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子:小麦育种奇才郭进考

2010年02月25日 09:54  往期文稿 我要评论

  

  

大家好,欢迎收看改革开放三十年特别节目《大地之子》。照片上的人叫郭进考,现任石家庄市农科院院长。在小麦育种界,郭进考被称为“育种奇才”,他30多年培育小麦品种30多个,其中有17个省级品种,5个国家级品种。尤其让人称奇的是,他让自己的小麦找水喝,他培育的小麦,根系比普通的小麦长出了一倍还多,这些年节约下来的水,够全北京市的人喝上6年的。这些节水小麦,产量却一点也不低,全部在1000斤以上。这在我国乃至世界小麦的育种史上,都值得大书特书。

这就是郭进考培育的节水小麦,它的根能够深扎到地下2米——2.5米的深度。

由于根的作用,在整个生长期,其它品种的小麦需要浇四遍甚至六遍水,节水小麦却只需要浇一到两遍水,而且仍然能够保证1000斤以上的高产量。

石家庄市柳林铺村村民刘庚申:]专家们说浇水少点,我就浇水少点,结果打,合一千二一百斤。

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场场长刘冠杰:你少浇一水,你省了钱了,老百姓浇一水得二十多块钱。

种麦人感受到的是节水小麦带来的实惠,而对于郭进考来说,培育节水小麦,寄托着他的一个重大而深远的思考。

郭进考:还不是个经济问题,是个资源效益问题,把资源问题解决了。让每一滴水生产更多的粮食。

我国是世界上13个最为贫水的国家之一,有60%的耕地位于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干旱半旱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作为农业育种专家,郭进考的思考是和水资源的匮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郭进考:你像探索外星球,首先得找水,看有水才能够生存。古楼兰,那是一个城市挖出来,肯定过去是肯定是有水的,因为它没有水了以后,才变成沙漠

有水才有生命,有水才能孕育文明。

而当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超越了一定的限度,水资源就会被过量地消耗。

郭进考:每年像河北省地下水位是一米的速度下降,……我们现在那个浅层水基本上都挖掘完了,现在正在用深层水,这个深层水可以说是在一亿年前形成的,而且还不是再生的。你比如说我今天有水,我今天用完了,后天怎么过啊?……把过去老祖宗水吃了,然后吃子孙后代的水,那不行。

当人们在讨论生活节水、工业节水的时候,郭进考却从战略的角度,提出了一个以往被很多人忽略的节水方向。

郭进考:北方的节水重点在哪,在农业,农业的重点在什么地方,在小麦。

小麦是一半中国人的粮食,但它的另外一个“一半”,却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在我国北方,小麦的灌溉用水量占到了总用水量的50%。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