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留学多年的左志锐博士,攻读的是园艺专业,留学期间他经常接触一些先进的花卉种植技术,也就是那个时候他产生一个种花的梦想,而且对 菊花情有独钟。
菊花品种很多,什么观赏菊花、食用菊花等等,这里面有一个被称为神马的鲜切菊花品种,因为它清新淡雅的模样,经常被用在祭祀场所,特别是日本和韩国用量非常大,而这些菊花大多是依靠进口。中国作为菊花的故乡,却很少有人能种出符合出口标准的鲜切菊花,看到这种现状学园艺的左志锐博士动起了种鲜切菊的念头,很快他就召集了一班怀揣同样梦想的朋友开始了他们的菊花梦。然而一切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第一批投产的时候,自己看上去真的不能看。出现了很多很多的问题,看上去这个花苗是高高低低,花苞大小也是不一致的,该出现的问题都出现的,就像我们教科书上的反面教材。
出口用的鲜切菊,要求非常严格,花苞要同样的开放度,茎杆要粗细均匀,植株的高度、叶片的间距也要保持一致,而左博士种出的菊花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整齐,经过选花机的挑选,很多菊花都达不到标准。
都是菊花,但是能够真正形成出口的商品率非常低。不到40%~50%。
当时,左博士怎么也想不出到底那个环节出了问题,搞园艺可是自己的专业,种植管理方面也借鉴了国外的成熟技术,该施肥时施肥,该打药时打药,怎么种出来的菊花就是不如人家种的菊花那么整齐呢?
我们就充分认识到照猫画虎是不行的。我们自己必须要有一手科学数据。原来按照我们传统的说法,不就是种个菊花嘛,其实像日本市场、国际市场对菊花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 非常高的。然后就是下决心开始从零做起。
要做到整齐划一,左博士首先想到的就是组培,用这种方式培育的苗应该会像克隆的一样统一,于是左博士开始做起了他的第一批组培苗,小苗长出来后果然个个健壮、整齐漂亮,有了好的种源就算是成功了一半,左博士又开始了新一茬菊花的试验。
就是说第一批组培苗出来以后 从母株的生长情况,包括出苗的情况非常好,苗也挺壮的,但是最后出来的结果就是说不尽如人意。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原本整齐的小苗,长到后期就变了模样,有的苗很高很壮,有的则又细又弱。
从先开花和后开花相隔20天,这个大大加大了我们的管理成本和花期的不一致性带来的痛苦,我说难道我们的苗出了问题吗?
组培在我国已是个非常成熟的技术,操作员也是严格按照要求做的,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了呢?会不会与组培的材料有关呢?于是左博士决定从组培材料上寻找突破口。
我们就通过菊花不同的外植体来接的种苗,我们分别来做,包括菊花的花瓣、花梗、花叶、茎杆做了大量的筛选。
左博士从菊花植株上选取不同部位分别培育组配苗,试了几次仍然找不到结果,一筹莫展的左博士突然想起上学时导师的一句话。
原来就是在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曾经说过就是选择脚芽做第二年的母株是非常好的,我就想它做第二年的母株很好,那我做组培能不能它的稳定性是最好的呢?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一试验左博士发现,用脚芽做原材料培育出来的组培苗果然效果不错好,经过扦插扩繁后无论是整齐度,还是长势、抗病性上,都要好于其它部位。
一般来讲,像靠近这块的这些都叫脚芽。
用它繁育的菊花苗的品质为什么会优于其它部位?它和其他部位又有什么区别呢?
