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系列报道(2)蔬菜专家关慧明

2010年02月06日 00:10  《科技苑》 我要评论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今天继续科技特派员的话题,现在这个季节,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已经是冰天雪地了,这种时候,要是呆在暖暖呼呼的房间里该多舒服呀!可偏偏就有人呆不住,您要问我说的是谁啊?当然是咱们的特派员了,今天要说的特派员叫关慧明,他可是个当地赫赫有名的大忙人,老百姓只要有与种菜相关的事儿需要帮忙,关老师总是有求必应,用他的话来说菜农的事儿就是他的事儿。这不,因为惦记着菜农们的大棚蔬菜,大雪天的,关老师就又进村了。

    听说菜农们正忙着给几个大棚封顶,关老师赶紧过去看看。

    (采访)乌兰察布市科技局关慧明研究员:在这里面加工杆,加工完杆,明年春天用于我们整个塑料大棚育苗,这个温室里面育出的苗给大棚里栽,所以急着用。现在有200多个大棚的架子,需要从这里加工出去。

    原来这里的农户以前主要是种植玉米、马铃薯等大田作物,直到科技特派员来了以后,这里才开始陆陆续续地种植大棚蔬菜。

    (采访)农民:我们农民以前没种过大棚蔬菜,2007年才种。

    关老师过来也是担心他们经验不足,有些细节注意不到给将来种菜带来麻烦,去年这里就有几个大棚建得不够标准,结果不论种什么作物,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采访)关慧明:你看它这一嘟噜果,十几个果,只能成一两个,没长成,未老先衰了。植物是生命,它有个特征,当外界条件不好的时候,它第一个概念保护孩子,赶快成熟了繁殖一个后代,这个对于植物是好事,对我们生产是个损害。

    眼看着绿油油的叶片,花也开得漂亮饱满,却结不出几个好果实。关老师说之所以这些草莓前期长势很好,后期无法正常坐果的原因,就是他这个棚的棚温上不去,而这问题就出在大棚建造的角度上。

    没经验的老百姓总觉得,这大棚盖得宽大敞亮就能多吸收太阳光,其实利用阳光的多少和角度有很大的关系,在我国从南到北,随着纬度的不同,温室大棚适合的角度也会有所不同,纬度高的地区,大棚前部与水平面的夹角就要随之加大,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太阳光照。

    (采访)关慧明:你这棚的角度越大,跟太阳越垂直,进来的光越多,所以角度越大温度高。

    像乌兰察布市所处的纬度是42度,所以这个地区温室大棚的最佳组合是后墙高3米,棚宽7米,地面与棚膜的夹角为38度。

    (采访)关慧明:他这个棚的角度是二十七八度,在我们当地合理的角度应该是三十七八度。到38和28差十度,角度差十度,光照差15%,那么它的温度差8度,角度差十度温度差8度这是规律。

    老百姓建棚时直接照搬了其他地区的经验,却忽略了本地特点,关老师说遇到这样的棚,就只能先采取一些简单的补救措施。

    (采访)关慧明:他这个温室草莓产量要想上去,需要解决两个问题,增加温度,提高CO2浓度,增加气肥。

    要增加温度可以先给大棚加盖一层草苫,另外可以适当地减少一点通风时间。

    植物生长需要利用空气中的CO2,所以减少通风的同时一定要相应地补充些CO2,说起补充CO2这件事,还真是让关老师费了不少的劲儿, CO2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老百姓对它并没有直观的认识,为了让大家了解CO2的作用,关老师干脆把自己的家当成了实验室,加班加点儿地设计CO2发生器,演示给老百姓看,然后再指导大伙一个棚一个棚地安装。看着小小的CO2发生器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并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时,关老师总是比老百姓还高兴,当我们问起关老师这么辛苦到底是为了什么,关老师的回答很简单。

    (采访)关慧明:我们科技特派员最重要的一条是有奉献精神,特别是在我们贫穷落后的地方,我们不能等、靠、要,我们得干,打出来的江山是铁江山,干出来的饭碗才是铁饭碗,只有干出来的辉煌,没有等出来的美。我想法非常简单。说培养我大学毕业让我学的蔬菜,你不就得给农民教蔬菜嘛,如果你不给农民教蔬菜国家培养你干啥呢?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