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农]小土豆如何对接大市场(2009.10.24)

2010年02月24日 18:13  深度报道 我要评论

  

 

>>>观看本期节目视频 

 

  

  

郭万成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的一位农民,他家种植马铃薯也有些年头了,过去他家种植的马铃薯一直是卖到市场做菜薯,因为种植面积不大,数量不多,所以也不愁卖不出去。眼看周围有些农户大面积种植马铃薯,还有公司上门收购,受到启发的老郭今年一下子种了200多亩,收获了100多吨马铃薯,但是意想不到的麻烦出现了。

大收购商不要老郭家的土豆,偶尔上门的小贩给的价格又太低。

同样是土豆,一斤的价格就足足相差了一倍,100多吨土豆要损失的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不愿降价销售的老郭只有把收获的土豆囤在地里等待机会。他发现与他家相隔不远的王海军的地里却是车来车往,而且都是公司上门收购。不光不用自己去找市场,而且王海军家的土豆卖的价格也不错。

王海军告诉老郭,他的土豆是跟集宁区的一家马铃薯加工企业签订的订单,并按照公司要求种植的专用薯。这些土豆是用来做全粉的,因为全粉的价格可以卖到一万元左右一吨,所以他的原料薯价格也高。但是加工全粉要求要求马铃薯干物质含量在20%以上,一般只有大西洋、夏波帝和克新一号等一些专用薯才能达到这个要求。

大公司不收老郭的土豆,于是,老郭想把这些土豆卖到县里的一家淀粉加工企业——科都薯业公司,可是科都薯业给出的价格却让他无法接受。

科都薯业负责人张金告诉记者,他们加工一吨淀粉只有300到500百元的利润,折合到原料薯一斤的价格只能收到2毛钱,但是由于农资价格的上涨,农民的种植成本却在增加。

就在老郭为土豆卖不上好价钱发愁的时候,科都薯业的负责人张金却在为原料不足而焦虑。如果企业满负荷生产,需要原料薯2万多吨,而目前在本地只能收到200多吨,还有四分之三的原料缺口。

不仅是张金他们面临这样的困境,我国的另一个马铃薯主产区甘肃省的一些企业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这是甘肃省民乐县的一家马铃薯淀粉厂,老板告诉我们,他们主要是利用从当地收购的马铃薯,加工制作粉条和粉皮。

这样的加工效益,使加工厂刚刚能够勉强维持生存,而由于他们收购马铃薯的价格太低,使很多农民也不愿意把土豆卖给他。

在我国,过去农民种植土豆主要用于自己的食用,少量剩余的部分就拿去小作坊加工粉条和淀粉,加工链条很短。随着这几年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产量的不断提高,大量剩余马铃薯依靠小作坊加工厂不仅消化不了,而且加工生产的附加值也很低,这也是我国农民种植出来的马铃薯卖不上好价,而企业却无米下锅的症结所在。

农民不愿意低卖,企业不愿意高收,马铃薯购销双方陷入了僵局。但是我们了解到,在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却有一家企业,原料薯的收购价格竟然达到了每斤5毛钱以上。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