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农]探寻增收新亮点:龟产业调查(2009.8.19)

2010年02月24日 18:12  深度报道 我要评论

  

 

>>>观看本期节目视频 

 

俗话说,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在我国南方的很多省区,居民们都有吃乌龟的习惯,据调查,这些进入食客口腹的乌龟至少有一半以上来自浙江,乌龟养殖一度成了浙江农民最火的养殖项目之一,不少人就是靠一只小小的乌龟走上了致富之路。然而,从2008年开始,情况却突然起了变化。

不但养殖户们灰心丧气,水产市场的销售商们也似乎提不起精神。这是记者在浙江省最大的水产批发市场拍摄到的场景。

原本是最致富的产业,如今却成了手里甩不掉的烫手山芋,浙江德清县洛舍镇的龟鳖养殖户们一时苦不堪言。

事情到底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还得从头说起。据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市场上的龟鳖有50%以上来自浙江,而这50%的龟鳖大部分产自浙江的湖州。在湖州市德清县的洛舍镇,有500多户人家的养殖规模、这些千万以上的龟鳖数量让这个不大的小镇在当地小有名气,人送雅号——龟鳖镇。

这是中华草龟,在我国龟类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草龟全身是宝,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同时耐受性好、患病率低,是最受当地养殖户喜爱的品种。

这是巴西龟,性情活泼,反应灵敏,因为一度备受市场追捧所以颇得养殖户的宠爱。

这是鳄鱼龟。如果在你的印象里,龟都是性格温顺,憨态可掬的样子,那么在见到大鳄龟之后您也许会打消这个看法。

由于头部和尾部和鳄鱼的头部和尾部,并且还有鳄鱼的野性,所以比叫做鳄鱼龟。自从精明的养殖户发现了它们的市场价值,鳄鱼龟就成了这里的常住户。

这是洛舍镇的张家湾村,不少村民都难以忘记前几年龟鳖买卖红火的好时光。

村民梅永明告诉记者,当时养殖一只乌龟除去成本可以赚到一百多元钱,正是由于看到了乌龟市场的好前景,老梅开始和村里人一道养起了草龟。

梅永明两口子筹资20万元,在村里建起了 两个1000平方米的龟鳖大棚,养了两万多只龟。

经过多年的养殖实践,老梅这些先行一步的养殖户们通过专家的指导和自己的摸索终于完全掌握了龟的养殖技术。后来,加入到养龟行业的村民们越来越多,养龟成了洛社镇大部分村庄唯一的致富产业。

龟鳖产业伴随着改革开放,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发展,至今已有20年左右的时间。尤其是控温养殖技术从日本引进之后,突破了自然温度条件下生长缓慢的瓶颈,这一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德清县的洛社镇走的也是这样的一条崛起之路。那么,为什么2008年成了龟鳖产业遭受重创的年份呢?

2008年,广东省遭受了全球金融危机的袭击,经济增速减缓,生产成本高位运行,企业效益大幅降低,而广东恰恰是龟鳖消费量最大的省份。市场购买力的下降直接影响了洛社镇养殖户的收益,然而,这并不是乌龟售价大幅度降低的唯一因素。

金融危机的大气候本来就已经让养殖户苦不堪言,市场的阶段性饱和偏偏又来雪上加霜。他们给记者算了一笔帐,买进一只3—5克重的龟苗要花3-5元,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喂养,卖出时每500克只收入8元,养龟显然成了赔本的买卖。

那么,到底是哪些龟类成为了2008年以来产能过剩的突出品种呢?记者决定先从价格下手做初步的市场判断。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