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本期节目视频 

每年的9、10月份,是我国秋收、秋种的关键时期。由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地属山区,大型农业耕作机械在此不能发挥作用,耕牛也就成为当地秋冬种的主要劳动工具。可就在不久前,在当地一个叫浦缥镇塘子沟的村里,发生了一件让村民们人心惶惶的怪事。
最近这段时间,正是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浦缥镇塘子沟村秋收的关键时期,村民吴富春家里的耕牛却离奇失踪了。
这已经是今年以来,吴富春家第二次丢失耕牛了。为了防止自家的耕牛再次被盗,他已经和家人一起采取了各种防范措施。可就是这样的防范最终也没能防住偷牛贼的黑手。这让吴富春一家人非常懊恼。
其实,吴富春并不是唯一一家遭遇“牛魔王”黑手的农户。就在距离他家36公里的丙马村也刚刚发生了一起耕牛被盗案件。
丢失了耕牛的村民们纷纷报案。一时间,在云南省保山市、大理市、怒江州等地连续接到报案。
由于云南省保山市地形断陷错落、山岭纵横,因此大型耕种设备在这里就失去了用武之地。耕牛是当地农民耕种田地时最主要的生产工具。 耕牛的接连被盗让村民们损失严重。
正值用牛的关键时期,耕牛的连续丢失,让村民人心惶惶。为了保住这个全家都需要的“家庭成员”,村民们想出了各种招数。 虽然村民们想尽了各种防盗手段,但是耕牛依然在不断的丢失。一时间,村民们对“丢牛”事件议论纷纷,各有猜疑。
村民们的各种猜疑,并没有阻挡住耕牛被盗案件的继续发生。来无影、去无踪不说,还能瞬间把牛变走,不留痕迹。被盗的村子里开始流传这伙“牛魔王”的神通广大。而耕牛被盗不仅给村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难道,这“牛魔王”真的本事了得,会上天入地吗?
接到报案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分局立刻组织警力勘察现场,分析案情。有着多年侦查破案经验的专案组成员们个个都卯足了劲,要看看这个“牛魔王”究竟是何方神圣。在走访过程中,民警们了解到了一个重要信息。据村民回忆,这辆白色小货车出现的村寨,第二天村里就会有耕牛神秘失踪。
那么,白色小货车的出现和耕牛被盗仅仅是巧合吗?村民吴富春家的耕牛再次被盗时,他和村民们开着摩托车在村里四处寻找,就发现了那辆传说中的白色小货车。
随后警方对这个车牌号进行了调查,发现这辆白色小货车现在的车主名叫陈新华。原来,早在2003年,他就曾经因盗窃牛羊、香烟,被公安局立案侦查,并被判处有期徒刑。直到2007年12月从监狱假释回家。那么,回家后的陈新华会不会重操旧业呢?
专案组由此断定,耕牛被盗案是陈新华所为,而且还不止他一个人,专案组立刻兵分两路,在陈新华返回的必经之路,以车坏了借维修工具为由,对陈新华进行诱捕。
随后,其余8名犯罪嫌疑人也一一落网。至此,这起云南省最大的跨地州特大盗窃牲畜系列案件终于告破。据统计,陈新华等9人共作案62起,盗窃耕牛130头,涉案价值50余万元。
这伙“牛魔王”的落网无疑是件大快人心的事。但是,“牛魔王”们可以在同一个村子,先后不同的村民家里成功实施盗窃,更有甚者,能在同一家得手两次。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因为盗贼们的盗艺高强,还是村民们的防范意识太弱呢?记者在当地进行了调查。
在整个的走访过程中,记者看到很多村民家里的大门都非常简单。像这一家,就是用很细的铁丝固定了一个竹席,记不牢固,也起不到任何防盗的作用。那么,究竟这里的村民防盗意识究竟是怎样的呢?
在另外一户完全没有大门的村民家里,记者看到,牛圈就在所谓的大门旁边,家里却空无一人。记者正在寻找村民的时候,进来了一个小姑娘。
不是没有安装大门,就是大门极其简陋,形同虚设。几乎没有任何防盗意识的村民们,为像“牛魔王”这样的犯罪分子打开了方便之门。
看来,防范意识薄弱,防盗意识差,是“牛魔王”们可以将耕牛来无影,去无踪“变”走的主要原因。据了解,在云南省保山市,由于这两个原因造成的可防性案件达案件总量的35%左右。
由于一些农民习惯于将牲畜或拴或拦在简易棚栏内了事,有些甚至人畜完全分离,直接将牲畜棚盖在临街或公路旁。还有一些农民喜欢将门钥匙放在院内某一"秘密"地方,而相当一部分罪犯则通过掌握这些农民放置钥匙的特点来实施盗窃。据专家介绍,防盗观念淡薄,防盗措施不力,是我国农村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
背景链接:
1、2006年6月初,在江苏省泗洪县,犯罪嫌疑人携带假币走村串户针对乡村小卖部进行“以假换真”活动,骗得大量现金。
2、2009年2月起,湖南省会同县,三名犯罪嫌疑人骑摩托车在会同县境内所辖的9个乡镇合伙连续作案45起。
3、2009年7月,江苏省睢宁县魏集、梁集、古邳等乡镇辖区连续发生多起盗窃山羊案件。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直到现在我国很多地区的村民仍然保留着用狗看家护院的习惯。 那么,用狗来看家护院,这个在村民们眼里有效的防盗法宝,究竟是不是像他们所说的那样管用呢?云南省保山市公安局隆阳分局刑警大队教导员告诉记者,在此次的盗牛案中,就有很多被盗农户家里也养了狗。
为了帮助村民们建立正确的防范意识,云南省保山市相关部门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还特别针对辖区内,尤其是那些边远山区的农户,定期、不定期的通过进户宣传,开展相关知识培训等形式,提高当地村民防盗意识,有效减少了案件的发生率。
当地在加强刑侦力量,不断加大打击农村盗窃侵财案的力度,同时还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在各村组成联防队,昼夜巡逻,保障村民生产、财产安全。形成了群防群治、部门联动的防范、打击格局。
另外,专家建议,针对盗窃牲畜等案件,有关部门应该继续加强对私人牲畜屠宰点的管理控制;加强对农用车的管理,采取得力措施,杜绝漏审、漏验车辆流入市场,同时工商等部门也要加强对相关市场的监管力度,使犯罪分子无机可乘。
近年来,随着技防覆盖面积在我国农村地区的不断扩大,农村技防体系建设目前已成为我国维护农村社会治安、减少针对农民侵财型犯罪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在农村技防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同样也要重视自我防范意识的加强。只有“软件”、“硬件”都过硬,才能确保生产、生活的顺利开展。
>>更多精彩致富招数<<
>>返回 聚焦三农 首页<<
责编:刘岩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