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2010年02月24日 18:13 深度报道 我要评论
每年的11月前后都是苹果集中上市的季节。去年我国一些苹果主产区,果农遭受了苹果丰收但不增收的尴尬局面,今年又到苹果收获的季节,那今年的苹果销售如何呢?果农们会不会又遇难卖呢?
近日,记者专程来到华北地区水果交易量最大的北京新发地农产品交易市场对苹果的销售状况进行调查。
市场数据显示:今年苹果批发均价在2块钱以上,而去年同期是1块8左右,卖价比去年高出2毛钱以上。从目前来看,今年苹果的销售形势明显好于去年。而去年这个时节,经营户和果农们正经历着果价的剧烈波动。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因为苹果储存量减少,今年三月份以后,价格出现了飞速上扬,到6、7月份基本上断档了。几个月前苹果缺货,是造成今年苹果开市价高于去年的主要原因。为了避免去年因价格波动造成果农和经营者的损失,均衡上市是关键。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今年苹果销售的市场格局出现了新变化。陕西苹果成为了今年的市场黑马。部分一直销售山东苹果的经营户开始转为卖陕西苹果。
记者了解到,原先在新发地市场的份额只占20%左右的陕西苹果,今年增幅超过了10%,而长期占据销量45%左右的山东苹果,今年市场份额下降了10%左右,山东苹果的霸主地位遭遇撼动。陕西苹果为何热销?市场格局又是如何变化的?记者决定到陕西省苹果产区一探究竟。
果农杜延槐种了七亩富士苹果,今年他的收入比起前几年来可是翻了好几倍。
杜延槐是如何实现收益翻番的呢?他告诉记者:往年,苹果都按一个价卖给收购商。今年,有收购商按等级收购,不同品质的果卖价不同。
在生长期时将苹果套上纸袋,这就如同给苹果包了面膜,不但能防止农药残留,长出的果和不套袋的相比外观差距还很大。近几年,陕西通过大力推广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大关键技术,使得苹果的外观和品质有了很大提升,尤其是结合农业部的推广要求,每年用于苹果套袋关键技术项目的补贴金额都在1000万元以上。果农们逐渐意识到:加强管理可以带来高收益。
据悉,近两年,我国苹果的优质率快速提高,三四年前的平均优质率还不到30%,今年已经达到50%以上,其中山东、陕西的优果率已经超出了全国平均水平。在收购点记者看到:色彩靓丽、均匀,个头大的果能卖2元2,而小一些的果只能卖1元7左右,差别很大。收购人员告诉记者:价格差异是品质不均衡造成的。精品意识弱、果子商品率不够仍然是果农普遍存在的问题。
记者调查发现:果农舍不得在时间、技术、肥料等方面加大管理成本投入是影响果子商品率的重要因素。实际上,收获时分两次采摘就可以有效提高苹果的卖价。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提高精品意识是增加果农效益的关键。苹果只要经过前期的细致管理和后期加工,做成品牌,卖价就可以高很多。在当地一家超市,记者看到:普通的富士苹果售价是1块多钱,而品牌的苹果居然卖到了8块8,这高价背后有什么诀窍呢?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