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本期节目视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人们只要是收到大面额的现金,便会下意识地把手中的纸币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生怕错收了假币。可见,假币对大家的祸害已经“深入人心”了。随着公安部门对制售假币犯罪活动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制作和贩卖假币的窝点也逐渐从沿海发达地区向内陆农村地区转移,湖南警方最近就得到这样一个线索,说有一个假币制作团伙正准备从广东转移到湖南,而这个窝点很可能就选择在湖南和广东交界的一个村子里。
湖南省公安厅最近收到了来自公安部的一个电报,一个假币制造团伙要到郴州市设立一个假钞印制窝点,得到消息后郴州警方迅速展开了大规模排查。
通过对户籍以及相关资料的查找,侦查人员把目标集中到了一个名叫李天武的人身上,李天武曾经因为销赃被判处过6年徒刑,今年四月刚刚被释放,无论是外号还是个人的经历都和公安部通报的情况非常吻合,而李天武被释放回家后的一系列举动,更是引起了警方的关注。
回到了宜章县老家没多久,李天武就张罗着要把家里重新布置,此外,他还打算把家里废弃的鞭炮厂进行改造。
在宜章县有很多人都开鞭炮厂,生产鞭炮是当地的一个主要产业,李天武家的这个鞭炮厂从外观看并没有什么特别,那么他和假币究竟有没有关联呢?细心的侦查员从蛛丝马迹中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在装修进行了几天后,李天武为自家的鞭炮厂引来了一条电线,而正是这条不起眼的电线,加深了警方的怀疑。
除此之外,鞭炮厂的厂房还进行了隔音处理,众多的迹象都表明,李天武家的这个鞭炮厂显然有着特别的用途。
随着疑点的逐渐增多,警方决定成立专案组加强对李天武的监控,可是在实地勘察之后,侦查人员发现想在鞭炮厂边上设置观测点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李天武家的鞭炮厂在村子边上,三面都是麦田,只有一条小路通往厂门口。
在无法靠近的情况下,在距离鞭炮厂稍远的地方,侦查员选择了两处观测点,可是连续好几天的观察并没有得到更多的信息,住在鞭炮厂里的人似乎并没有和外界有任何联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废旧的鞭炮厂一系列反常现象让侦查员们感到警觉,这种表面上的沉静并没有让警方有丝毫的放松,通过对往来人员的调查,侦查人员发现这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假币团伙,为了对抗打击,假币团伙甚至在厂区周围巡逻放哨,如果贸然进入很容易打草惊蛇,警方决定继续等待有利时机,争取把这个团伙一网打尽。
在装修接近尾声的时候,一直冷冷清清的鞭炮厂开始不时地有外地人进出,警方判断很可能要开始印刷假币了,而通过对进入厂区人员的调查,专案组发现其中有不少都是有制作假币前科的劳改释放人员,这一发现更加印证了最初的判断。

经过分析,警方认为这是一个跨越广东和湖南两省的假币团伙,由于目前各地都在严厉打击假币犯罪,因此这些团伙成员的行动相当谨慎,除了成员内部几乎不和本地人打交道。
因为担心被发现,假币制作团伙即使是半夜也要安排人在周边巡逻,防止陌生人接近厂房,而印刷需要的器材和纸张都是半夜运进厂区的,在设备调试完成后,按照流程很快就应该进入印刷阶段,在假币团伙看来,国庆节应该是开工的最好日子,因为节日期间警察都在忙着社会治安,没有精力顾及其他的事情,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没有逃过侦查人员的眼睛。
在掌握了假币制作团伙的活动规律和每一个关键细节之后,专案组认为收网的时机到了,但是,如何展开抓捕行动依然需要进行部署,因为根据掌握的情况,假币团伙在厂房内做了一些特殊的安排,稍有不慎都会前功尽弃。
很显然,为了毁灭罪证,假币团伙做了不少准备,甚至准备好了在警察冲入厂房的时候,用一把大火毁灭假币和器材。如果贸然冲入印刷现场,假币团伙肯定会放火烧毁罪证,而且会通知异地的同伙迅速撤退,因此,寻找合适的抓捕时间成了专案组的关键议题。除了不能让犯罪嫌疑人他漏掉,窝点里的罪证也要尽可能地保全。那么,这个时间应该选择在什么时候最合适呢?
10月7日凌晨四点,在公安部的协调下,湖南和广东警方联手行动抓捕了这个假币团伙。公安干警兵分三路一举收缴了九千二百多万元假币,李天武等七名犯罪嫌疑人在湖南郴州落网,与此同时,童水琛等四名犯罪嫌疑人在广东落网,假币团伙十一名成员全部抓获,无一漏网。所有印制的假币以及印刷器材全部查获。
723特大假币案终于圆满破获了,这也是09行动以来,在沿海地区以外,打掉的第一个特大规模的假币窝点,假币团伙妄图把印刷窝点由沿海向内地转移的企图破灭了。打击假币,成为了2009年我国警方打击经济领域犯罪的关键词之一。那么这些假币到底以假乱真到了怎样的程度?我们又应该如何防范出现在我们身边的伪钞?
从723湖南郴州特大假币案破获的情况看,目前假币犯罪团伙正逐步职业化,通过对近些年来假币案件的特征进行分析,警方认为假币传播的范围正由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沿着交通干线向全国辐射。而相对城市而言,农村地区因为更习惯使用现金交易,人们对于假币的识别能力还比较弱,成为假币传播的主要地区。
由于印刷技术的提高,一些新出现假币的制造工艺有了明显提高,水印、光变油墨、安全线等制作仿真度也更加细致,对于大多数很少接触假币的农村人群来说具有一定的欺骗性。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相当城市人群而言,农村地区的农民平时接触假币机会少,在面对假币时识别率表现较弱。
针对假币犯罪活动向内陆农村地区转移等新特点,今年1月份,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十个月的打击假币犯罪“09行动”。眼下这个专项行动正进入最后的决战时刻,在刚刚过去的9个月时间里,各地公安机关一共缴获假人民币8.1亿元,抓获了假币犯罪嫌疑人四千多人。其中,广东警方查获假人民币5千多万,浙江警方查获假币1700万,新疆自治区查获高仿真假币288万元,湖北警方追缴假币270万元。
与此同时,为了普及假币防范知识,各地公安机关都组织了各式各样的活动深入农村地区进行广泛宣传,由于人民币制作过程中就采取了很多难以模仿的技术手段,完全难以识别的假币并不存在,只要小心防范就可以正确识别出假币。
除了变光油墨以外,通过纸币的手感、水印的质量以及防伪条等细节都能够辨别出纸币的真伪。而更关键的是,一旦发现假币就要尽快联系公安部门,只有这样才能让假币的制作和贩卖得到及时的打击。
专家提醒,要防范假币首先要了解人民币的主要防伪特征,掌握必要的识别技巧,如光变油墨等技术,目前假币还难以模仿……此外,除了大面额人民币,大家还要提高对小额假币的识别能力,包括20元以及10元人民币的防伪,当需要大额现金交易时,尽量选择通过银行卡等非现金方式……使用假币是违法行为,一旦误收了假币,要及时上缴银行和公安机关,千万不能把假币再次投入使用。
打击假币,不仅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同时也事关一个国家的金融货币安全。前不久,公安部恢复设立反假币处,将反假币犯罪从专项整治转向长效机制。遏制假币犯罪不仅仅是金融和公安部门的事情,,同时也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参与,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学会了防假、识假,并积极地支持反假币工作,才能让假币无法流通,无处藏身。
>>更多精彩致富招数<<
>>返回 聚焦三农 首页<<
责编:刘岩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