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服装(3)鸟类

2010年02月25日 09:14  往期文稿 我要评论

  

    


地球上有这么一群生物,它们有着轻盈的体态,可以自由的翱翔于天地之间,它们有着一层羽毛织成的美丽外套,有一双漂亮的双翼—它们就是我们的朋友,鸟类。

  

    全世界现知的鸟类有8千7百余种,我国有1183种。绝大多数营树栖生活。少数营地栖生活。水禽类喜欢在水中寻食,部分种类有迁徙的习性。鸟类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鸟类是由古爬行类进化而来的一支适应飞翔生活的高等脊椎动物。它们的形态结构除许多同爬行类外,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这些不同之处一方面是在爬行类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具一系列比爬行类高级的进步性特征。比如鸟类有高而恒定的体温,完善的双循环体系,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以及与此联系的各种复杂行为等;另一方面为适应飞翔生活而又有较多的特化,如体呈流线型,体表被羽毛,前肢特化成翼,骨骼坚固、轻便而多有合,具气囊等。这一系列的特化,使鸟类具有很强的飞翔能力,能进行特殊的飞行运动。由于鸟类在形态构造方面有上述一系列的高级特征,又有很强的飞翔能力,能进行快速的飞行运动,使之种类繁多,遍布全球,成为脊椎动物中仅次于鱼类的第二大纲。

  

    鸟类的皮肤的特点是薄 松 而且缺乏腺体,薄而松的皮肤有利于肌肉的运动,那么这种薄而松的皮肤究竟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对鸟类的生活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专家:鸟的皮肤,实际上我们平时看到鸟是看不到皮肤的,皮肤都是藏在羽毛下边,这个皮肤本身,没有羽毛那么漂亮,它非常干燥,而且它非常的松驰,而且非常薄,它之所以松驰和薄,是为了适应鸟类的运动,鸟类的运动,是一个非常剧烈的运动,包括它的飞翔,包括它的颈部的运动,尾部的运动,四肢的运动,它需要皮肤下面的肌肉群,活动范围非常大,那么这要求皮肤是非常松驰的,非常薄状的,才能不限制肌肉的活动

  

    鸟类总是喜欢披着一身干净的衣服,它们的外衣似乎是防水外套,它们的羽毛总是能够挺拔并且保持干爽,并且具有防水的功能。这一切都是因为鸟的皮肤上长了一种特殊的腺体,这种腺体是什么呢?为什么有了这种腺体鸟的羽毛就可以防水了呢?

  

    


尾脂腺,已经几乎成为鸟类皮肤一种唯一的腺体了,因为它也是一种衍生物,尾脂主要功能是分泌油脂,保证羽毛的滋润,尤其是在水生鸟类上,因为水生鸟类羽毛不能被水淋湿,淋湿之后丧失体温,不能飞行。所以鸟会经常用喙,用嘴,从那个尾脂腺上沾取油脂,涂在身体的每个部分,这样保证羽毛是防水的,这样尾脂腺的主要功能,就是保证羽毛的防水的性能。

  

    鸟类身上的那身漂亮的羽毛可不是随便生长的,它们都有特定生长规律,羽毛生长在体表的一定区域内,成为羽迹,这些地方被称为羽区。不着生羽毛的地方被称为裸区。鸟类这种穿衣服的方式,有利于鸟类在空中进行剧烈的飞翔运动。那么披在鸟类身上这层漂亮的衣服,究竟有哪些功能呢?

  

    专家:羽衣的功能有,主要是第一保持鸟类体型,因为从外观上看上去,基本上都流线型的,非常适合空气中,它在空气中飞行,或者是高速的移动,再一个保温,因为鸟的体温比较高,它需要羽毛来保温的,再有就是鸟类所有运动的功能实现,都是靠羽毛,

  

    各种不同的羽毛在一起构成了鸟类美丽的外衣,而构成这些美丽外衣的羽毛,有着很多的种类,它们分别也有着不同的功用。其中被覆在体外的大型羽片被称为正羽,翅膀及鸟类的尾部均着生有一列强大的正羽,分别被称为飞羽和尾羽,飞羽及尾羽的形状和数目,是鸟类分类的重要依据。那么正羽主要起哪些作用呢?

  

    正羽分为覆羽,它是保证鸟的体型的,它覆盖在鸟类的表面,大家能看到的羽毛,几乎都是这种。那么在翅膀上的飞羽,那么在尾部就是尾羽,在身体就是覆羽,这几种羽毛有什么作用,像覆盖身体的,主要是保持提醒,保持体温。像飞羽,主要是为飞行产生动力,尾羽是在飞行当中决定飞翔和升降,类似于这样的作用。

  

    在正羽下方成棉花状松软的那些羽毛,是鸟类外衣中的夹层,它主要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绒羽在水禽中特别发达,人们冬天常穿的羽绒服就是利用了绒羽这些特质。绒羽在水禽中普遍特别发达,这又是为什么呢?

