵化。他把蛇卵整齐地码在纸箱子里封上口,静静地等待小蛇出壳。一天,两天,老杨守着他的纸箱子静静地守候了一个多月,他终于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那只盛满他希望的纸箱子……
让老杨怎么都想不到的是,守候了一个多月的希望竟然成了一堆臭蛋!孵化不成胎蛇,那一堆一堆的蛇卵就是无用的垃圾,老杨又一次陷入困境,并且像是掉进万丈深远的困境。
百折不挠就像中国农民普遍的品质,杨洪昌在接近绝望的时候并没有放弃,而是想着办法一遍遍尝试和排除。
泡沫箱孵化法终于成功,老杨一次就孵化出了四千多只小胎蛇,这个时候,久违的笑容又重回老杨的脸上。
成功的经验有了,老杨第三年就开始大规模地孵化胎蛇。第三年,老杨踌躇满志地倾全家之力投入,进行胎蛇孵化。蛇这种动物和别的不一样,人工孵化风险很大,老杨的这次孵化能不能成功,只能等到六十天以后才见分晓。
在老杨焦急的等待中,泡沫箱里终于开始有了动静,大约到了56天的时候,老杨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第一个泡沫箱……
老杨养蛇赚了十几万!这个消息在子思桥这个小村子里可炸了锅了。从前路过都绕道走的老杨家,现在可成了车水马龙最热闹的地方了。
从此,村子里养蛇的多了起来,特别是那些曾经谈蛇色变的乡亲们,也渐渐地对这个风不着雨不着的行当产生了兴趣,甚至周围十里八村儿的农户们也开始学着发展这个产业,而此时的老杨正欣喜地感受他的带动所产生的人生价值。
老杨看着大批量的蛇被外地商贩收走,而乡亲们赚的仅仅是辛辛苦苦的工夫钱,他心里觉得不平衡了,能不能把这些自己养的蛇自己加工,制作成半成品来销售呢?
从蛇养殖到蛇产品的初加工,子思桥这个曾经以贫穷出名被外村嘲笑的村子,一下子成了有名的蛇产业专业村,老杨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蛇王”。特别是全国各地媒体的关注,子思桥村的名字不断见诸媒体报道,无论是养殖规模还是养殖数量,“中国第一蛇村”渐渐声名远扬。
随着“中国养蛇第一村”这个响亮名字的传播,各地来参观学养蛇经验的络绎不绝。“蛇王”老杨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他一直在琢磨:他们村是以养殖这种赤练蛇而著名的,能不能给这赤练蛇一个产地符号呢?于是,他想到了原产地标志保护。但是,以个人名义申请一个动物物种原产地保护,特别是对于一个农民来说,不能说是天方夜谭,至少也是前所未闻。
为了申请赤练蛇的原产地保护,老杨搜集了各种资料,跑完县里跑省里,跑完省里跑北京,结果看似不可能的事情还真就让这执着的老杨给干下来了。
原产地标记的成功申请,让老杨再做起这蛇生意来更是如鱼得水,看着大量的蛇肉蛇干蛇皮蛇胆销往各地,他不知满足的心又开始躁动起来。
把这种活蛇精加工成胶囊?这可是一个新话题,特别是现在国家对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这么严格的大环境下,做胶囊、口服液等药品食品必须严格执行国际JMP标准!对于一个初中毕业的农民来说,竟然也敢想JMP,这似乎比申请那原产地标记还悬乎。
说干就干,老杨找到了浙江大学的教授,经过反复论证可行性,确立立项,他立即开始考察生产设备,购置JMP车间生产线并投入试产。一个农民的JMP车间生产的产品真能达到国家食品药品行业标准吗?
有中国蛇村的原产地保护的背景和蛇王的称号,老杨的精加工蛇产品一经上市,迅速占稳了江浙和上海的保健品市场。按说年届花甲的他应该可以做甩手掌柜享享清福了,但是不知足的他却把目光瞄向了蝮蛇、眼镜蛇等剧毒的蛇种。
如今的老杨,一边在他的蛇王国里实现着自己的梦想,一边密切关注着世界上蛇产业的动态,这不,就这种剧毒的蝮蛇,他已经和韩国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养殖和产品研发交流,他的一万条蝮蛇现在已经在韩国的全罗南道研制成功。对于那些一起致富的乡亲们来说,蛇王老杨自然是他们值得信赖的带头人。
全国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关键因素是人。就像浙江省的这个养蛇专业村和它的蛇产业,因为有了一个杨洪昌,带着乡亲们发展起蛇产业;也正是有了这样一个有胆识有想法不知足的行业带头人,他们的产业才越做越大,农民的致富路才越来越宽。在为这个中国蛇村发展欣慰的同时,我们更希望有更多的农村产业有更多的行业带头人能带着广大农民朋友走向富裕。
>>更多精彩致富招数<<
>>返回 聚焦三农 首页<<
责编:刘岩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