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十万个为什么(6)什么是虚拟农业

2010年02月25日 09:17  往期文稿 我要评论

  

    《黑客帝国》片段

  

    刚才咱们看了电影的片段,说无论是那喷香的牛肉,还是母体世界里的功夫,甚至连里头喘气都是一系列程序做出来的,归了堆齐就俩字——虚拟。其实除了热播大片,现在大家使用“虚拟”这个词的频率已经很高了,什么虚拟社区啊,那里头还有虚拟货币啊,还有在网上虚拟结婚的呢。大家都说虚拟虚拟,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来听听专家给出的定义。

  

    一般来说虚拟现实技术,或者叫虚拟现实,从学术术语上来说,它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程序。

  

    通俗地说,这虚拟就是一种计算机程序,不过,您得留神,它跟咱们平时说的程序还不大一样,最大的区别就是,任何虚拟的东西都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客观实体存在着,换句话说,虚拟就是再现真实,所以有人说“虚拟程序,源于生活”。咱们刚才提了虚拟社区、虚拟货币,再引入个新概念——虚拟农业。有人会说了,虚拟农业?农业有虚拟的吗?你能虚拟种地,老百姓可不能虚拟吃粮食啊。那这虚拟农业到底能不能种出粮食,如果种不出来,它的用处又是什么呢?

  

    简单的说,这虚拟农业的确就是在网上种地,虽说种不出真正的粮食,可是它能让不会种地的,学会种地,会种地的,更好的种地。听着好像有点悬,可是借助计算机技术,虚拟农业的确可以实现很多咱们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功能。

  

    先说“让不会种地的学会种地”。现在好多城里人,包括小朋友,对农业知识都挺感兴趣,节假日喜欢到城郊附近的农业园区去转转,连休闲带增长知识。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了,一般农作物的生长都有一个周期,就拿咱平时见得最多的黄瓜来说,一粒黄瓜种子从播种开始,发芽、爬蔓、开花、结果,最后结出成熟的黄瓜,这个过程大概需要2个月左右的时间。可是对参观者来说,不管什么时候来,都只能看到农作物的一个生长阶段,也就是说,看见开花,就看不见结果,看见出苗,就看不见爬蔓,要是来的时候不对,想看的看不着,多少总会有点遗憾。现在,有了虚拟农业技术,这种遗憾就能得到弥补了。您瞧,在这台电脑上,仅仅几秒钟的时间,就能给您逼真地展示出黄瓜的整个生长过程。黄瓜是这样,这个园区里的其它蔬菜瓜果的生长过程,也都能给您展示出来。这样,您来一次农业园,就能了解到园区里不同季节、不同植物生长的知识,还可以把虚拟程序中的植物和实际的植株进行比较,对于农业知识的学习,可以说既直观又快捷,还增加了很多乐趣。

  

    另外,通过虚拟程序,您还能看到咱们平时看不到的东西。举个例子,平时咱们看一棵植物,有多少个角度?左看、右看、前看、后看、转着圈看,俯下身去看,要是不怕麻烦,还可以趴在地下往上看,(此处建议让李威围着植株做相应的动作)可是这个程序又给我们多提供了一个角度,您瞧,可以从地下、也就是植株的根部往上看,还可以看到植株内部的水分、养分运输等等。

  

    真是“一图胜千言”哪。要是给您一本什么《黄瓜保护地栽培技术》,估计多数人都没多大的兴趣看。可这虚拟农业就不一样了,在电脑屏幕上,您可以花很少的时间,就能了解黄瓜的生长全过程,有兴趣的说不定回家就自己试着种上那么几棵,这就是“让不会种地的学会种地”。那这“让会种地的种得更好”又是怎么回事呢?咱接着往下看。

  

    这些展示农作物生长过程的程序,针对的主要是城里人,目的可以说是知识普及,虚拟农业还有一部分程序更实用,是专门给农民朋友帮忙的,方法也很有意思——做游戏。

  

    传播知识没有这么严肃,首先我们要保证,我们做的农业游戏,它的知识的正确性和准确性。第二,游戏中很多图形化的东西,或者很多动作,动画,……都有它的内在的农学含义。这个可能是跟传统的游戏(的最大区别),就是农业游戏中的主角,它不是人,也不是一个动物。

  

    照我看,这游戏农民朋友能玩,好多城里人也能玩,说不定将来会成为一个新的时尚。我对这一点是很有信心的,虽说现在看起来这些游戏还比较简单,可是它们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在虚拟世界里最大地还原真实。刚才咱们看到的电脑里的植物,都是严格按照真实的植株来复制的,如假包换。

  

    比如说我们在获取黄瓜的数据中,获取叶片的时候,大家都看到了,黄瓜的叶片特征,还比较明显的,尽可能小心的点击获取它,//在获取这种比较微小的物体的时候,可以想象,用一种接触式的方式去点击它,尽可能保证在自然状态下,所以说你得非常的小心。

  

    好像不光是小心的问题,这数据采集工作真是既繁琐又单调,一般人采集五六片叶子的三维数据就已经感觉头晕眼花了,而把黄瓜的根、茎、叶等等一系列信息全部采集录入计算机,就不知道要反复多少次了。所以说,这是个三心工作,一要细心,二要耐心,还得外加小心。

  

    虽说要用那么长的时间,可这数据集成后的图像好像和真实的植物还有很多差距,比如说,这黄瓜的叶子好像只有轮廓,没有叶脉。这是为什么呢?

  

    受限于我们目前所使用的仪器,它获取的,仅仅是它的形态的信息,还没有颜色纹理信息,所以必须跟数码像机结合起来,把数码像机获取的颜色和纹理信息,绑定到它重构出的三维形态中,这样再还原一个真实的问题。

  

    一片黄瓜的叶片在电脑中真实的反映出来,然而这只是黄瓜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要想让黄瓜在电脑里生长起来,还需要在不同的生长时期,重复同样的采集过程。这个过程操作起来可复杂的多,因为受到光照、土壤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植株的生长状态也会发生变化,这成为虚拟农业发展的瓶颈。

  

    为了避免这些因素的影响,将植株引入一个实验试,将环境控制在一个规范标准的范围中,这样的植株生长也是差别不大的,这样采集的信息就可以人为的控制,比如说,光照弱的情况下黄瓜长成什么样,土壤肥力不够的时候的时候又是什么样,这样经过多次实验,最终在电脑里合成多种多样的生长过程,任何一个环境的变化都会在电脑里反映出来,这也有利于我们科研研究。

  

    现在虚拟农业还在起步阶段,只是看看动画、玩玩游戏,但是专家预测,在将来的某一天,它会给农业科研工作帮上大忙,比如说,把育种试验搬到虚拟空间里去快速完成,把漫长的育种周期大大缩短……我们期待虚拟农业魅力四射的那一天。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