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十万个为什么(2)为什么会有领头羊

2010年02月25日 09:17  往期文稿 我要评论

  

    


神气十足,一呼百应,领头羊在羊群享有毋庸置疑的权威。

  

    在羊群里,只要是领头羊一开始行动。其它羊都会紧随其后。(动画:“一头羊撞到火车上,一群羊跟上去”“一头羊跳下悬崖,一群羊跟上去”。)这可不是动画夸张的手法。这些现象都是真实的。这张新闻图片就是,在土耳其一个悬崖上。一群羊跟着领头羊往下跳,结果一些羊被卡在石头缝的场景。

  

    说到这里您一定要问了。领头羊究竟有多么大的魅力能让一群羊奋不顾身呢?这,就得先说说所谓的“羊群现象”了。羊总是一群群的在一起。少的有几十只,多的有几百上千只。吃喝拉撒,做点什么事总是浩浩荡荡的一起来。

  

    吴教授:羊,这个生物学特性里面说,有一个合群性,这是一个很大的特点,生物学的行为,它主要是以绵山羊,是一个小的食草动物,它胆小,怕惊,温柔,它在自然行动过程当中,主要是怕肉食的,野生动物来吃它,所以它就靠集体的在草地上采食各方面的,这样保护它们自己,让它们生存下来。

  

    我们现在见到的羊有很多是白天在草地上溜达,晚上回到特意为它们盖的羊圈里休息,整体来说生活安定,生命更没什么危险。可是在早年,大多数的羊群都生活在广阔的草原上,有很多敌人,最著名的就是狼了。“狼和羊”这对冤家,就跟猫和老鼠一样出名。虽说有牧羊人盯着,有的还有忠实的牧羊犬做警卫,可是毕竟活动范围太大,一个照顾不到,就会让狼钻了空子。不过这狼也是典型的欺软怕硬,它们一般不会去袭击羊群,而是专门盯着那些离群的羊下手,因为很容易成功。身为弱小者,羊儿们也很明白这个道理——呆在羊群里最安全,哪怕是刚出生的小羊羔,为了尽量跟上大部队,也要在最短的时间里站起来,并且学会奔跑。一群羊当中,总有几头羊抬头或是张望,这样,一旦,有危险,发现的羊就会逃跑或是发声。只要一有羊动。其它的羊也会不假思索的跟着行动的。

  

    主持人:一只羊是危险的,可一群羊就安全多了,这集体的力量就是大。而且就是在这么一个集体里,领头羊的作用就充分体现出来了。否则真成了“羊群无头-乱跑” 了。

  

    正因为这样,羊儿就形成做什么事,总喜欢跟在别的羊后面做的习惯。比如:有一只胆子大的羊,首先过河的。首先爬山的。后面的羊也就跟着做了。慢慢的最先走的那头羊就变成了领头羊。人们发现了羊有这样的习性,就把它运用到了生产当中。

  

    这个特点,在我们生产上也用了,像我们北京的延庆,延庆以前养羊,是有一个六七月,洗羊,就是把羊赶到河里去,有一个头羊就有好处,把头羊一赶到河里,其他羊就过去,过了河,就把羊洗澡了。还有每年去寄生虫,把头羊往药池里面,一弄下去,其他羊也跟着跳下去。

  

    


如果一只只抓,可就没有这么轻松了。如果乱抓惊动了羊群,这个羊群一炸窝,就乱蹦乱跳乱跑,严重的导致羊受伤,掉膘,那损失就大了。那在养殖当中,怎么找到羊群里的领头羊呢?是有高贵的血统,漂亮的外表还是强壮的体格呢?

  

    贾老师:一般头羊从小训练的,当然挑选的时候,他选头羊,头羊是公羊“去试”以后的接羊,公羔,小的时候,同等情况下比母羊可能长得要快一些。另外当时选择的时候,肯定要选择比较活泼的,比较听话的,这还是有人为地,根据它的彪形来进行选择的。

  

    这些挑选来的领头羊后备军,首先要胆子大。然后还需要训练,所谓的训练就是在发出口令,在羊执行后,就给点食物犒劳一下。慢慢的,这个作为领头羊培养的羊儿,就能完成养羊的人需要它完成的动作了。这样,放牧,或者是圈养时,人指挥头羊,头羊,身先士卒的行动。其它的羊就会跟着头羊完成命令了。

  

    主持人:专家分析说,像土耳其发生的那样羊群会不顾一切的往悬崖下跳的现象。非常有可能是因为,放牧的时候,羊群走到悬崖边,由于队伍太密集。走在最前面的头羊发现悬崖,站住没有走。但是被后面跟上来的羊挤下悬崖。后面的羊,看到头羊跳下去了。也就跟着跳下去了。看上去这是一个误会。但是,这领头羊的动作是否正确,真的关系到整个羊群的命运。

  

    领头羊肩负着羊群的衣食住行。所以一点都不能马虎。一个羊群的羊长得好不好,最影响力的是食物。羊群在发现食物时,是用视力还是听觉还是嗅觉来判断呢?或者还是有其它的方法呢?下面,我们来做个试验。

  

    我们先把这头羊的眼睛和耳朵堵上。看得出。即使这样,它还是照吃不误。接下来。我们用醋涂在羊的鼻子周围。看上去,它似乎对我们的摄像机更感兴趣。通过这个简单的试验看出。鼻子,在羊儿采食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野外,羊儿依靠着嗅觉,能找到丰富的食物。

  

    


据说,在野外放牧时它们每天可以行走3公里到十公里。在放牧的羊群中,一些羊的的尾巴看上去很大,比如小尾寒羊,这和其它的绵羊的尾巴不一样呢?

  

    贾老师:一般在自然情况下 ,放牧的羊,比方说北方牧区,一般叫脂尾,这个尾度比较大,这个脂尾比较大,它也是一种长期适应自然气侯的结果,冬天、春天,它的草原饲草条件比较恶劣,那么营养不够,夏天和秋天,可能在牧草丰盛的时候,积累一部分营养,那么在春天和秋天,进行补偿。

  

    看样子,这个羊的尾巴的功能变得和骆驼的驼峰差不多了。在食物缺少的日子。可以通过消耗尾巴上的脂肪来维持。但是随着人类对羊的饲养条件的改善和对羊的需求发生了变化。现在经过选育和改良的羊,尾巴就不再需要那么大了。

  

    主持人:人类对羊的驯化和饲养的历史非常久远了。所以才出现了领头羊这样的词语。其实只要您留心就会发现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咱们下次接着聊。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