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农]农产品市场年度调查:香菇热卖冷思考(2010.1.9)

2010年02月24日 18:16  深度报道 我要评论

进入[聚焦三农]>>

 

>>返回 聚焦三农 首页 

>>本期节目视 

>>更多节目

近两个月来,香菇的价格不断看涨,成了名副其实的“香饽饽”。北京新发地市场数据显示,2009年11月中旬,香菇的批发均价达到了每公斤8元钱,比2008年同期每公斤4元整整翻了一倍。那么,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香菇的卖价为什么会迅速走高?香菇涨价谁最欢喜,谁又在犯愁呢?记者赶赴主产区之一的浙江省对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

庆元县是浙江省的香菇主产地。一大早,当记者来到最大的干香菇集散地,这里已经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不同等级和规格的香菇都有人在采购。

今年一开市,像这种优等级花菇卖格就比去年高了四分之一。记者发现,就连从香菇脚上剪下的边角料如今居然也成了俏货。

经销商告诉记者:去年这种香菇脚几乎没人要,而今年的卖价已经翻了一倍。既然今年香菇的行情好,菇农的收益又如何呢?

庆元县荷地镇的荷地村,今年70%以上的人都种了香菇,问起的销售状况,菇农们是喜笑颜开。

菇农说:现在天天有人来家里收购,采下多少都能卖掉。

记者粗算了一下:他家种了两万棒香菇,每个菌棒保守估计产干菇一两八,按最低卖20元一斤,今年至少能收入7万2千元,如果卖鲜菇,占的分量重,收入还会更高。

看来,香菇热卖,种植户的收入能比去年高不少,难怪大家都乐呵呵的。不过,面对涨升的菇价,有人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黄业文是荷地村村民,近年来一直收购本村的香菇用于出口,在目前火热的市场状况下,却怎么也不敢进货。由于最近香菇涨价较快,使得收购成本大幅上升,和国内市场香菇热卖相比,外贸出口形势真可谓冰火两重天。

看来,香菇目前是国内热销,外贸难行。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国内香菇价格大幅上涨呢?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香菇生产国,2008年的总产量在309万吨以上,近七八年来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香菇消费国。食用香菇对身体的益处,使得我国香菇消费量连年递增,目前的产量跟不上消费量递增的速度;尤其去年金融危机,香菇出口受阻,价格低迷,如今属于恢复性上涨;加上今年部分城市降雪比较早,致使好些蔬菜价格上扬,而香菇价格适中,因此市场需求旺盛,从而出现了卖价上升。

一直以来,香菇都是我国出口量最大、最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菌种。前些年,为了扩大市场,提高卖价,各产区都在积极拓展外贸销售渠道,但是,随着近年来国内消费量与日俱增,一些外贸企业开始调整经营思路。

5年前,叶盛武的公司80%以上的鲜香菇都用于出口,近两年,他开始掉转船头,在国内开辟新市场。今年,公司的香菇已经由大部分出口,转为国内销售和外贸出口各一半。今年香菇的收购价格上涨,像他这样进行市场转轨的企业远不止一家。

据业内人士分析,如今国内的香菇是价涨量增,随着扩大内需效果的日益显现,近几年的香菇销量还会继续呈现上升趋势。不过,在不断扩大的消费市场背后,香菇的产业发展存在着巨大的隐忧,像浙江、福建、湖北、四川等主产地都面临着同样的难题。记者在福建省香菇产区调查时就发现,当地的生产状况与目前红红火火的市场大相径庭。

古田县,历来是福建省的香菇主产县,记者在一个曾经的香菇种植村得知,目前已经没有人还在从事香菇种植。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