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2010年02月25日 09:24 往期文稿 我要评论
![]() |
您可能见过这样的农机。那您见过这样的农机吗(多功能谷物加工机)?这个呢(播种施肥镐)?还有这个呢(自行车农机)?这些都是农民朋友琢磨出来的,堪称“省吃俭用”的农机具。“省”在哪儿了呢?咱一个一个的说。
要说最神的还得数在山东巨野县一带流行的新农机。
(自行车农机具展示)
记者:大婶!您这忙什么呢?
大婶:耕地
记者:你这用的是什么新农机,我怎么远看像个自行车呀?
大婶:这就是自行车改的!
自行车改装农机具,这新鲜玩意儿出自巨野县的农民老杨之手。老杨当过铁道兵,退伍后返乡务农,就做起了修自行车的营生。
记者:师傅,您这是修车吗?好像是搞破坏呀!
我要把它改成多用农机具!再试试林英清的镐头。都是用来刨地,这和普通镐头有啥不同呢?嚯,怎么都带齿,看着模样跟钉耙似的,倒是挺新鲜,可这还不是一样在刨地吗?
发明人:镐尖能刨进地里的地方,随便往哪儿刨,只要能刨地里,就能把种子一下种到地里,一秒钟之内就能完成,而且播种、施肥、盖土一次完成。
原来,林英清给这镐头增加了功能,让只能用来锄地的镐头,成了一把播种施肥镐。这样播种时需要几个步骤的活儿,都给省略成一步完成了。瞧这动作多利索,一气呵成,可怎么不见种子和化肥呢?
发明人:这个管是出化肥的,这个是出种子的,种子整个都装在镐把里。
种子装在镐把里,化肥装在旁边的管子里,它们一头和镐头相通,一头连着挎在身上的种子化肥袋。那这一镐头下去,种子和化肥是怎么进到地里的呢?
发明人:它是靠这个镐头尖刨到地里产生阻力,上面这个滑块儿产生反作用力的同时下去把种子化肥排到土里去。
肥料和种子的距离、数量、深浅程度应该怎样把握呢?秘密全在这镐头里。
先来看这镐头前端,有两个分叉,一边出种子,一边出化肥。
发明人:为了化肥和种子不能跑到一起,跑到一起化肥把种子就烧死了,但是离的太远的话借劲又慢,所以在这个距离既能保证充分发挥肥效,又不烧伤种子,距离是
把镐头翻过来打开看一下,滑块儿下面是胶皮制作的刮种舌和刮肥舌。
发明人:可以上下窜,负责调多少,能做到精量播种。
滑块背面对应的地方设计的是圆角,这样就保证不磕伤种子。
镐头靠前端的这两个孔又是干什么的呢?
发明人:我们设计了一个限深板,能控制播种的深度。
看来,这镐头设计得还挺周到。尤其是遇着那机器进不了的坡地、山地,那就能大显身手了。
自行车改装的农机具、四机一体的多功能谷物加工机、还有一步到位的播种施肥镐,这些都是本着“节约”的思想,经过农民朋友亲手改装制造出来的,还真不愧这“省吃俭用”的称号啊!
S>
这些独轮车就是经过老杨改装的农机具。不过老杨改农机具用的全是报废的自行车,轮子、车把都是从自行车身上卸下后重新组装的。
甭说,这老杨是省钱省到家了,连废品都利用上了,点子可够绝的!现在巨野县各乡各村几乎都用上了这种废自行车改装的农机具,有的一家还配好几个呢!那这废品改的农机具好使不?
先说这中耕除草器吧。固定在自行车轴后的铁具是三角形的,它前面尖,后面宽,入地又快又深,可比锄头好使多了!工作时,人推着车把向前走。因为有车把,就能使上劲,可以凭借浑身的力量耕地除草。在自行车轮的帮助下,行走就变得又快又省力。
这个是老杨设计的施肥器,化肥放在后面的筐子里,筐子下有一个出口,化肥通过出口进入这个铁管子漏进地里完成施肥。管子的最下边做成斜角形漏口,前面先着地,在地面划开槽,肥料就顺利撒进槽里。化肥施到地里要及时盖土,那就在漏斗后边系上一个有重量的瓶子,问题就解决了。
记者:你这施肥机效果怎么样?
农民:好呀,原来三个人一上午施一亩地,现在一个人施三亩地还有歇的空。
再来看这自行车播种机的本事。这播种机在自行车轴部连接播种农具,后面一个人握住车把往前推,前面一个人扶着车轴上安装的长木杆,以便更好地稳定重心,方便前行。车轱辘一边转着,种子一面撒着,省劲多了。
再看这以前的老式播种农具,没点儿力气还真干不了。
现在,这自行车改的播种机只要两个人就可以了。而且这用自行车改装成的农机用起来不费劲儿,就连妇女儿童也可以轻松完成田间作业。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