应该说这个从它生物生长的特性来讲,就是说刚刚出生的孩子的势头是向上的。它的遗传性也非常好,细胞分裂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不过左博士说脚芽的选择也是越严格效果越好,通过试验左博士发现,茎杆上靠近下部的脚芽虽然和根部长出的脚芽非常像,但是这个部位同样不能达到好的效果。
我们在选择外植体的时候,我们尽量选取最最下面的,离原来花的主茎越远的部位的脚芽是越好的。你看像这么多脚芽,我们一般只能选这一个,大家看,就是看一下就是说在这个位置上的这个脚芽 作为我们繁殖材料是最好的。
因为根部的脚芽就像一个新生个体,而生长在茎杆上的,无论是脚芽还是叶片、花瓣,它们都是老枝干上的一部分,所以它们的机能和生理指标都已经趋于老化了,也就是说就算原本它们的遗传性状很好,也已经到了逐渐退化的时候。所以用这些部位育出来的苗很容易产生变异,整齐度自然会差得多。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经过对组培材料的严格筛选,左博士终于培育出了大量品质优良的母株苗,成功地走出了种植出口切花菊的第一步。不过要达到最后成品的统一,人家左博士说了,接下来的扦插定植后期管理,哪一步管理不到位,都会导致最后的失败。
我们要求的是出口产品,它的花期要一致性、采收要一致性,不像自然界生长,设施栽培我们就要精确到每一个点,这块差一点儿,再差一点儿,那么到采收的时候 就会差一大截。
有了组培苗就可以培育出大量合格的母株,而这些母株将成为大田种苗的原材料,所以从母株上采穗时就要严格按照要求做,首先采摘长度要统一,另外采摘手法也要很讲究。
采穗的时候不能用手去掐穗,而是要用食指跟中指,控制好插穗,然后用拇指一推一掰,这个穗又整齐又好,用手掐的下边容易被扯伤 还容易被捏空,这样的话 打药容易感染病害。
在以往的菊花种植过程中,大多都是在沙床上繁育生产种苗。左博士这次却决定不使用沙床。
从沙床里边把它提起来以后,要伤根,另外它没有任何基质,假如土壤过干的话,它会减少水分,缓苗期特别长,要一个星期它才缓过精神来,再来生长。
如果伤了根,移栽到大田的时候,会造成缓苗时间长,伤根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后期的营养吸收,最终造成了菊花长势上的强弱不统一。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穴盘基质育苗。
这个根系非常均匀,生根非常好,这个苗种下去没有缓苗期,就像花盆脱下来 花放到哪它都能迅速地生长一样的。
小苗准备好,未来的3—4个月的时间它们都要在这些大棚里度过,所以移栽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都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让菊花长得又高又直而且保证不倒,就要给每棵菊花限定一个生长范围。
假如说移栽时发现有弱苗,为了保证菊花长势最大程度的趋于一致,就要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强弱分开。
假如说苗过分强,弱苗栽到它中间的时候,那个强的苗争肥、争水、争光都厉害,那么弱苗就越来越弱 就形成了高高低低 大大小小不一,我们现在强的跟强的在一起竞争,弱的跟弱的在一起竞争,最终都是好孩子都长得很好。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虽说左博士凭着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细心的管理,尽可能给菊花创造了统一的外界条件。可菊花毕竟是一个在不断生长变化的生物,有些内在因素造成的差异是很难控制的,所以避免不了有个别植株掉队。
这个弱苗,我们要把它变成壮苗。变成壮苗 我们就要给它多吃,要多给好吃的给它吃,不光要给它吃饱还给它吃好。那么我们针对这些偏弱的苗,我们的管理人员,就会给它增施偏心肥偏心水,另外我们还有一些生长调节剂来刺激它,加速生长让它慢慢追到大部队上。
左博士他们经常检查菊花的生长状况,只要发现小苗、弱苗就赶紧给它们加营养吃小灶。因为棚里一早一晚的湿气大,同样会导致出现病弱苗,左博士还给菊花棚里安装了气暖,风机一打开,遍布大棚顶部的塑料管道,通过风口,很快干热的空气就会遍布整个大棚,湿气很快就能散去。
邓波:这个加热系统的话有两个好处,一个它的加温的速度非常快,而且它的加温就是说很平均比较好一点。它是各个棚通过风机进行空气的循环,大棚的每一个角落温度,能够达到均匀,另外一个它的空气是一个干热空气,然后加到棚里面以后减少棚里面的湿度然后减少病害的发生率。
在左博士他们精心的呵护下,小苗开始长高长大,当它们达到20几厘米高时,铺在地面上的网就该发挥作用了,这样的提网工作会一直延续到菊花采收,网格始终保持在离菊花顶部的生长点15厘米的高度,这样有了网格的保护和限制,菊花秧苗就不会偏离位置,笔直地向上生长。
经过这一系列的措施,一眼望过去,左博士种出的菊花个头、粗细都像克隆的一样整齐。不过左博士说这只是株型上的统一,离最终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要想形成一只非常完美的花的话,从它的肥、水、温、光都要做到很严密的事情。因为菊花它是属于光敏性植物,因为菊花一般来讲 菊花一般都是秋菊,顾名思义一般都是在秋天开花嘛。九月九菊花黄,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俗话。
