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本期节目视频
陕西省吴起县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吴起曾经是陕北最贫困的农业县。十年前,吴起县施行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的时候,世代以散牧为生的村民都难以接受。今年是我国实施退耕还林十周年,那么十年后的今天,村里的生态环境是否得到了根本改善,农民收入是否提高了?请看记者的调查。
马永明是陕西省吴起县马湾村的村民,他告诉记者,过去山多地少,一家人全靠养羊来改善生活。由于没有草,村民养羊和他一样都是散养。
马永明:就是98年之前,我们这其实是养的羊牲口多,这个30多层荒山丘陵,见不到树木。
据了解,1998年以前的陕西省吴起县,牲畜饲养量达到49.8万头,其中散牧山羊23万多只,远远超过吴起自然条件允许的最大承载量。那时候黄土高原上漫山遍野都是散放的山羊,四季的颜色都是黄土地的黄色。
在吴起,散放的羊群对自然依赖非常强,一到春季,饿了一冬的山羊就漫山遍野地刨树根、啃树皮。羊嘴似一把剪子,羊蹄则像四把铲子,羊群所到之处,植被从黄土地上被层层揭起。羊每揭一次地,黄土高原就脱一层皮。当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限度一次次被超越,自然灾害也就越来越频繁。
据了解,当时的吴起,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97.4%,全县年均侵蚀土壤厚度1.2厘米,这是黄土高原年均“脱皮”的厚度。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吴起植被退化、土壤沙化、生态持续恶化,吴起的生态环境已经到了覆没的边缘!
当地曾流行这样的顺口溜:“山像和尚头,干沟水不流”,“有雨洪水如猛兽,无雨干旱渴死牛”。对土地的过度放牧,破坏了自然生态,吴起人走到了赖以生存的大自然能否维持的极限边缘。
其实那几年,不仅吴起县自然条件恶劣,全国土地荒漠化也十分严重,而土地荒漠化是我国一直以来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也是水旱灾害频发和沙尘风暴加剧的根源。
1998年夏天,长江、黄河、嫩江、松花江、西江、闽江发生特大洪水,全国29个省份2.3亿人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484亿元。从1998年到2000年,我国北方地区连续发生扬沙、沙尘暴天气,范围之广,危害之重,历史罕见。一项调查显示:全国有25度以上的坡耕地9100多万亩。每年输入长江、黄河的泥沙超过20亿吨,其中2/3来自坡耕地。坡耕地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元凶。
面对我国一些地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1999年我国实施了退耕还林政策,制定了“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十六字方针,结束了长期以来毁林开荒的历史。
同时,国家按照核定的退耕还林面积,在一定期限内无偿向退耕还林者提供适当的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费和现金补助。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原粮100公斤、现金20元,还生态林的至少补助8年,还经济林的补助5年,还草的补助2年。每亩退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补助种苗造林费50元。
陕西吴起县是全国第一个退耕还林、封山禁牧试点县。地处黄土高原的吴起,一直是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高达2.58亿吨,占全省入黄泥沙量的三分之一。那么,实施退耕还林、封山禁牧后,这里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吴起县依照“封山退耕、植树种草、舍饲养羊、林牧主导、强农富民”的思路,全县计划淘汰散牧山羊23.8万只,实现了整体封山禁牧。但是封山禁牧对有着传统放牧历史的吴起农民来说,无异于一场地震,尤其马湾村的村民们一度抵触情绪很大。
由于当地山多地少,种粮又欠收,村民们只能散养些山羊来改善生活,如今县里封山禁牧,改为舍饲养羊,村民难以接受,也不愿减少养羊的数量。因为饲料不够,在封山禁牧之初,一些村民便以一种打游击的方式偷偷放牧。一边是封山禁牧,一边是偷偷放牧,让县里相关部门陷入两难境地。
