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2010年02月24日 18:16 深度报道 我要评论
近两个月来,香菇的价格不断看涨,成了名副其实的“香饽饽”。北京新发地市场数据显示,2009年11月中旬,香菇的批发均价达到了每公斤8元钱,比2008年同期每公斤4元整整翻了一倍。那么,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香菇的卖价为什么会迅速走高?香菇涨价谁最欢喜,谁又在犯愁呢?记者赶赴主产区之一的浙江省对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
庆元县是浙江省的香菇主产地。一大早,当记者来到最大的干香菇集散地,这里已经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不同等级和规格的香菇都有人在采购。
今年一开市,像这种优等级花菇卖格就比去年高了四分之一。记者发现,就连从香菇脚上剪下的边角料如今居然也成了俏货。
经销商告诉记者:去年这种香菇脚几乎没人要,而今年的卖价已经翻了一倍。既然今年香菇的行情好,菇农的收益又如何呢?
庆元县荷地镇的荷地村,今年70%以上的人都种了香菇,问起的销售状况,菇农们是喜笑颜开。
菇农说:现在天天有人来家里收购,采下多少都能卖掉。
记者粗算了一下:他家种了两万棒香菇,每个菌棒保守估计产干菇一两八,按最低卖20元一斤,今年至少能收入7万2千元,如果卖鲜菇,占的分量重,收入还会更高。
看来,香菇热卖,种植户的收入能比去年高不少,难怪大家都乐呵呵的。不过,面对涨升的菇价,有人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黄业文是荷地村村民,近年来一直收购本村的香菇用于出口,在目前火热的市场状况下,却怎么也不敢进货。由于最近香菇涨价较快,使得收购成本大幅上升,和国内市场香菇热卖相比,外贸出口形势真可谓冰火两重天。
看来,香菇目前是国内热销,外贸难行。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国内香菇价格大幅上涨呢?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香菇生产国,2008年的总产量在309万吨以上,近七八年来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香菇消费国。食用香菇对身体的益处,使得我国香菇消费量连年递增,目前的产量跟不上消费量递增的速度;尤其去年金融危机,香菇出口受阻,价格低迷,如今属于恢复性上涨;加上今年部分城市降雪比较早,致使好些蔬菜价格上扬,而香菇价格适中,因此市场需求旺盛,从而出现了卖价上升。
一直以来,香菇都是我国出口量最大、最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菌种。前些年,为了扩大市场,提高卖价,各产区都在积极拓展外贸销售渠道,但是,随着近年来国内消费量与日俱增,一些外贸企业开始调整经营思路。
5年前,叶盛武的公司80%以上的鲜香菇都用于出口,近两年,他开始掉转船头,在国内开辟新市场。今年,公司的香菇已经由大部分出口,转为国内销售和外贸出口各一半。今年香菇的收购价格上涨,像他这样进行市场转轨的企业远不止一家。
据业内人士分析,如今国内的香菇是价涨量增,随着扩大内需效果的日益显现,近几年的香菇销量还会继续呈现上升趋势。不过,在不断扩大的消费市场背后,香菇的产业发展存在着巨大的隐忧,像浙江、福建、湖北、四川等主产地都面临着同样的难题。记者在福建省香菇产区调查时就发现,当地的生产状况与目前红红火火的市场大相径庭。
古田县,历来是福建省的香菇主产县,记者在一个曾经的香菇种植村得知,目前已经没有人还在从事香菇种植。
今年香菇市场如此火热,原先以种香菇为传统的村,为什么找不到香菇的踪迹了呢?由于种植香菇需要消耗木材,因此扩大生产量与资源保护之间就存在着矛盾。
据了解,这些年来,古田县的香菇种植区域已经逐步缩小至几个乡镇,产量也由2000年时的6万2千多吨,减少到2009年的1万7千多吨,降幅超过了70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仅仅是古田县,所有的香菇产区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二十多年前,浙江省的庆元县香菇生产总量曾经快速扩张,不久,资源危机出现了。
那么,该如何化解香菇产业发展与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呢?森林资源快速消耗,迫使庆元县开始探寻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从1997年开始,一系列的措施在当地相继出炉。
当地负责人告诉记者,香菇产业要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实现林木的生长大于消耗。当地一边封山育林,限制砍伐,加强管理,一边在菇农中推广种植速生林木用于香菇生产。措施推行后效果如何呢?
在采购商黄业文的引领下,记者看到了村民栽种的菇木林,这些树木基本都已经成材。记者了解到,在鼓励菇农种树的同时,为了减少木材消耗,当地还痛下决心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对全县的香菇种植实行了“优生节育”。生产许可证制度提高了香菇种植的门槛,连续实行了3年后,当地的香菇总产量就减少了一半。
如今,虽然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恢复,但香菇生产被控制后,总产量比原先大幅减少。那么,如何才能使菇农减产不减收,让产量有限的香菇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呢?
记者了解到,这些年,当地积极推动企业对香菇进行深加工,这样就使原先单纯靠种香菇增收的菇农分流到了产业链的其它环节。随后,在对深加工状况的调查中记者发现:香菇已由原先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向多品类、多消费层面方向拓展。香菇加工成即食的休闲食品,收益立刻就成倍增长,如果研发成医药保健类的产品,增值空间就更大。
看来,通过科技手段进行深加工,不但可以提高香菇的附加值,还能让菇农增加收入。记者还了解到,在“控量生产,适度规模,提质增效”的思路指导下,近年来,当地通过发展标准化种植基地,逐步减少单散种植户,将菇农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生产,也使农户受益不小。
牵头的企业则通过统一加工、发放种植香菇的原料等方式来节省资源。
在如今香菇涨价,消费需求明显升温的市场背景下,各产区是否应该冷静地思考一下:是盲目扩大产量还是控制发展规模呢?通过走访记者发现,浙江省庆元县适度发展香菇生产,提质增效,实现林木资源长消平衡的路子值得借鉴。不过,我国的香菇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各产区对于资源的保护、利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年的香菇热卖使国内外市场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看来,减少外贸依赖,建立国内、国际多种销售渠道,是分散风险的有效措施。而面对红火的香菇市场,如何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保证菇农的长远收益,实现香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化解发展生产与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是产区急需要思考的课题。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