也就是说,菊花对光照非常敏感,光照时间的长短会直接影响到它的生长状况。秋季的光照特点恰好适合菊花开放,而作为鲜切花出口,就要求菊花一年四季都能盛开,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了解光照到底是怎样影响菊花生长的。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假如说在长日照时间你不去遮光的话,它长得比姚明还高的时候,它也不会进行花芽分化,也不会开花。
而光照弱了正好相反,不长个光开花,鲜切菊花对高度和开花时间都有严格的要求,如果想让菊花该长高时长高,该开花时开花,就要靠人为控制了。秋冬季节属于短日照,菊花不长个,这时就要想办法让它们长个。
为了维持它 我们人工来制造环境,那么我们看到这个钠灯我们都补光,让它光照长度一天达到14~15个小时。
光照充足了,小苗自然可以卯足了劲儿长个。而春夏季是长日照期,这个阶段的菊花是光长个不开花,所以当茎杆高度达到40—50厘米时,就要想办法让它们从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状态,引导菊花开始花芽分化。
因为植物它这个东西,只要你给了它相应的条件,它就会开花,到了夏天的时候都是长日照。都是长日照怎么办?那么就要我们人为地给它制造一个黑夜的一个环境。
每天用全黑的布把真个棚里面透光的地方都遮起来,模仿秋冬季光照特点,让光照时间低于12个小时。
让它感觉哎呦我已经是到短日照了,已经到了秋天了,我也可以繁育了,我也可以开花了。
控制好光照,左博士的花可以完全按照出口的要求,株高达到90到100厘米时开花,当满棚的花蕾开始吐白,也就到了该采收的时间了。
也就是说当花瓣的生长长度跟花萼基本一致的时候,这就是最佳的采收期。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这菊花之所以还没完全开放就采收,是因为通过出关检疫、海运空运等流通环节,真正到达客户的手里,起码的七八天的时间,所以要花苞开放前采收,要说左博士的菊花是该长个时长个,该开花时开花,一切似乎都很完美,可是采收时还是发现了点儿小问题。
这一只花我们看起来也是比较平的,但是它的脖子长得有点歪了。它的脖子是这样是歪的。
这个问题就出在抹芽抹蕾上,原来这种菊花品种并不是天生的一根茎,如果任其生长,每株菊花可以长出许多侧芽,多的可以达到五六十个,也会生长出许多的花蕾,这些侧芽和侧蕾一定要抹掉才能形成标准的切花菊成品,这一点左博士他们很清楚,所以抹芽抹蕾的工作一直贯彻在菊花生长后期的整个过程,抹蕾的时间稍微晚了点,原本好好的花就被挤成了歪脖子。
好在左博士他们注意到了 及时抹蕾的重要性,这种现象后来没在发生,他们的菊花采收顺利结束了。经过分级、保鲜、包装等一系列处理。
第一批菊花带着左博士的梦想发往了日本。辛苦了很长时间的同事们终于轻松下来,就等着从日本方面带来好消息了,而随后左博士收到的消息却令他措手不及。
客户给我们反馈的信息说我们的花不行,我说我们怎么不行,我们检疫没有问题 我们的品质没有问题,分级的非常严格,非常仔细 他说你不信,你的花已经不行了,花的叶片已经发黄了,像捂熟的烂的黄菜叶子一样。
于是左博士自己也做了试验,果然花还没开,叶片就已经开始枯黄了。左博士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这一关过不了,自己出口菊花的梦想就没法实现了。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当时就感觉特别懊恼,特别失望,我们整个团队的情绪非常低落。
左博士无奈之下不得不回到自己的母校,求助于曾经教过自己的导师。
我就回到了农大,回到了我们的实验室,我就跟我的导师请教,他是我们国内的产后这块的首席专家,他就说菊花在保鲜过程当中,保的对象错了,菊花的观赏期本来就很长,你用的保鲜剂是保它的花朵,而菊花现在不是保花朵的问题,而是保叶片的问题。
左博士豁然开朗,既然让菊花在一段时间内做到保鲜的关键是保住菊花的叶片。那就从叶片入手,要想让叶片不枯黄,就要维持它的活力,通常叶片要靠光合作用吸收营养,要保证它鲜绿不变,对于菊花来讲,它需要的是给花和叶片提供足够的养分,还要防止它因为失去活力被病菌感染。
经过不断地调整配方,不断地试验,左博士真的找到了保持菊花叶片新鲜的保鲜剂。
原来的花卉保鲜剂它主要是针对花朵的生长营养的需要去配制的保鲜剂,而我们现在是根据菊花的营养生长叶片生长所需要的营养,也照顾了花朵整体的需要来开发了保鲜剂,||我们现在的产品到日本去,它的保鲜期,叶片跟花朵基本是一致的,都能达到5周的时间。
通过提高枝叶的吸水能力,维持植株体内的养分平衡,从而达到了保持菊花叶片活力的效果。左博士的菊花从此打开了海外的市场,在日本、韩国等许多国家,终于见到了来自中国的菊花。
通过自己的努力,左博士完成了他的菊花梦想。现在他们每年出口的菊花就有50万枝,因为市场还有很大的缺口,所以他还准备继续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责编:刘岩
内容