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30问(3)

2010年02月25日 09:46  往期文稿 我要评论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点击查看节目联系方法【实时更新】

>>这期节目点播入口

>>下载这期节目视频 

大家好,这里是科技苑。来继续《麦收知识30问》,上一期咱们说的是收麦子,今天该说存麦子了。这存粮一定得讲究科学,如果储存方法不得当,粮食就有可能存不住。

连玉兰:那就使袋子存,也招老鼠,也招虫子,当年就得卖,没法存

书记张洪年:时间长了以后,连老鼠折腾在虫子咬……

张爱国:那个一年也保不了

孔安平:存不了,一般就半年,最多六个月

正常的麦粒,色泽金黄,饱满圆润,可是看看这些,存不到一年,就变成这样。

商长江:我们06年冬天作过一次调查,我们市的这个在农户储粮环节的损失率在6.5%左右。

  

6.5%,也就是说100公斤粮食里,要损失6公斤多,这可够多的。要是放大到全国,那就更可观了。根据国家粮食局的调查,咱们国家每年因为储粮不当所损失的粮食,大约是150——200亿公斤,而且其中的大多数都发生在农户储粮这个部分。

好好的麦子变成这样,真叫人心疼啊。这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呢?说起来这原因主要有内外两个方面,咱先说内因,这小麦有一些特性,是不太适合储存的。

要说这麦子不耐储存的特性,咱得从麦子收割时说起。收麦子讲究九成熟,看,这儿还有发绿的呢。这时候的小麦并没有完全成熟,它们在脱离植株之后,还要经历一个后熟的过程。

问题16:什么是后熟?

商长江:小麦收获以后,它还没有达到完全的成熟,只是形态上的成熟,要经过大约三个月的储存期,它就达到从形态成熟到生理成熟,这一段过程叫做它的后熟期,也叫后熟作用。

这三个月的后熟期是很重要的,因为小麦只有经过这个阶段,完成了内部物质的转化,加工出来的面粉才好吃。

吕洪波:刚打下来的小麦加工面粉不好,……有可能面粉发黑,发粘,再一个呢口感不好

在后熟期,麦粒为了完成这些物质转化,就要释放出一部分的水分来,叫做“出汗”。所以,这刚打下来的麦子会有一点发湿,会沾在手上,不像存过一段时间的麦子,拿起来干燥滑手。麦粒在后熟期不但会“出汗”,还会“发烧”呢!

如果在两个瓶子里分别放入新打下来的麦粒和煮熟的麦粒,给它们分别插入一根温度计,不一会就会看到,放在没煮过的麦粒里的温度计,温度有所升高。其实这就是麦粒在后熟过程,会释放出一定的热量,也就是“发烧”。

这小麦在后熟期,又是“发烧”又是“出汗”,这就容易在粮堆里形成了一个高温高湿的环境,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出现“结顶”现象。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