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说起种大棚蔬菜,山东是全国的标杆。为什么呢?得说人家那蔬菜大棚规模大、技术高、效益好,在全国都是出了名的。这种大棚蔬菜效益是高,可也有让人头疼的事儿。
忙活了一季,西红柿到了该结果的时候,山东平度的老高种的西红柿大棚里却还是稀稀拉拉的,甚至还出现了死棵的现象。
山东省平度市张戈庄镇前沙戈庄村高锡顺:你看这棵,这个这么高,这个这么矮,这个就是重茬,它根系不好。你看拉出来,现在拔出来的话,你看这根它就没有白根,基本都是烂根,没有白根,不长了,慢慢的西红柿死了,死棵了。好的这个不出现,下的根就是白的,全是白根。
老高知道这都是重茬闹的毛病,就是老在一块儿地上种同一种作物,地就染病了,影响了作物的生长。眼下的这个大棚是个种了十几年的老棚了,曾经给老高带来过丰厚的效益,可时间长了,这病害发生的就特厉害,成了种一茬菜赔一茬的钱了。
山东省平度市张戈庄镇前沙戈庄村高锡顺:都有,重茬都有,建的新大棚还好点儿,老棚都是重茬问题。
老高所在的村几乎每家都种了两三个大棚,黄瓜和西红柿是这个村主要种植的品种。为了减轻病害,老高一直都是黄瓜西红柿轮换着种,所以往年的情形还好一些;今年连着种了两茬的西红柿,结果没想到病得这么厉害。
山东省平度市张戈庄镇前沙戈庄村高锡顺:从外表上叶子高矮不齐第一方面,有些黄叶,特别是主要有些死棵的,死棵严重。严重的话最少50%~60%不一样,根据地的重茬病菌多少。

老高的西红柿大棚是个种了十几年的老棚,重茬也是个老问题了,这倒不奇怪;可才种了三年大姜的胡风国却也遇上了同样的问题。
种大姜效益高,这儿的农民都知道,所以村里种姜的农户也特别多。三年前,胡风国也种上了大姜,第一年大姜的长势好产量也高,让胡风国赚了不少。可到第二年的时候,他就发现不对劲儿了。
山东省莱州市驿道镇邢胡村胡风国:茎腐病软腐病的,叶发黄尖发黄,尖也黄,就像这种情况,大部分就是这样,姜块就像烂了一样。去年收成也不好,五千来斤吧,比前年减产差不多一半。
姜块长在地里头,跟土壤直接接触,所以更容易受到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害的影响。而且这大姜得了病以后,不但产量下降得厉害,连卖价也都跟着大打折扣。
山东省莱州市驿道镇邢胡村胡风国:大姜这东西越好的,客户愿意要价格也好;姜越有毛病,长得不好,它越价格低,客户真不愿意要。所以说去年总的一年大姜不挣钱,价格上不去,你卖一块,人家给五毛六毛的。产量一低这个价格再一低,差了嘛,投资该怎么投怎么投,该怎么管理怎么管理,就得不到收入,白忙活一年。
一年的投入都有可能白忙活,种姜的姜农都领教过这重茬病的厉害,所以,种姜的地块,一般种了三年就不敢再种姜,都改种其它作物了。

看来不管你这地是种了十几年,还是种了两三年,不管你种的是大姜,还是西红柿,只要是老种一样东西,这病害就轻不了。作物长不好,产量低,效益也高不到哪儿去。那为什么重茬地的病害就这么厉害呢?
作物得病看着这症状是表现在地上部分,可其实都是因为地下的根系害了病。作物生长全靠着地下的根帮着吸收水分和养分呢,所以根长得好,地上边才能长得壮。重茬地因为老种一种作物,病菌和害虫就把土给弄“脏”了,土“脏”了这作物能不得病嘛。
东北农业大学许景钢教授:重茬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寄主或载体不变,在一块地上连续种植多年的这么一种作物,这样的话病虫害的发生就会越来越严重。比如说在西红柿上的病菌,如果你换茬的话,明年在黄瓜上就不能生长,但是你每年都种西红柿的话,西红柿上的病菌就会由于西红柿连年种植变得越来越严重。
知道总种一种蔬菜不行,农户们就把地轮换着种。老高就是经常把西红柿和黄瓜轮着种,这茬西红柿,下茬就种黄瓜,可怎么还是没啥起色。
东北农业大学许景钢教授:跟换茬作物有关系,另外换茬的时间长短有关系。我们一般要求换茬连续换三年以后,这样才能把重茬的危害降到最低。在这种条件下,一般来讲就换几个月,这些病菌没有来得及被完全消灭掉之前它又回来了,所以它这个效果就不是特别好。
菜农们种菜为了效益,都在赶茬口。一茬菜顶多种三四个月,哪有一下种三年的?可换茬的时间短,作用几乎就没有。
换茬不好使,菜农们就利用夏天上茬菜和下茬菜有空档的时候进行闷棚。