  

    专家:绒羽的主要就是保持体温,而且在正羽上,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体型的支撑。刚才说到绒羽在水禽当中比较发达。绒羽实际上是像在鸟的身体和水之间形成一个绝缘层,绝水层,它需要比较发达的绒羽。

  

    除了正羽和绒羽之外,鸟类其实还有一种不容易发现的羽毛,被称为纤羽,又被称为毛状羽,这种羽毛长得象毛发,杂生在正羽和绒羽之间,需要拨开鸟类的正羽和绒羽才能看见。不过可不要小看了这小小的纤羽,虽然它没有其它两种羽毛明显,并不能给鸟类的那件美丽的外衣增添光彩,可却也有着它自己独特的作用。

  

    


纤羽是种非常非常细小的羽毛,它只有在把正羽和绒羽全去掉之后,才能看到,非常不明显。对纤羽功能的研究,不是很明确,大家都普遍一种观点是纤羽肯定有触觉功能,它可能感觉飞行当中的一些气流,或者说环境当中一种触觉的感觉

  

    这三种羽毛在一起构成了鸟类的外衣,各自在鸟类的生活中发挥着作用,鸟类能够飞翔,它们一生中的许多时光要与天空为伴,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鸟类都能够飞行,或者飞行能力很差。这类的鸟类和其它的鸟类穿着相似的衣服,可却不能飞行,这是为什么呢?鸟类的羽毛和飞行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专家:这是因为有环境压力在这里,鸟之所以能进化成鸟,能够飞上天空,也是因为环境压力。那么随着这个压力接触了之后,有些鸟类放弃了飞行的能力,那么刚才说到鸡, 飞与不飞,实际上不同环境压力造成的,环境需要鸟飞,它就进化成飞的鸟,如果并不需要它飞,就它就可以退化飞行能力,而发生其他的适应环境能力。

  

    第一正羽和覆羽,它能保证鸟类流线型的体型,保证空气当中有最小的阻力,再一个就是飞羽,飞羽通过它的构造,在扇动的过程当中,在滑翔过程当中,产生压力差,是往上运动。尾羽通过上下左右摆动,可以改变鸟飞行的方向

  

    鸟类的羽毛通常是定期更换的,称为换羽。通常一年有两次换羽。每年在鸟类繁殖结束后所更换的新羽被称为冬羽。冬季及早春所换的新羽被称为夏羽或者婚羽。鸟类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更换自己的外衣呢?难道鸟类也和人一样会按照季节改变装束么?

  

    专家:这个羽毛经常要活动,要运动,是会有破损的,羽毛破损太多之后不能飞行,不能保证机能的正常作用,要整个换一层新的羽。它的换羽,除了保证完整的羽毛之外,它还要为了适应环境,冬天的时候,身体的羽毛几乎都是白色的,那么夏天,羽色比较复杂,适合夏天各种颜色的变化,春天秋天的时候,白色和色斑结合的状态。所以鸟的羽毛,换羽,一个是维护羽毛的完整性,保持整个功能,再一个少数也是为了环境的变化。

  

    鸟类的祖先是远古爬行类的动物,它们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一部分选择了地面成为了今天的爬行类动物,而另一部分朝着适应于飞翔的方向发展,它们和那些直到今天还贴在地上的爬行类动物相比,有了更加轻盈的体态和更加绚丽的华服。虽然今天在两者迥异的外表面前,我们很难把它们联系到一起。那么鸟类的羽毛和爬行动物的鳞片之间有着什么关系?又有着怎样的不同,为什么它们的衣服有那么大的差别呢?

  

    


专家:现在多数认为鸟的羽毛,是爬行动物的鳞片退化形成的,在很久以前,爬行动物,随着爬行动物的增加,地表的爬行动物增加,而资源是有限的,就是要有些小体型的,行动迅速的爬行动物能够迅速的移动,那么这个迅速的移动,因为基因的突变是随机的,既然选择了这个定向,慢慢的这种鳞片不断增加的,不断辅助爬行动物能够迅速移动基因的选择上,随着这个基因不断的纯化,慢慢的形成羽毛

  

    许多鸟类为了把自己打扮得更加漂亮,或者满足某种生存的需要,同样会给自己外衣加一些装饰,这些装饰主要是皮肤的衍生物,像鸟类大多具有的喙 爪子等等。一些鸟类长着各种不同的冠子,好像戴上一顶时髦的帽子,这些冠子都是由加厚的 富于血管的真皮所构成,在里面富有动静脉吻合结构,那么鸟类为什么会长冠子呢?冠子有哪些作用呢?

  

    它是环境选择的需要,是进化的结果,像鸟类长冠子,有些冠子是为了吸引异性,雄性长冠子,颜色比较艳丽,它可能是吸引雌性的鸟,有些像犀鸟,犀鸟比较典型

  

    绝大多数鸟类是有益于人类的,鸟类的美丽彩衣不但可以帮助它们自由飞翔,还可以给人类带来了美好的视觉享受。鸟类是维护人类生存环境,以及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人类的文明史发展过程中,人类也通过不同的语言表达了对这群美丽生灵的热爱。保护鸟 热爱鸟已经成为了人类一个共同心愿。在节目的最后,让我们再看看这群可爱精灵的样子吧。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