老百姓如果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栽下的树、种下的草迟早会被毁掉,圈起的羊也会重新上山。那么如何让农民心甘情愿地退耕还林呢?吴起县一方面加强对放牧的管理,一方面组织农民在特定的区域种植苜蓿草,解决圈养的饲料问题。
解决了圈养缺草的问题,搞起了舍饲养羊的村民们再也不用偷着放羊了。而就在村民逐渐接受圈养的时候,村民发现圈起来养的羊不但没有变肥,反而越来越瘦。原来,村民们饲养的都是本地土山羊,光吃草不长肉,而且每天还要有人专门喂养,成本高,难赚钱。这样一来,有的村民又把圈门打开,把羊放了出去。针对这种情况,县政府要求干部与农民结“羊亲家”,出钱买适合圈养的良种羊交给农民饲养。县里还请来畜牧专家对农户进行舍饲养殖技术指导,同时承诺:如果村民舍饲养殖赔了,风险由干部承担;有收益,干部拿小头,农民拿大头。行之有效的措施让这里的养羊户有了不同的收获。
马志保告诉我们,退耕还林之前,一只羊收入只有几十块,即使养一百只羊,一年下来也只能赚五六百元钱。而退耕还林以后,一只羊收入就能达到五六百块钱,一百只羊就能赚五六万。如今全村160户人家,几乎家家都实行了舍饲养羊,全村养羊户每年收入少则几万元,多则十几万,这要在过去连想都不敢想。
“羊亲家”感动了吴起农民,他们宁可自己住着土窑洞,也要把瓷砖贴在羊舍里,把羊养好。以羊为主的草畜业在吴起快速发展起来。然而,当时一些以土地为生的村民却对退耕还林陷入了困惑当中,这又是为什么呢?
吴起县大部分都是坡耕地,土地贫瘠,基本都是望天收。为了增加收入,村民们不断垦荒种地,几乎所有能开垦的土地都变成了群众的口粮田,全县农作物面积达到185万亩,人均近20亩。
但是退耕也导致耕地亩数减少,这让习惯了传统耕作方式的村民对今后的生活有些担心。
吴起县海沟旺村的村民李智耀对退耕还林更是心有余悸。老李一家5口,以种田维持生计,种20多亩地,当时虽然粮食产量不高,但是靠种得多还能勉强维持生活。而退耕还林要退掉10多亩地,那今后的生活怎么办?他有着深深的忧虑。
根据国家退耕还林政策,退耕农民都有一定的粮食和资金补助,这让村民们有了稳定的收入。
国家的钱粮补助政策解决了人口的吃饭问题,使退耕还林政策逐渐得到村民们的认可。不过国家以粮代征的政策当时规定只有8年,村民们担心,8年以后粮食问题和经济收入来源咋办。
为了解决村民们的长远生计问题,县里决定为村民建设大棚,搞设施农业。但是建大棚搞设施农业对于祖祖辈辈在山坡耕种的农民来说,无疑是既新鲜又陌生。怎么建?怎么种?一时间村民疑心重重。
针对村民的顾虑,吴起县还专门为村民们举办了技术培训班,使农民对设施农业有了新的认识,而李智耀种植的27亩大棚也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
李志耀告诉我们,他现在扣了27栋大棚,种的反季节瓜菜一年收入就在20万元左右。而像他这样搞棚菜致富的村民不在少数,这在退耕还林之前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
据了解,目前全国退耕还林不仅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还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广种薄收的土地上“解放”出来,促进了农业人口向城镇、向二三产业转移,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
如今,生活好了、生态好了的吴起村民们高兴地把自己的感受编成了《信天游》。
据了解,我国自启动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已新增加4.03亿亩林地面积,扭转了治理区生态恶化的趋势,全国沙化土地由上世纪末每年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每年减少1283平方公里,提高了防灾减灾能力,有效减少了沙尘、洪水、风暴等自然灾害。
目前我国退耕还林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一些地方也存在一些问题:退耕地块分布欠合理,草畜业发展滞后,牧草资源利用率不高,退耕政策不够灵活,补偿标准缺乏弹性。
为此,专家提出建议,指出应加强规划指导,合理确定退耕范围;建立生态补偿制度,优化退耕补助标准;促进土地合理流转;推动农业后续产业发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退耕还林工程涉及全国3200多万农户、1.24亿农民,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资金1300多亿元,退耕农民平均每户获得补助3500元。退耕还林钱粮补助直接实现了农民增收。退耕还林成就了今天生态经济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更多精彩致富招数<<
>>返回 聚焦三农 首页<<
责编:刘岩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