山东省平度市张戈庄镇前沙戈庄村高锡顺:夏天热时候,最热时候闷棚,闷棚温度得达到了,达不到起不到作用。
利用高温杀死病菌和害虫,这是比较简单方便的办法。夏天,在两茬作物之间空闲的时候,先把地翻整好,再往地里喷一些杀菌的药剂,然后落下棚膜。
东北农业大学许景钢教授:就是把大棚彻底地封闭起来,让棚内的温度迅速升高,一般可以达到50~60℃,高的可以达到60~70℃。
在高温下这么闷上几天,地里的病菌害虫应该都被杀死了吧?可实际上这还远远不够。
山东省平度市张戈庄镇前沙戈庄村高锡顺:起点儿效果是起点儿效果,不太明显。
东北农业大学许景钢教授:就是有些高温菌它就不能被消灭。另外在土壤当中,由于土壤的热传导性能不是特别好,热传导率比较低,所以表层土壤的温度可以达到一定高度,但是稍微往深一点它的温度就不会像表土那么高,有的甚至变化很小,这样的话在土壤深层的这些病菌就不能被消灭,所以它的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
除了换茬和高温闷棚,菜农们也没什么好办法对付重茬病,只能是有病的时候打打药。其实,这闹病害虫害只是一部分原因。即使不闹病,这作物生长总得消耗养分,也会对地里的养分造成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许景钢教授:如果你在同一块地上,连续种植某一种单一的作物,那么它就在这块土地上连续吸收某种元素越来越多,而不吸收某些元素就会在土壤当中积累,重茬时间越长,这种养分的偏移不平衡就会越来越严重。
作物长期吸收自己喜欢的养分,就造成地里这种养分缺乏。西红柿喜欢吸收钾元素,如果土壤里的钾元素少了,西红柿就长不好。
作物从土壤里吸收养分生长的同时,也会排泄出一些自己产生的废弃物,这些物质也会对作物有影响。
用两处相邻的土壤,一处是没有重茬的,一处是连续四年重茬的土壤来做一个对比实验。两种土壤都经过了高温灭菌,养分含量也相同,这样就消除了病菌虫害和养分对实验的影响。把两株长势差不多的小苗分别栽到这两种土壤中。经过35天以后,正常土壤上的作物明显比重茬土的作物生长要好。
东北农业大学许景钢教授:我们现在看到,在正常土壤上的作物生长的要比重茬土上生长的作物要强壮得多。首先它的茎秆比较粗壮,叶片肥大,叶片厚,并且颜色也深一些。这两种土壤除了重茬和非重茬以外,它的其他条件应该是一样的,并且经过了灭菌,这样的话病害和虫害对植物的侵袭已经被消除掉了,所以说这两个作物在两种土壤当中的生长差异我们认定是由于自毒现象所造成的,就是说土壤当中含有对作物有害的物质所造成。

你看,不分析不知道吧,原来这重茬的地里还有这么多学问呢。咱老百姓的办法,也就是高温闷棚和轮作,这些呢也就是对付土壤中的病虫害,能起的作用也有限,况且还有什么植物自毒、养分失衡等等原因都会影响作物的生长,这些问题怎么来解决呢?
东北农业大学的许景钢教授在研究中发现,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植物生长起到很大的作用,尤其是植物根系周围的微生物。
东北农业大学许景钢教授:我们从这个图上看到,在根系周围微生物的含量,它的数量它的种类和密度都非常大,我们看到这个菌类,这些都是菌,它们就分布在根系的周围,对根系的生长活动,对根系的周围的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病菌也是微生物,但是是有害的微生物。重茬地会造成病菌不断积累,给病菌大量繁殖创造了机会。
东北农业大学许景钢教授:在重茬的环境条件下,这种真菌和霉菌生长也是比较快,有很多病原微生物,也是由这种真菌和霉菌造成。
经过一段时间重茬以后,病菌大量繁殖,不断侵害植物的根系,就会造成植物得病,生长不良。因为土壤里有了病菌害虫,还有有毒物质这些“脏”东西存在,植物的根才长不好,所以要防治重茬病得先把这些“脏”东西去掉。怎么去掉土壤中这些“脏”东西呢?许老师在研究中找到了一些能对付病菌和害虫、对植物生长有益的微生物。
东北农业大学许景钢教授:它里面含有抑制病菌生长的一些抗生素可以分泌抗生素抗菌素的微生物,这些分泌抗菌素抗生素的微生物就在根系的周围形成了一些屏障,它分泌的物质对侵染根系的病菌具有一定的预防抵抗和消除作用。
造成土壤环境不好的还有植物产生的有毒物质,这对植物的影响也不小,那怎么才能让植物不受毒害呢?
东北农业大学许景钢教授:因为植物分泌的这些毒害物质,一般都是有机物质、有机酸等等,所以我们加入以分解有机质为主要功能的微生物以后,这些微生物在根系在土壤当中繁殖以后,对这一种作物分泌的毒素有一定的分解作用。它繁殖的越快,分解的毒素物质就越多,这样自毒现象就越轻。第四个就是我们向土壤当中加入了一些活化养分的微生物,比如说磷细菌、钾细菌、活化微量元素的这些菌。这些菌施到土壤当中以后,就把土壤当中原来不溶的、对植物无效的磷钾各种微量元素把它活化出来,变成植物可以利用的这种有效的养分。
植物根系周围好的微生物多了,根系就会生长得健壮、发达,对各种病虫害什么的抵抗能力也提高了。

这微生物发挥的作用还真不小,有杀死病菌害虫的微生物,有分解植物产生的自毒物质的微生物,还有帮着释放土壤养分的微生物……许老师把这些有不同本事的微生物都配合到一块儿,用在重茬地里,效果还挺明显的。
别小看这些白色的粉末,对付重茬病的精兵强将都在这里了。它们被配合成菌剂,专门防治重茬病。使用起来很简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使用。可以拌种、拌肥、蘸根,也可以随水浇施。
最好是拌种,要先用一些水浇在种子上,把种子表面浸湿,然后把抗重茬的菌剂撒在种子上,和种子在一起搅拌均匀,这样菌剂才容易均匀地包裹在种子表面,阴干后播种就可以了。使用量一般按照大田作物2~4袋/亩,经济作物6~10袋/亩。
东北农业大学许景钢教授:一般来讲随着生物量的增大,它的用量要增大;随着重茬的年限的增加它的用量也要增大;随着这种作物对重茬更加敏感的话,这个用量也要随之增加。比如说对西红柿来讲,我们要求用4~6袋/亩;比如重茬比较严重的西瓜,我们就建议要用6~10袋/亩;对大田作物小麦玉米来讲,我们推荐一亩地一袋就可以了。但是对大豆花生这种重茬相对比较严重的,我们推荐2~4袋/亩;像棉花一般我们推荐4~6袋/亩,因为棉花的重茬也是非常严重的。
拌肥的效果也不错,因为肥料能吸附比较微细的粉末,抗重茬菌剂拌在肥料里,就附着在肥料颗粒的表面,随着肥料施到地里发挥作用。
像草莓等作物,可以在小苗移栽到大田定植的时候使用。
东北农业大学许景钢教授:在移栽的时候,我们一般采用蘸根的办法,就说把我们的重茬菌剂和成泥浆状,然后把要移栽的作物的根系蘸上,这样在移栽作物的周围充满重茬菌剂对根系保护作用就得到了加强和增强。
把抗重茬的菌剂加适量的水搅拌均匀,水不要加太多,以免浪费。把移栽的草莓苗带着土在溶液里蘸一下,然后栽到地里就可以了。
如果在移栽的时候没有来得及蘸根,也可以采用浇施的办法。把抗重茬的菌剂加到盛水的水壶里面,搅拌均匀,均匀的浇在移栽苗的根部。随着水分逐渐下渗,菌剂也渗透到根系的周围,对根系产生保护作用。
这菌剂是越早用,用在离作物的根系越近,起到保护根的作用就越好,效果也就越明显。老高今年种了两棚西红柿,这两个都是十几年的老棚,一个棚里重茬病闹得厉害;而在另外一个大棚里,他在西红柿苗移栽定植的时候,试着用了抗重茬的菌剂,结果在缓苗的时候就看出效果来了。
山东省平度市张戈庄镇前沙戈庄村高锡顺:缓苗快,长得齐整。那个它就是老是蔫了的,一开始不知道什么毛病,实际上是根受病害,受病害感染蔫的,现在也有死的,也有死棵的。这个基本上没死的。你看这个,那个没用的刚开花有些不坐果;这个到第三个就开花了,这个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就开花了。
刘国斌家的大姜种了一亩多地,重茬病也挺厉害,今年他给一小块地用上了抗重茬菌剂,长势一直都比没用的强,尤其到长姜块的时候,这差别就更大了。
山东省莱州市 刘国斌:像这两块大姜,这个就是用了这个抗重茬菌剂,这个没用,这个叶子已经干掉,不能长多少,这个现在这么大,它这一个还是正是在生长的旺盛期后面还有一个多月的生长潜力,这个不好的比较大的,像这个小一点不太好这些,干脆拔掉就完了。如果照这个样的话,今年应该亩产一万一到一万三之间没有问题,如果像没用的话,没用的那一块,今年怎么说吧,能打出五千斤就不错了。
用了以后不但产量能提高,而且品质也好。尤其是像果树,用了以后果实品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山东省平度市麻兰镇西山前村 初献增:就是在这个开花坐果以后,挖沟施一次,再就是到膨果期,再挖沟,再施一次,效果比较明显。原来没用之前,这个苹果比较淡,果形不周正,叶片比较薄,我用了以后吧,果形周正,上色好苹果,属于全色型的,他们下发市场客户比较喜爱。
因为是微生物制剂,这不用药物而是让微生物来杀菌杀虫,解决重茬给作物带来的危害,所以,使用抗重茬菌剂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它适用的作物也非常广,除了瓜果蔬菜和葱、姜、蒜以外,还有像花生、棉花、马铃薯以及各种大田作物也都能用。
这重茬病是世界性的植物病害,它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像一些出口创汇农业也受到了影响,当然也就影响了农民收入。现在这利用微生物给作物防病治病,从以前的单一防治到现在的立体防治,效果好,还不污染环境,可是给咱农民解决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啊!
责编:刘岩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